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病情 少说还是多说
去医院看门诊,病人是话多点好呢还是少说为妙?这个问题居然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事情缘于一篇二年级小学语文课文《医生的心思》被网友贴到网上。
《医生的心思》中的主人公是德国著名医学家威廉·格里辛格。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看上病。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做事利索、说话简练的习惯……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碘酒。”
“还痛吗?”“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站起身问道……“不用付钱,夫人,您简洁的叙述,使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谢谢您!”
“这样的医患沟通总觉得哪里不对。”有网友提出质疑,担心这篇课文会对孩子产生误导,以为看病就是不能多说话,“毕竟很多病人都需要向医生倾诉内心的担忧。”
日新实验小学副校长徐为认为,这篇课文并不会让孩子误解为去看病时就得少说话,而是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懂得说话时要选择重点,并能简明扼要地表达。
在上海交大瑞金临床医学院人文医学教研室主任费健看来,患者向医生陈述病情的时间绝对不可能是固定的,应当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其实,许多病情是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比如阑尾炎,不同的病人表现出的症状不同,这就需要医生仔细了解,查清病情,这样才不会误诊。
至于看病的人太多,逼得医生要求病人少说话,那是医疗资源紧缺、分级诊疗不到位等社会因素造成的,与病人多说话或少说话、医生的医德是不是高尚,并无必然联系。
(王蔚/文,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