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股、腘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分析

2017-04-06 01:57阚艳敏李建马琳孙萌马春李宁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病患者弹性血压

阚艳敏,李建,马琳,孙萌,马春,李宁

临床研究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股、腘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分析

阚艳敏,李建,马琳,孙萌,马春,李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股、腘动脉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

高血压;血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7,32:241.)

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常见外周血管并发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导致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已成威胁广大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1]。研究表明,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血管内皮功能下降,血管弹性减低[2],因此早期进行干预,并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监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应用二维超声联合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高血压患者的下肢动脉弹性功能进行监测,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及评估降压药物的降压疗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0-03至2016-01期间门诊查体及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男性103例,女性98例,年龄28~64岁,按血压水平分为Ⅰ组(1级高血压患者72例)、Ⅱ组(2级高血压患者68例)、Ⅲ组(3级高血压患者61例)。纳入标准: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3]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初次发现高血压者或者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者;经常规血管超声检查股、腘动脉内未发现粥样硬化斑块者。排除标准: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者。

仪器与方法:应用日本ALOKA公司的 α-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3 MHz,配有ET技术。血压测量:于受检者平静状态下时,采用标准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3次,取平均值,连接同步心电图记录。超声检查:扫查下肢动脉时,受检者分别取仰卧位及俯卧位,充分暴露双下肢及双侧腘窝,探头置于腹股沟处及腘窝中点处纵切,清晰显示股动脉及腘动脉。在股及腘动脉中段分别测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将取样点置于股动脉分叉处上缘上方2.0 cm处,清晰显示血管前、后壁中外膜;将取样门分别置于股、腘动脉前后壁中-外膜交界处,启动ET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动脉前后壁收缩期及舒张期的运动轨迹,以曲线形式显示,并储存。确认图像描记符合要求后,输入收缩压和舒张压,即刻进行分析并存储所获得的数据,记录反映动脉弹性的相关参数: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时,β、Ep及PWV数值升高,AC值降低。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采用同类别临床常规降压药物及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后,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动态监测血压,观察受检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并持续维持3个月后,当患者出现血压动态波动现象时,嘱患者常规用药,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当因情绪、环境等因素出现波动时,在波动期间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至血压稳定,再次测量上述所需血管弹性参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股、腘动脉弹性参数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表1):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率、吸烟、饮酒情况及高血压病程(病程长>1年,病程短≤1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各组左右侧股、腘动脉IMT及各弹性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下均取左侧测值计算。

表1 三组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例(%)]

治疗前、后股动脉IMT比较(表2):治疗后,三组高血压患者股动脉IMT较治疗前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股动脉结构有所改善。

表2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表2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

治疗前、后股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表3):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股动脉β、Ep、PWV较治疗前减低,AC较治疗前增加(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股动脉弹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表3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表3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股动脉弹性参数比较

注:β:僵硬度,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PWV:脉搏波传导速度;组内与治疗前比*P<0.05

?

治疗前、后腘动脉IMT比较(表4):治疗后三组高血压患者腘动脉IMT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减低(P均>0.05)。可见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腘动脉结构未见明显改善。

表4 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的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表4 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的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

治疗前、后腘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表5):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腘动脉β、Ep、PWV较治疗前减低,AC较治疗前增加(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腘动脉弹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表5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

表5 三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腘动脉的弹性参数比较

注:β:僵硬度,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PWV:脉搏波传导速度;组内与治疗前比*P<0.05

?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管壁持续经受高脉压的压力作用,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随着血管内压力变化管腔容积发生改变的表现称为动脉血管弹性,是反映血管舒张功能情况、可扩张性的重要指标,高血压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即可出现动脉弹性减退、硬度增加[4],因此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应关注动脉血管弹性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有多种评估外周血管硬化程度的检查方法,包括二维超声IMT测量、反射波增强指数(AI)测定、血流介导血管舒张检测(FMD)技术等。其中IMT测量是较早用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但其受操作医师影响较大,准确性较差;AI 的影响因素较多且由固定函数公式换算,准确性较差;FMD是在内皮依赖性的刺激下,依据血管前后内径的变化进行评估,需要医师手动测量管腔内径,操作费时,精确度较低。

新近发展起来的ET技术可通过自动检测动脉血管内径的扩张程度,并结合血压值的测定,直接评估动脉血管的柔韧度,量化分析动脉硬化的发展程度,定量评价高血压对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影响,操作简便,精确度高,能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早期变化,较之血管形态学改变出现的早,在血管弹性的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5,6]。

本研究中各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股动脉IMT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原因为股动脉属于弹性大动脉,其管壁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较少,降压药物可以改善弹性大动脉即股动脉结构的变化;各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腘动脉IMT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减低,与江金锋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腘动脉是中动脉,属于肌性动脉,其管壁中弹性膜和弹性纤维不多,而平滑肌相对较多,因此用药前后腘动脉IMT未见明显变化。

已有研究表明,由PWV所估测的动脉僵硬度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8]。本研究结果表明降压药物治疗能使高血压患者股、腘动脉血管弹性得到有效改善,僵硬度明显减低,与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9]一致,同时表明ET技术可以及时早期监测到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ET技术可以早期、连续监测高血压患者药物干预前后下肢动脉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医师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1] 杨彤, 张冬青.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 431-433.

[2] 杨震, 夏文豪, 罗初凡, 等. 高血压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和动脉弹性的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 33: 54-59.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国高血压杂志, 2011, 19: 701-743.

[4] 郭继忠, 刘宏强, 王立坤, 等. 应用ET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功能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学, 2013, 19: 1538-1541.

[5] 魏炜, 尹益民, 谭峰.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影响的应用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3248-3251.

[6] 谢桥涛, 汪琳, 黄瑞杰, 等. 拉西地平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65-66.

[7] 江金锋, 林修, 陈闽明, 等. 不同药物干预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3377-3379.

[8] Kuang DW, Li CL, Kuok UI, et 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mong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in Macao. BMC Nephrol, 2012, 13: 143.

[9] 刘洋, 阚艳敏, 张树华, 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颈动脉弹性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医疗设备, 2015, 30: 56-58.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Femoral and Popliteal Arterie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herapy

KAN Yan-min, LI Jian, MA Lin, SUN Meng, MA Chun, LI Ni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0), Hebei, China

MA Lin, Email:malintsh@163.com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femoral and popliteal arterie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herapy.Methods: A total of 201 hypertension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03 to 2016-01 were studied. Based on blood pressure level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ade-1 group,n=72, Grade-2 Group,n=68 and Grade-3 group,n=61.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3 months and blood pressure was reduced below 140/90 mmHg.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of femoral and popliteal arteries was measured by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blood vessel elasticity parameters of β, Ep, AC and PWV were determined by ET technology. The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pre- and postmedication.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medication, post-medication IMT in femoral artery was decreased in 3 groups, allP<0.05 and IMT in popliteal artery was similar,P>0.05; blood vessel elasticity parameters of β, Ep, PWV were decreased in 3 groups and AC was increased, allP<0.05.Conclusion: Drug therapy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asticity of femoral and popliteal arterie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mbining ET technology may dynamically monitor vascular elasticity of lower extremity which provides an objective basis for evaluating medication efficacy in clinical practice.

Hypertension; Blood vessel; Echocardiography

2016-08-28)

(编辑:许菁)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超声科

阚艳敏 主治医师 硕士 主要从事心脏超声相关研究 Email:wuxiny_2009@163.com 通讯作者:马琳 Email:malintsh@163.com

R54

A

1000-3614(2017)03-0241-04

10.3969/j.issn.1000-3614.2017.03.008

方法:选择2010-03至2016-01期间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1例,按高血压级别共分为3组,即Ⅰ组(1级高血压患者72例)、Ⅱ组(2级高血压患者68例)、Ⅲ组(3级高血压患者61例),持续3个月降压治疗,血压降至14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股、腘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 技术检测上述血管的弹性功能参数: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各组治疗前、后IMT及弹性参数的变化。

结果:与治疗前比,三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股动脉IMT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高血压患者腘动脉IMT较治疗前未见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高血压患者的股、腘动脉的弹性参数β、Ep、PWV值均较治疗前减低,AC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股、腘动脉的弹性;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ET技术可动态监测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弹性变化,为评价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病患者弹性血压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