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炜亮 方燕燕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机电制图标准化探讨
朱炜亮 方燕燕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 常州 213002)
介绍了施工图阶段机电专业的标准化,列出了设计阶段各部分的绘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规定、图样画法,同时详细说明了各专业必须要表达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使制图尽量标准化,从而提高制图质量。
CAD应用,制图,标准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勘察设计的各个专业,但该领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行业规定,缺乏标准化的共享程序和图形资源。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如图线表述不规范、线的粗细设置不统一、图面五花八门、设计风格千人千面、缺乏整体统一性等诸多制图问题,给示图、识图造成混乱和困难,影响设计产品质量。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制图行业的规程规范,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准化的进程,全面提升设计产品的质量,本文针对机电设计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探讨,提出一套机电制图标准化系统。
1)各专业应选用统一的CAD版本,制图过程中选用制图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图幅,绘图所用的比例,应根据图样的用途与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选用规范中的常用比例。
2)线型、图层要求:均按“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信息元表”的规定。
3)各专业尽量采用相同的字体以方便资料互提时不影响视图,同时需统一字高以让图面看起来整洁、美观。
图样画法主要从设计与施工说明、节能设计专篇、平面图、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图、剖面图、图例这几个方面来说明,绘制内容和设计要点在本章进行详细说明。
2.1设计与施工说明、节能设计专篇
1)给排水专业。
a.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设计说明;
b.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和建筑灭火器配置主要的内容说明清楚;
c.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d.说明管道敷设、设备、管道基础,管道支吊架、保温、防腐等施工技术措施;
e.说明系统工作压力,管道、设备的试压和冲洗要求等;
f.绿建项目应在说明中单独编写本专业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
g.节水、节能措施。
2)暖通专业。
a.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设计说明;
b.工程概况。应将经初步(或方案)设计审批定案的主要指标标明;
c.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空调、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主要的内容说明清楚;
d.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e.说明管道敷设、设备、管道基础,管道支吊架、保温、防腐等施工技术措施;
f.公共建筑说明系统工作压力,管道、设备的试压和冲洗要求等;
g.空调、通风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1)初始化。设定初始标称值x,u;初始波动w0,x0;控制时域p,优化时域m,计算时长k;权系数Q;卡尔曼增益系数Kf。
h.规定性节能设计要求(空调采暖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功耗,保温材料做法);
i.节水、节能措施(自控系统,能量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3)电气专业。
a.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设计说明;
b.工程概况。应将经初步(或方案)设计审批定案的主要指标标明;
c.设计依据、设计范围,以及主要的设计内容说明清楚;
d.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2.2平面图
a.建筑底图及绘图比例应与建筑专业一致。
b.引入管、排出管应注明与建筑轴线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的标高和防水套管形式。
c.管道立管应按不同管道代号在平面图上分别进行编号,且不同楼层同一立管编号应一致。
d.管道布置不相同的楼层应分别绘制其平面图。
e.敷设在该层的各种管道和为该层服务的压力流管道均应绘制在该层的平面图上;敷设在下一层而为本层器具和设备排水服务的污水管、废水管和雨水管应绘制在本层平面上。如有地下层时,各种排出管、引入管可绘制在地下层平面图上。
2)暖通专业。
a.用细实线绘出建筑轮廓线和与暖通空调系统有关的门、窗、柱、平台等建筑构配件,并应标明相应定位轴线编号、房间名称、平面标高,删除建筑图中多余的内容。
b.空调、通风、防排烟平面图应用双线绘出风道,标注设备、管道定位(中心、外轮廓)线与建筑定位(轴线、墙边、柱边、柱中)线间的关系;标注风道标高及风口尺寸,各种设备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部件的位置。
c.用单线绘出空调冷热水、冷媒、冷凝水等管道,绘出立管位置及编号,绘出管道的阀门、放气、泄水、固定支架、伸缩器等,并注明管道管径、标高及必要的定位尺寸。
d.绘制防排烟系统平面图时,图中应标明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并注明防烟防火分区的面积及编号。
e.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画出抗震支吊架。
3)电气专业。
a.电气系统图应表示出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特征、功能信息、位置信息、连接信息等。
b.电气系统图按功能布局、位置布局绘制、连接信息可采用单线表示。
c.电气系统图可根据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不同层次分别绘制。
d.电气系统图应标注电气设备、回路等的参照代号、编号等,并应采用用于系统图的图形符号绘制。
e.电气平面图应表示出建筑物轮廓线、轴线号、房间名称、楼层标高、门、窗、墙体、梁柱、平台和绘图比例等,承重墙体及柱宜涂灰。
f.电气平面图应绘制出安装在本层的电气设备、敷设在本层和连接本层电气设备的电缆、回路等信息。进出建筑的电缆,其保护管应注明与建筑轴线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的标高和防水形式。
g.电气平面图应标注电气设备、线缆敷设回路的安装位置、参照代号等,并采用用于平面图的图形符号绘制。
2.3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图、剖面图
1)给排水专业。
a.本专业设备机房、局部给水排水设施和卫生间等平面图难以表达清楚时,应绘制局部平面放大图。
b.各种管道上的阀门、附件应按图例、按比例、按实际位置绘出,并应标注出管径。
c.应按图例绘出各种管道与设备、设施及器具等接管关系及在平面图中的平面定位尺寸。
d.卫生间如绘制管道系统图时,应标出管道的标高。1.5剖面图的建筑结构外形应与建筑结构专业一致。
e.管道系统图应与平面图中的引入管、排出管、立管、横干管、给水设备、附件、仪器仪表及用水和排水器具等要素相对应。
f.系统图可不按比例绘图。
2)暖通专业。
a.风管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
b.冷热源、空调水系统及复杂的风系统应绘制流程图或系统图,图中应绘制出设备、阀门、计量的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及设备连接顺序应与平面图相符。
c.空调冷热水分支水路采用竖向输送时,应绘制立管图并编号,注明管径、标高及所连接设备编号。
d.空调冷热水管应标明伸缩器、固定支架的位置,伸缩器要注明型号伸缩量等参数。
e.防排烟系统应绘制系统意图或竖向图。排烟系统图中应简单标明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防火阀等;加压送风竖向示意图应标明送风风口相对位置和型号规格以及预留孔洞尺寸。
3)电气专业。
a.电气系统图应表示出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特征、功能信息、位置信息、连接信息等。
b.电气系统图按功能布局、位置布局绘制、连接信息可采用单线表示。
c.电气系统图可根据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不同层次分别绘制。
d.电气系统图应标注电气设备、回路等的参照代号、编号等,并应采用用于系统图的图形符号绘制。
e.每一单项工程应画电气干线图。
f.电气干线图应标明每个配电箱及设备容量,并和平面图匹配;
g.如果防火分区复杂,需添加防火分区示意图。
2.4图例
1)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给排水/暖通/电气设计图例。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亦可将图例的内容分散写在相关部分的图纸中;
2)说明主要设备、管件等的绘制方法;
3)说明设备、系统、管件的标注方法。
很多单位机电专业制图都存在标准化水平偏低的情况,而标准化制图对设计产品质量尤其重要,图纸的质量可衡量一个单位制图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可体现一个公司提升产品整体质量的理念和信心。
机电标准化制图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在推进机电标准化制图过程中,应抓好标准的制定、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并以强制形式在设计制图中贯彻执行,在开发中不断积累和完善标准化的共享资源,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各公司自己的机电制图标准化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勘测设计图纸的质量。
[1]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GB/T 50114—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S].
Discussiononstandardization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drawing
ZhuWeiliangFangYanyan
(ChangzhouCity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Changzhou213002,China)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standardization, list the cont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design phase, it mainly includes general provisions, draw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 must express content, the purpose is to make the drawing as much as possible, so as to improve the drawing quality standard.
CAD applications, charting, standard design
TU204.2
A
1009-6825(2017)27-0022-02
2017-07-16
朱炜亮(1981- ),男,工程师; 方燕燕(1986- ),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