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煜 鹿 浩 王新丰 石东平
(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谢承煜 鹿 浩 王新丰 石东平
(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结合湘潭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分别从教材、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知识面的扩充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形式上,分别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总结了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采矿工程,岩土工程,教学形式,专业知识面
为了适应湘潭大学采矿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新的本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岩土工程》课程作为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讲授这门课程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以下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学生的内心感觉虽然是一门必修课,但是与专业相关性不够强而表现出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很难选择出适应专业发展的教材,使学生在课堂及课后没有办法真正掌握与采矿工程密切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等等。为此,为达到采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紧密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岩土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教学途径,最终目的是获得使师生都认可的、完善的教学质量。
1.1 自编与专业相适应的教材
现阶段该课程主要是选择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岩土工程(王幼清等编写),该教材主要是面向隧道,水力工程专业的,有的章节与采矿工程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是没有多大联系,且教材中的公式推导较多,使得学生一见到就头疼。此外,教材中多以文字和公式为主,图形较少,计算较多,为了弥补该教材的缺陷,笔者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根据湘潭大学该专业的历史和特色,着手编写教材,或者在教材未出版前,可选取其他的相关教材,借此补充所选教材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深刻理解采矿中所要遇到或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
1.2 提高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提供与该专业相关的若干本教材,由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到两本进行阅读[1],可以此提高学生对该课程乃至专业的兴趣,最大程度地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和习惯,从思维和意识层面上提高与岩体相关的采矿理论和技术知识[2]。
1.3 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扩大学生知识面
《岩土工程》这门课程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对该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做到有所均衡,有所取舍。重点部分要做到仔细讲解,但是考虑到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去向有可能会朝着水利工程,隧道工程或公路工程等发展,因此,教师也应适当地传授与其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大体上对跨学科,跨专业的内容做到有所了解,若学生确实对其他学科感兴趣,且在今后的工作方面有转专业的意向或打算,可在课后再与学生多沟通,这样就对教师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2.1 主观上应让岩土工程尽量向采矿工程靠拢
许多学生通常会认为两个专业联系性不强,因而,潜意识里就会忽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觉只要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首先,应从思想层面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4],可在课堂上展现两者之间关系性较强的一些案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其知识范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2.2 在教学形式上应有所改进
在教学形式上,应充分利用人对于直观性的东西更易于掌握的特点[5],且单纯地讲解ppt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还需引入动画,视频等缓解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乏味,还可通过课堂随机问答等形式,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建立和培养自主思考和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岩土工程专业性质是工程实践性很强,这和采矿工程专业一样,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带领学生到工地现场走走、看看、动动手,并邀请经验丰富的现场工作人员实地讲解[6],分享他们的一些工程经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今后走到工作岗位上遇到同样的类似问题也不会表现出手足无措。
2.3 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应更积极稳妥
学生上大学之前,学生对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已习以为常[7],并且要从根本上扭转很困难,并且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较多,大学前两年所开课程也较多,课程安排很密集,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并未做好课程预习和课后复习[8],所以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深入理解和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也很正常。因此,有必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前课后资料供学生找准专业的方向,亦或是可以录制“微课”[9,10],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形式获取知识。
2.4 学生课堂上问答情况应有所改观
笔者通过教学发现,仅有若干有志考研或兴趣较浓厚的学生坐在前排,时不时的会向老师提问,且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愿意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或者从内心上排斥或抵触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考试能通过就行,其他的一切都与其无关,所以要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就变得难上加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主,多问些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师生间的正常互动。
虽然在教学改革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令教师倍感鼓舞和欣慰的是,对于一些创新性较强的教学改革,学生还是很乐意配合的,通过课程的调研发现,只要是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心甘情愿做必要的尝试,因为这样做,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收益也颇多。
[1] 张亚莉.高校教改模式创新的现实基础分析及路径构建[J].教育,2016(10):173.
[2] 郭 琳.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探讨[J].科教导刊,2016(11):112-113.
[3] 宁启蒙,汤 慧.基于实践教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教改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17):241-242.
[4] 吕海霞,杨志杰,张艳辉,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教改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1):26-30.
[5] 刘 伟,姚新鼎,王宗舞.噪声污染控制技术教改探讨[J].广东化工,2016,43(14):296.
[6] 李坤全,邵凤翔,文 睿.机械加工专业教学现状与教改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6):244-245.
[7] 段艳红.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改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8):357-359.
[8] 郝一洁.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改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8-90.
[9] 范凌云,梁修荣.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探讨[J].时代农机,2015(10):115-116.
[10] 朱街禄,兰美娟.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改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5):236-237.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mining engineering★
Xie Chengyu Lu Hao Wang Xinfeng Shi Dongpi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Xiangtan, Xiangtan 411105,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y and features of the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of Xiangtan University, from the teaching materials, students learn autonomy and knowledge of the expansion of aspects of reform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e students’ emphasis on curriculum, adopt various forms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explore in the teaching form, respectively. And pointed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encountered in the reform.
min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form, professional knowledge
1009-6825(2017)16-0236-02
2017-03-21★:湖南省教学研究改革一般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6C1550);岩土力学与工程灾害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Z070030109);湘潭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KZ08001)
谢承煜(1984- ),男,博士,讲师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