钟 凯
巧克力第一品牌陷入“矿物油”危机
钟 凯
近日,有媒体报道德芙巧克力被检出“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并称或将对人体肝脏、脾脏等器官造成危害”。德芙企业则回应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遵循全球统一质量标准,并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有食品专家认为矿物油成分可能是通过包装材料中的油墨转移至食品中的。
油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不管是吃的油还是汽车烧的油,消费者都很关注。
本来围绕食用油的各种名词术语就让大家头昏脑涨,结果这两年又冒出来一个矿物油,很多人就有点懵。
矿物油是由碳氢元素构成的,它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成分极为复杂的一大堆物质的总称。矿物油主要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也有少量来自于煤化工等途径。矿物油成分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饱和烷烃矿物油(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OAH)。
按照黏度可分为低黏度、中黏度和高黏度三类,一般规律是碳原子越多,分子量越大,黏度越大,毒性越小。
石油化工产品出现在食品里,你也许会觉得又“出大事了”,其实不然。
矿物油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比如各种电机、轴承、活塞使用的润滑油、电子设备的绝缘油、油墨颜料的溶剂、动物疫苗的佐剂、农药的乳化剂等。
因此不难想象,它已经遍布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
它在日化产品中也很常见,比如润肤霜、防晒霜、眼霜、沐浴液、唇膏、指甲油、发胶、卸妆油等中都有。
食品级的矿物油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很多,国际食品法典允许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又叫液状石蜡/白油)。
欧美各国允许它用于可可、巧克力、糖果制品、焙烤食品、大米等。
中国的国家标准允许其用作糖果、鸡蛋的被膜剂,也可以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和润滑剂用于食品加工过程。
它在医药领域应用也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未经精炼的矿物油含有较多的MOAH,其中可能含有类似多环芳烃的致癌杂质,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它列为明确的人类致癌物。
但是食品级的矿物油经过精炼,已经尽可能去除了MOAH等可能有害健康的物质,和工业级矿物油有很大区别。
因此IARC认定,经过精炼的矿物油并不会致癌。
“矿物油无法消化吸收,会蓄积在体内损害肝肾”,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说法。
其实小分子的矿物油在体内可以被代谢成脂肪酸和脂肪醇,是食物中常见的有机物。矿物油确实可能存在蓄积作用,但那是在摄入量较大的情况下,人体来不及代谢掉。
通常食物中微量的矿物油还不是产生蓄积作用的主要来源。
万物皆有毒,那么矿物油的安全量到底是多少?
食品中使用的矿物油多属于高黏度矿物油,其急性毒性参数是每公斤5克,而食盐的参数是3克(数字越大,毒性越小)。
世卫组织曾经为矿物油制定了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20毫克。
欧盟食品安全局相对保守,他们制定的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2毫克,相当于成年人每天摄入720毫克也没问题。
所谓的肝肾损害,可能来自于一些动物研究,但欧盟食品安全局明确表示,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不能得出有损健康的结论。
此外,有研究发现矿物油可以影响维生素的吸收,不过前提是“长期大量”摄入。
这个大量需要多大呢?大到能让你拉肚子,而上述的安全量是不会有这些副作用的。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 )规定,工厂环境中矿物油烟雾的浓度不得超过每立方米5毫克(8小时工作制)。
这种环境下,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摄入的矿物油几乎可以肯定比来自食品的多,而且这还是工业级矿物油,侧面说明矿物油的危害被某些媒体过度渲染了。
这次被媒体曝光出德芙巧克力的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这个“超大幅偏高”到底有多高呢?大约每公斤6毫克左右,而且并没有检出MOAH,应该主要是食品级矿物油,来自包装材料,比如印刷油墨、纸板、包装袋等。
按照欧盟制定的安全量,大概相当于每天吃这款巧克力240斤(中国人的巧克力年人均消费量仅有100克左右)!
但吃不出问题也并不等于矿物油不用管,目前对它的管理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控制食品级矿物油,一个是控制包装材料的迁移量。
对于它在食品中的含量,中国、美国、欧盟和国际标准均未规定。
实际上矿物油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已经超过一个世纪,长期应用实践并没有发现它会导致健康问题,更何况多年以前根本不区分MOSH和MOAH。
现在是科学发展了,人们更关注健康了,管理上才更加严格和谨慎。
矿物油的使用和污染需要控制,这在国际上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也是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
小链接
争议不断的矿物油安全事件
2016年7月,德国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抽查当地市场20多款零食后发现,费雷罗旗下的健达巧克力条等3款食品含有可致癌物芳香烃矿物油,呼吁供货商召回。其中,健达巧克力条中的矿物油芳香烃含量最高,达到1.2毫克/千克。
2001年1月6日,据南方网报道,广州市卫生部门对茶叶、糖果、食用油、大米、坚果、饼干等进行抽查,3个品种饼干8个品种坚果不合格,均检出矿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