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橄榄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2017-04-06 15:50于小飞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油橄榄种质区域

于小飞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3)

2016-12-18

于小飞(1980-),男,河北省张家口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勘察设计。E-mail:34196642@qq.com。

中国油橄榄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于小飞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明确了当前我国油橄榄产业的主要适生区域,并对重点区域的区域概况、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任务做了详细说明。

油橄榄;发展历史;规划;建设任务

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世界名贵优质木本油料树种,与油茶、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其鲜果制成的橄榄油是世界上唯一以天然状态被使用的果肉油,在国际上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橄榄油是迄今发现油脂中最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油,产量居世界植物油料第6位。油橄榄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横跨食用、化工、绿化三个重要市场,因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

1 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历史

1.1 引种试验阶段(1964-1973年)

1964年以前,我国曾通过不同渠道引种过部分油橄榄,但规模很小,也没有开展正规的研究。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我国正式从阿尔巴尼亚引进了米扎、佛奥、爱桑、卡林、贝拉5个品种嫁接苗10 680株,分别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8个省区的12个点试种,开辟了我国油橄榄引种、驯化试验的新纪元。

1.2 推广发展阶段(1974-1980年)

在前期引种工作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时期。1974~1980 年是我国油橄榄发展的鼎盛时期,本阶段是种植株数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单位产量最高、参与人员最多的时期。到1980年,全国定植油橄榄树的总株数已达2 300多万株,分布在四川、陕西、云南、甘肃、福建、江苏等16个省市区。

1.3 巩固提高阶段(1981-1990年)

因为对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加上缺乏栽培经验,缺乏市场和企业的支撑,引种栽培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我国油橄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暴露出建设布局不合理、品种选择不科学、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虽然发展速度仍然很快但质量不高。为此,林业部在1979年武汉举办的油橄榄技术培训班上正式提出:今后我国油橄榄的经营方针是“调整、巩固、提高”。

1.4 衰退低谷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油橄榄生产处于一无资金,二无人员的局面,再加上种植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经营油橄榄园经济效益低,伤害了林农种植油橄榄的积极性,无奈之下砍树改种其它作物,到1995年最低谷时全国约保存90万株,资源锐减,陷入低谷。

1.5 产业化发展阶段(2001-至今)

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橄榄油的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年攀升。甘肃、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再次掀起了发展油橄榄的热潮,在油橄榄的良种培育、栽植管理、加工利用各方面均有所突破,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2 我国油橄榄种植与生产情况

油橄榄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西部地区,这些区域又划分为六个大带:(1)金沙江干热河谷(冬凉)地带;(2)西秦岭南坡白龙江低山河谷地带;(3)西秦岭南坡汉水流域上游地带;(4)四川盆地大巴山南坡,嘉陵江河谷地带;(5)长江三峡低山河谷地带;(6)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带[2]。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油橄榄林面积约7.01万hm2,其中甘肃省种植4万hm2,四川省种植2万hm2,云南省种植0.67万hm2,重庆市种植0.4万hm2。2015年,全国橄榄果产量为27 907 t,橄榄油产量不足5 000 t。

3 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3.1 规划依据

3.1.1 资源优势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适宜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可利用林地资源丰富,能够集中连片种植,具有生产传统、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

3.1.2 产业化优势 具有较好的种植、生产、人才、技术、科研、流通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区域内有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3.1.3 市场优势 区域内经济相对发达,对油橄榄产品有一定的认可度和需求能力,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市场环境有利于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区域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

3.1.4 发展优势 区域内政府部门对油橄榄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及倾斜力度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产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到位,具有良好发展环境。

3.2 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以上布局依据,结合当地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资源情况等自然特征,油橄榄产业建设现实情况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如下:

3.2.1 白龙江低山河谷区 重点建设区域:主要包括甘肃省陇南地区的武都文县、宕昌、西和、礼县、成县、徽县、两当县、康县。

区域概况:本区包括西秦岭的南坡,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游的支流白龙江流域及白龙江下游低山河谷地带(海拔1 200 m以下)。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年均温14.9 ℃,空气湿度低,全年平均湿度仅61%,有6个月湿度在50%以下。土壤排水良好,本区气候、土壤条件优越,是全国最适合发展油橄榄的区域。

发展方向:建设优质高产、标准化种植基地,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打造高端、优质、高效的油橄榄产业链条。扶持2~3个规模化龙头企业,提高油橄榄综合利用加工能力。对现有低产林进行全面改造,在全国做出示范和引导。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建设油橄榄庄园,提升油橄榄文化,打造油橄榄生态文化展示与体验精品项目,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拓展市场潜力,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的油橄榄产业。

3.2.2 大巴山嘉陵江河谷区 重点建设区域:四川绵阳、广元、达州、三台等地。

区域概况:本区年平均气温16~16.8 ℃,1月平均气温4.9~5.6 ℃,极端气温-5.6~-8.3 ℃,年降雨量973~1 200 mm,相对湿度69%~78%,日照1 389~1 437 h。本区土壤适合油橄榄生长要求,属于我国油橄榄区域的适宜中心区。

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高产油橄榄栽培种植面积,推广适宜的高产、优良品种;改造现有低产林,提质增效;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及专业化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创建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引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油橄榄农户的经营管理水平。

3.2.3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重点建设区域:主要包括云南省的宾川县、永仁县、易门县、峨山县、古城区、玉龙县、华坪县、香格里拉、德钦县;四川省的西昌、德昌、米易、冕宁等县。

区域概况:本区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17~17.8 ℃,1月平均气温9.4~9.5 ℃,极端最低气温-6.7~-7.8 ℃,年平均雨量581~1 013 mm,相对湿度61%~63%,日照2 431.4~2 711 h。本区小气候多样,水资源、光照充足,适合油橄榄栽培和生长。

发展方向: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和农民投入油橄榄产业,着力扩大优质、高效油橄榄种植面积,建立较为完善的油橄榄产业体系,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研究适合本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油橄榄生产技术水平,确保油橄榄产业健康发展。

3.2.4 长江三峡低山河谷区 重点建设区域:主要包括重庆市的巫山县、奉节县、万州区、合川区。

区域概况:本区域年平均温度17.4 ℃,有效积温5 509.7 ℃,生长季节从3月下旬到11月下旬,各旬平均值都在10 ℃以上,生长季节长。12月份平均温度7.7 ℃,1月平均温度在5.8 ℃,极端低温-9.4 ℃,具备花芽生理分化要求的低温条件,油橄榄不受冻害。土壤大部分是石灰岩山地土和石灰母岩形成的钙质土壤,透水性良好。

发展方向:采取措施重点推广,逐步扩大高产种植基地的建设面积;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油橄榄丰产栽培示范基地,作为油橄榄良种宣传、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观摩、参观、技术培训等活动及服务,以此带动广大农民种植积极性;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种林大户自主建设油橄榄基地,大规模种植;构建油橄榄加工体系,依托工业加工,带动农民增收,形成良性循环;依托长江三峡优势资源,探索建立油橄榄庄园,推广油橄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3.3 重点建设任务

3.3.1 油橄榄种植基地建设 根据油橄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宜林地条件的差异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油橄榄种植园方式加快油橄榄基地建设。通过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适宜在当地生长的优良油橄榄品种,发展油橄榄产业资源基地。同时为项目区内广大种植农户提供技术示范和推广引导。

3.3.2 低效林改造 主要是针对树龄在10 a以上,并已成林的低产油橄榄林。这些低产油橄榄林大多因为品种选择不当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力,通过品种改良,高接换优等措施能够在短期扭转生长不良、坐果率少、果实出油率低等状况,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3.3 种质资源库建设 在查明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主要品种、重要乡土品种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合理收集和引进国外优质种质资源。建立国家种质资源保存库和省级种质资源保存库,以原地保存为重点,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兼顾设施保存,建立健全全国种质资源保存体系,遏制种质资源的流失。建设国家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定期更新及提供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信息。

3.3.4 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在能够规模化发展地区试种的基础上,就地建立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培育适宜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依托现有油橄榄种质资源保存库,建立优良品种采穗圃和品种区试点,加强和完善已有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发挥油橄榄良种苗木繁育的主渠道作用。

4 展望

油橄榄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资源,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在为百姓提供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发展绿色产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保障生态安全、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橄榄油消费在我国也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橄榄油进入中等收入家庭。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资本持续流入的大背景下,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张东升,于小飞.世界油橄榄产业概况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2008(8):20-21.

[2] 徐伟英,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RegionalDevelopmentPlanofChineseOliveIndustry

YU Xiao-fei

(StateForestry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ofForestProductsIndustryBeijing100013)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olive industry in China, and clarifies the main suitable areas of the olive industry in China,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egional overvi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key construction tasks of the key areas.

Olive; development history; development plan; construction task

S794.08

A

1001-2117(2017)03-0061-03

猜你喜欢
油橄榄种质区域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分割区域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金堂县开展油橄榄栽植管理技术培训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