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晨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得”与“失”
蒋 晨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文章以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为例,运用实地调查法与数据分析法,分析研究了白沙村规划农家乐的成效以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路径,以期指导其他类似地区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
乡村旅游; 规划; 农家乐; 成效; 问题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城市化率已从1980年的19 %跃升至2016年的57.35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选择到市郊农村放松休闲,使得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1]。许多地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形式,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农家乐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经营特色不明显、建筑风貌城市化、娱乐定位庸俗化、环保意识淡薄等[2]。同质化的农家乐形式最终会导致相互间恶性竞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1 太湖源镇白沙村概况
天目山区太湖源镇白沙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北端,依山傍水,林地密布,森林覆盖率达97 %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10×104个/cm3以上,是太湖水系的源头,太湖源景区就坐落于此,故享有“太湖源头第一村”的美誉[3]。白沙村村域面积33 km2,村庄面积801.93 ha,农户400户,人口1 160人,距临安市区30 km,距杭州70 km,205省道穿越太湖源景区。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法与数据分析法。
实地调查法:调研时间为2016年7~8月,对白沙村共170余家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了户访,通过访谈了解其开业时间、床位数、年营业额等信息。
数据分析法:白沙村村民人均收入、全村产业结构、常住人口、就业人口年龄结构等相关数据来自临安市历年统计资料,农家乐数量及空间分布情况来自白沙村村委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白沙村经历了30年的脱贫探索,从砍树毁林到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实现了从贫困山村到生态富裕村的蜕变,其中以农家乐为主要展现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对于白沙村来说是关键性转折点。
2.1 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之前白沙村状况(1998年之前)
在开展农家乐乡村生态旅游之前,白沙村主要经历了从1983年分山到户到1990年的“卖山头”阶段和从1990年~1997年的“卖山货”阶段。
在第一阶段,村民主要靠砍树、烧木炭谋生。白沙村自1983年开展林业“三定”,将山林承包到户后急于脱贫的村民大量采伐山林,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频发。1987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仅814元,而采伐量却高达500 m3,特别是1988年和1990年的两次大暴雨,均引发了灾难性的洪水,损失严重。相关科技人员分析了村民砍树的原因,其一是担心党的林改政策有变,其二是单纯依靠木质资源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在第二阶段,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当地领导先从白沙村农民砍伐山林越砍越穷这一情况入手,进行“要致富就兴林”的封山育林教育,白沙村开始禁烧木炭,并逐步减少木材采伐量。从1991年开始,依托中国林科院、浙江林学院和临安林业局,在白沙村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通过专家引进新品种、种植技术发展山货,开辟种植菜竹、山核桃、笋竹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一年后试点的几家农户就初见成效,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年终还有了经济盈余,看到了经济利益,其他农户也跟着放弃砍林烧炭,开始了靠生态经济林卖山货的日子。到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每年3400元,林木采伐量也减少到30 m3。
2.2 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之后白沙村状况(1998年至今)
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兴起源于1998年太湖源景区开发后大量旅游者对餐饮及住宿的需求。由于太湖源景区就坐落于该村,白沙村充分利用其大量的生态林景观积极创办农家乐,并得到了政府及景区开发公司的支持,从此进入了“卖生态”的小康阶段。截至2015年底,全村从事农家乐休闲度假旅游经营的农户达170余户,床位6 000余张,是临安市规模最大的乡村休闲旅游村。2015年全村75 %的劳动力投入到了三产旅游服务业中,年接待旅游者25万余人次,完成经营性收入达4 500余万元,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共建共营的良好态势。
回顾白沙村的致富历程,当地村民经历了从事农业、林业第一产业,向旅游服务业第三产业的转变,从人均经济收入1987年的814元到1998年的3 000元左右,再到2015年的人均纯收入近50 000元的大跨越。总结来看,旅游三产带给白沙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直接经营农家乐。从1998年创办第一家农家乐起,2007年白沙村、太子庙村、龙须沟村三村合并后,总计达96户农家乐,2 400余张床位,再到发展至今的170余户,6 000余张床位的规模,经营农家乐为全村带来了超过1 200万元的年收入。
(2)销售山货。太湖源景区开发公司在景区大门旁建造了一个山货市场,既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集中销售山货的场所,又方便了旅游者。即使目前白沙村中部分农户没有经营农家乐,但是单靠卖山货年收入也在6万元以上。
(3)直接就业。旅游开发公司通过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资助培训教育,带动了农民就业,包括景区公司内的员工以及村里提供的环卫人员、网络维护人员等。
(4)土地分红。景区公司最初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作为向白沙村征用太湖源景区的补偿,之后随着景区发展与村民致富意识的加强,公司不断提高土地使用补偿,先后为1万元、3万元、5万元到现在的10万元左右。目前景区公司给村里的补偿费用中,有近4成分配到各农户,其余的归村集体收入。
3.1 过度城镇化的问题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兴起,江、浙、沪一带大量的城市居民选择到山清水秀的白沙村度假休闲,旺季每天住宿在村内的游客多达5 000人次。大量的城市旅游者涌入白沙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一方面城市文化相对强势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农家乐经营者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在这样的因势利导下,农家乐开发与建设难免会出现乡村城市化的现象,如住宿规模从原先的几张床位发展到几十甚至上百张床位,建筑高度、体量过大,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住房面貌趋同化等问题。
3.2 乡村发展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
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正是其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也正是这份乡村性特征满足了城市游客的需求,使得乡村旅游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在大量城市旅游者涌入的过程中,相对弱势的农村文化就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冲击。对于急于致富的白沙村农家乐经营者来说,盲目追求建筑形式的“高大上”,仿效城市建筑风格建农家乐旅馆,住宿规格与房间陈设也向宾馆化、标准间看齐,使得农家乐旅馆缺乏具有地方性的特色。
在农家乐娱乐项目方面也缺乏新意,主要活动局限在吃农家菜、喝茶、打麻将上,开发层次低,未能体现出具有当地农村文化韵味的体验活动。白沙村农家乐最初的建设依赖于太湖源景区与其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凭借实惠的价格才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若无限制的建造房屋、接待游客者,最终会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的后果。
3.3 农家乐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问题
白沙村农家乐在数量上虽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农家乐经营模式过于雷同,没有体现出个性化经营。在服务水平方面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经营者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未能体现出经营者对于农家乐的核心地位。农家乐主人的好客与否、文化内涵及沟通能力可以传达出主人家对于这一个地方的情感与认同,由此再传达给旅游者时可以加深其对这一地方的记忆,有利于长久发展。白沙村农家乐经营者多由农民转型而来,长期小农经济的生活状态使得他们在经营与服务过程中主观意识过强,缺少统筹规划的意识,这也是白沙村农家乐在旅游产品设计上盲目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3.4 环境污染的问题
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白沙村村民正是意识到了生态致富的契机,才从“毁林者”转变为“护林者”,而农家乐乡村旅游盲目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私家车及旅游大巴进出农家乐,餐饮环节排放的烟尘等都会影响白沙村空气质量。在水体环境方面,当接待大量旅游者时会产生更多的废水、废油和厨余垃圾等,若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跟上,而是选择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当排放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面污染和富营养化。虽在太子庙村设立了太湖源阳山坞350 t污水处理站,进行人为干预净化水质,然而仍有不少农户为求方便直接将污水排入溪流中,不仅影响当地溪水环境,并且位于白沙村下游约6 km处就是临安市生活用水水源地——里畈水库,还会对临安市区造成影响。
通过对典型案例太湖源镇白沙村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白沙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从经济上,振兴了农村经济,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从社会上,促进了城乡交流,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从生态上,转变了发展方式,体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但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暴露出的问题,在今后的乡村规划建设中应注意避免:其一,过度城镇化的问题,旅游者选择到乡村旅游是奔着乡土来的,应避免盲目效仿;其二,发展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乡村特有的文化民俗是吸引城市旅游者前来的源泉,应注意保护好乡村人文资源;其三,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问题,应体现出经营者对于农家乐的主体地位;其四,环境保护的问题,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分支,应注重长远利益,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王琴梅,方妮. 乡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7,32(1):77-88.
[2] 余炳良. 对“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6(10):143-144.
[3] 张建国,薛群慧,华雯. 生态旅游·太湖源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Y12D010016)
蒋晨(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
F590.1
A
[定稿日期]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