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来达杰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815399)
牦牛脑包虫病的流行及防控
成来达杰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815399)
耗牛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终末宿主为犬、狼、狐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为羊、牛、骆驼等等,甚至有感染人类的可能。由于多头蚴通常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脑部,由此,患病后可导致动物多种神经症——原地转圈,由此,此病又称“回旋病、转头病”。文章分析此病的流行、症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预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包虫病;防控;流行
不同年龄阶段的牛,均有易感此病的可能。其中,以1~1.5岁幼牦牛的易感性最大,发病症状最严重。通常情况下,在感染后1~3周,虫体开始在脑组织内移行,呈现体温高升、脑炎症状加重等典型症状。在此期间,病牦牛致死。而且,在此病感染后2~7个月时间内,虫体的生长将严重压迫脑髓,而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
脑包虫是多头涤虫的幼虫,而成虫多涤虫寄生在狼、犬、狐等动物的小肠内,待虫卵发育成熟随粪便排出体外,其结果是污染草场、水源及饲料。牦牛放牧期间,由于误食了含有虫卵的饲草、水源后,经过一系列的发育成为六钩蚴,循环移行到脑部而长期寄生,最后发育形成豌豆大甚至鸡蛋大的包囊。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病牛因急性脑膜炎死亡。不死者则转为慢性型。若不妥善处理病死牛只,致使病死畜的尸体,特别是死畜的头部被犬、狼、狐食人后,多头蚴又进入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发育成成虫,继续排卵传播,造成循环式的感染。
此病感染后,典型症状: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牦牛放养过程中,时而掉队,时而冲撞,时而摇头,时而转圈,甚至有头顶硬物不等等神经症状。
根据病程缓急,有急性病例、慢性病例之分。
急性型病例,典型症状:发热、食欲降低,呼吸加快,异常兴奋,前冲、后退,或原地转圈。急性病例中,有精神萎靡,头颈弯向一侧,磨牙、倒地,离队掉群。出现类似病例,多数能在几天内,因感染急性脑炎而致死。个别病例耐过,逐渐转变为慢性病例。
慢性型病例,多数有急性转变而来。有大量的囊泡寄生脑部组织,早期囊泡体积不大不产生压迫感,往往不表现出明显典型症状。随囊泡数量的增多,体积的增大,开始压迫脑组织和脊髓,伴发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症状的不同,与多头蚴寄生虫部位不同而定。
对此病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做初步诊断。
典型表现:病牛体温高升,呼吸频率加快,精神亢奋或抑郁,病畜在原圈舍内转圈,前猛冲,后猛退,机体麻痹。
出现上述症状,应注意调查环境。询问养殖户主,有无散养犬类、护理,养殖牦牛区有无狼出没等等,可进一步诊断此病。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病原学监测,切开病畜病变头部位,对囊肿部位镜检,如果发现有多头蚴即可确诊。
临床诊断此病,应注意与脑炎相区别。
比较而言,脑炎多发夏秋季节,与蚊虫、蝇虫等吸血昆虫频繁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脑炎的症状,更明显剧烈。比如:高热、食欲废绝。个别感染病例,甚至伴发严重的神经症状,昏迷致死,多数急性死亡。但是,脑包虫病流行,四季即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特点,病程更长一些。表现典型症状,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感染病原体为寄生虫。
考虑到脑包虫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危害,将危害可造成的损失程度降低到最低,不单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
就个体养殖户而言,牦牛养殖期间,应注意喂料卫生、饮水安全,禁止将含多头蚴的脏器,抛食给犬类。加强家犬管理,养殖牦牛场地内,最好不要养殖家犬。养殖犬类,务必栓系管理,管理好犬排泄粪便,犬类每年的春秋季节例行2~3次驱虫,能很好避免孕卵节片污染传染。做好驱虫管理工作,定期用吡喹酮、丙硫咪唑驱虫,每年驱虫1~2次。病情较严重的,可酌情增加驱虫至3~4次,对预控此病效果不错。
就政府及社会层面而言,行政部门负责牵头,依靠科技部门,协同各方面力量做好此项工作。注意搞好宣传工作,增强民众防控此病意识。根据地方此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防治方案。就目前此病而言,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控,不再仅局限在生物学层面,更多也体现出社会学的问题,比如:细粒刺球绦虫和多房刺球绦虫终级宿主为食肉类动物,而中间宿主为人、有蹄类家禽及野兽等等。由此,对脑包虫病的防控,务必要提升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尤其兽医界承担的责任将更大,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兽医防疫网的联防作用,调动兽医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切实提升脑包虫病的防控质量。此外,考虑到中间宿主、终极宿主的差异性,加上不同地区地理条件有所不同,对脑包虫病的防控不能千篇一律,务必要切实实际,因地制宜。
治宜早期对症处理,中后期手术摘除。
处方1,毗喳酮40g,用法:配成10%溶液一次皮下注射,牛羊按1kg 体重100mg 用药。
2.5%氯丙嗓注射液10~20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牛羊按1kg 体重1mg 用药。20%甘露醇注射液250~1000ml;肠葡萄糖注射液2 000ml;1%地塞米松注射液3ml用法:牛一次静脉注射,羊量酌减。
处方2,5%酒精3~5ml用法:穿颅抽净包囊液后一次注入。
说明:颅顶向下保定。穿刺不可强力抽吸或乱刺,抽液必须缓慢,注药必须保证注入包囊内。
[1] 曹宽仁.牛脑包虫病的诊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41.
[2] 曾江勇,吴金措姆,色珠,等.一种治疗牦牛脑包虫病新方法的建立[J].西藏科技,2013,(4):53.
[3] 更求久乃,孙建.手术治疗牦牛脑包虫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