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
摘 要:学生记者作为高校校报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能力高低对校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于工作实际,结合工作经验,就如何进行学生记者选拔、学生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校报;学生记者;新闻线索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推动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宗旨,报道师生关心、关注的大事、要事,从而丰富校园生活,扩大学校影响。高校校报除了依靠校报编辑做好工作外,还得扩大办报队伍,学生记者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记者在新闻信息沟通、新闻线索挖掘、新闻稿件采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学生记者的培养,着力提高他们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學生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意识,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一方面要多关注报刊、网络信息,进行总结和梳理;另一方面要从新闻的角度观察和审视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发现、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一、关注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中心工作就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教学、科研、创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思政教育等工作。由于高校工作有着周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针对中心工作的报道还需要学生记者打破常规,开动脑筋,找到报道的新视角、新形式,力求反映中心工作在某一时期、某一重要时间节点的特点、新变化、举措和出现的新事物。
《四川美术学院报》结合高等艺术教育实际,着眼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继组织学生记者策划采编了《川美:对青年学子“扶一把 送一程”——记“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四川美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侧记》等通讯,充分挖掘了川美在拔尖艺术人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引发了对高校人才尤其艺术人才培养的共同关注和探讨。此外,还开设“实验教学”栏目,引导学生记者立足学校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和展示学校多元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配合“中国梦”“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各项政治学习,宣传报道各院系创新学习方式,开展的特色学习活动,同时注重挖掘其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二、关注学校的特色和热点
高校因其办学历史的沉淀、学科设置涉及的独特研究领域,以及师生受学科专业特点及学校大的环境影响表现出某类风格特点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文化,这也成为新闻线索的丰富来源。比如学校的大学精神挖掘、学科专业方面的品牌学术活动、跟专业紧密结合的特色活动、各类专业比赛获奖,等等,一切不走寻常路的人和事都值得挖掘其新闻价值,通过对这些新现象、新事件、新典型的宣传报道,展现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力。
《四川美术学院报》积极引导学生记者立足美术院校特色,发掘亮点:在春天油菜花盛开之际针对游人不文明现象进行抨击;呼吁公众文明校园游,引导游客和师生共同维护校园的美丽环境;关注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制作“创业先锋”系列报道等。
三、关注学校中的典型事件
一是挖掘校园里的好人好事,通过对教职工、青年学子个人或团队好人好事的宣传,营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启发师生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引导师生崇德向善。
二是聚焦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对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或做出特殊贡献的教职工典型和在学习、品德、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典型的宣传,激发师生昂扬向上、好学上进的精神风貌。
三是着眼于身处平凡岗位却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自强不息的“小典型”,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四川美术学院报》刊发的《鼓励艺术青年扶持创作研究罗中立“中华艺文奖”100万奖金捐赠艺术教育基金》一文,对学校前校长罗中立捐赠其获得的“中华艺文奖”100万奖金成立艺术教育基金,扶持艺术青年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消息进行报道,以身边鲜活的人和事呼唤社会各界热心公益,热心教育,并向全社会展示了一种暖人心的正能量。此外,校报还挖掘了《唐鹏: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弘扬美德展现骄子风采》《爱在“纸”间传递——川美学子走进重庆慧灵智障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让人感动的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故事。校报开设的“全额奖学金获得者”的系列报道、“师德风范”、“师说”、“中国梦·川美行”等栏目均为典型报道提供了平台。
学生记者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对其既要“放手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他们参与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等校报相关工作,同时又要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助推他们在校报的实践平台上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