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74)
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张 慧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7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汽车市场逐渐实现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制造企业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入驻中国,并且迅速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了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研究了汽车行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除此之外,还深入分析了零部件供应物流管理,对零部件供应物流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汽车物流;零部件供应;供应物流模式优化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欧美国家的汽车制造业中,物流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8%左右,日本则低至5%,而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15%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汽车物流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1]。在汽车制造业中,供应物流是汽车整车生产的源头,汽车生产属于装配制造型生产,一辆整车所需要的零部件达成千上万件。国内企业在供应物流研究方面,窦孟华[2]论现代企业供应物流中提出了创建供应链以及如何管理和运行供应链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喻元亮、苏选良[3]从湘电供应物流入手,提出了围绕订单采购、研发生产,组建物流中心的企业供应物流模式;刘永强[4]提出了制造型企业供应物流的基本模型,并且重点阐述了常用的三种供应物流策略。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阮沛、刘倩[5]等提出了供产销一体化的自营物流、整车厂主导的供应物流和引入第三方物流的三种供应物流模式。
国外方面,张彤、于澎田[6]对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目前国外主要有以下三种供应物流模式:(1)美国采用的高度协作的业务外包物流模式。(2)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方物流模式。(3)日本采用的是著名的精益供应物流模式。
本次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主要分析适合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由此深入探究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优化后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具体运作。希望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相关企业能够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虽然我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重视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发展,并且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化提高零部件供应物流,但是相比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发展状况,我国零部件供应物流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的要求,浮现出了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合作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关系处于买方和卖方的采购合同关系,汽车整车厂为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在采购零部件的过程中,不停地向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压价,从而使得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想方设法地降低零部件的生产供应成本[7]。
(2)零部件供应商库存压力大。为了满足汽车生产厂准时制生产要求,同时各大零部件供应商为了提高企业的业务量,都将零部件仓库建立在汽车生产厂的周围,为了防止供应时发生缺货影响汽车整车厂的生产,产生较高的安全库存[7]。
(3)零部件运输质量较低。由于零部件供应采用的是供应商直接送货模式,零部件供应商由于缺乏对零部件包装、运输、搬运装卸等方面的经验,专业程度较低,运输设备针对性不强,导致了很高的货损货差率。
(4)零部件运输资源浪费严重。零部件供应是由各大供应商自行负责,供应商根据生产商下发的订单的采购数量和相关配送指令,对货物进行装载,而零部件的供应几乎都是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所以经常会出现一辆车无法实现满载运输,造成装载空间的浪费。
(5)零部件企业仓库作业不规范。建立在整车厂附近的仓库要么是零部件供应商自己修建的,要么就是租用的第三方或者整车厂的仓库,由于不同的仓库具有不同的规划布局,不同的操作业务流程以及专业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仓库工作人员,导致整车厂周围的仓库作业没有一套标准的运作流程。
(6)汽车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行业物流信息化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内部建设的信息系统例如采购计划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7]。
(7)整车厂物流管理水平较低。对于整车生产厂,在零部件的配送阶段,由于要面对各个不同供应商的仓库,不同的仓库有不同的操作流程,不同的管理水平。
(8)汽车物流标准化水平低。汽车零部件具有类型繁多、种类复杂、形状各异、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其对运输、仓储、搬运装卸、配送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7]。
(一)采购流程与仓储优化。整车生产厂将零部件的消耗数据以及生产需求计划及时传递给零部件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零部件供应商根据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仓库中的库存量来安排生产,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做出运输安排的准备,一旦库存量低于事先设置的标准,就代替汽车生产商向零部件供应商发出订单,供应商根据订单的数量和批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送出货通知,物流企业根据收到的出货通知,组织安排运输方式、路线等,到各个供应商处取货,存放于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整车厂零部件的消耗情况以及发出的配送指令,进行JIT配送。最后,第三方物流将配送的数据即消耗的订单反馈给整车制造厂,整车制造厂根据消耗的订单向零部件供应商结算并付款。
(二)运输、配送的优化。在运输方面,该模式根据不同供应商的地理位置、运输批量、批次等方面,将供应商分为近距离供应商、远距离供应商和国外供应商,在运输方面上,采用了直接法、Milk-Run取货法以及集货中心法这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方法。在配送方面,除了以上的直接配送模式和Milk-Run牛奶配送模式,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和汽车整车厂之间,主要实行JIT配送。根据汽车生产厂生产进度与需求以及配送指令,按照生产的看板信息对零部件进行排序,将零部件从配送中心配送到汽车生产厂的生产线上,完成配送。
(三)信息技术的优化。在车辆的动态监控方面,主要使用的技术有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过GPS、GIS可以随时准确定位车辆的地理位置,了解车辆的运行速度和行驶方向,车辆前方的道路交通情况,根据接货和交货的时间和地点,及时调整车辆的路线和速度;通过GSM可以及时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监控中心接收收货、到货、验货的状况,同时,运用信息系统链接,进行数据的及时更新,以便调度中心对运输状况能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进行合理及时地调配和指挥。
本次研究结合了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鉴于本人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本次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中提出了VMI的运用,但是就VMI的具体的操作流程、合作框架的制定、订货点的设置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具体的探讨。
[1]张彦.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探索[J].物流科技,2014,37(5):114-116.
[2]窦孟华.论现代企业供应物流供应链[J].煤,2003,12(4):69-71.
[3]喻元亮,苏选良.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体系变革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1):71-73.
[4]刘永强.制造型企业供应物流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3,36(11):52-54.
[5]阮沛.基于BOM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模式分析[J].中国水运,2008,(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