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荣+卢红霞
摘 要:台湾当局根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汇率制度进行调整,使汇率制度能够较好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台湾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台湾;汇率制度;应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49
汇率是两国(或地区)之间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一国(或地区)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经济联系的纽带,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实现的。同时,汇率也是一国在国家市场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杠杆。因此,汇率制度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尤其对台湾这样的海岛型经济实体来说,由于岛内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对外贸易,汇率制度对其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但台湾地区在战后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为政策目标,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汇率制度,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进口替代阶段实行复式汇率制度(1950年——1963年)
日本在对中国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推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殖民经济政策,在台湾形成了以生产大米和蔗糖为主的米糖农业,而现代工业很少,少量的工业也只是以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工业品绝大部分靠日本供应。战后台湾地区不仅丧失了农产品出口市场,而且其工业品供应线也被斩断,日用工业品奇缺。从海外进口物资又缺乏外汇。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大量军政人员及其家属涌向小岛,使台湾人口陡增200余万,本来就十分突出的供求矛盾就更加尖锐,物价上涨犹如火山爆发,当年批发物价指数竟高达3500%。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供求失衡这一矛盾,保障岛内人们吃穿用之需要,台湾国民党当局决定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建立和发展纺织、食品、皮革、合成纤维等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以取代原来进口的工业品,实现日用工业品自给。为此,从1950年开始,台湾当局实行复式汇率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物资需要的迫切程度,规定10多种不同汇率。在审理进口货物时,对当时急需的粮食、原料与机器设备等进口,按照较低的汇率结汇;而对次要的必需品或一般物资进口,则按较高汇率结汇;高级奢侈品进口使用最高汇率结汇。在出口方面,对传统出口商品,通常采用低汇率,而新货品的出口,则按较高汇率结汇,以鼓励新产品的开发和出口创汇。还规定民营事业所得外汇20%按官价结汇,80%按高汇率结汇,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公营事业全部按低汇率结汇。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特殊历史时期,台湾实行复式汇率制度是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对台湾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了以下作用:(1)限制了进口,有利于促进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例如,1957年7月8日,民间企业进口汇率为1美元兑新台币32.28元,而民间出口商所得外汇汇率以1美元兑新台币26.35元。这意味着企业进口时每1美元要多付新台币5.93元。(2)对财政起了增收节支作用。当时台湾当局的财政收入根本不足以应付庞大的支出,为了配合财政上的需要,台湾当局于1953年9月实行进口实绩制度,在进口汇率上加征20%的防卫捐,以此开辟财源,改善“军、公、教”人员的待遇。后来又对汇出的款项也加征防卫捐,并使它成为汇率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对“政府机关”和公用事业所进口的一切物资,采取较低的汇率,节省了财政支出。(3)稳定金融物价的作用。抗战胜利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通货膨胀日益恶化,而在那大涨价的时期,又出现台币高估的现象。台湾当局对进出口贸易实行复式汇率,一方面以较高汇率来限制不必要的进口,另一方面对美国援助物资的进口则实行较低汇率,起到了稳定物价和市场的作用。
2 出口扩张时期实行单一固定汇率制度(1963年——1978年)
复式汇率制度是一定时期、一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复式汇率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从台湾市场状况来看,一方面替代进口的一些轻纺工业部门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产品在狭窄的岛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客观上需要向岛外扩张市场;另一方面,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也使岛内对机器设备和工业半成品、农工原料的需求也增加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依赖进出口贸易。因此,60年代初,台湾当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产业。对于资源贫乏的台湾来说,没有大量的进口是难有大量出口的,而复式汇率的主要功能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为了鼓励出口工业的发展,台湾当局采取出口减税、免税和退税的财政优惠政策,但在复式汇率条件下这些优惠政策是难以实施的。同时,复式汇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和公平合理,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因此,为配合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台湾当局从1958年就着手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将10多种汇率逐步简化、归并,并对新台币主动实行贬值,还废止外汇结汇证。台湾汇率制度的改革共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多元汇率改为二元汇率;而二元汇率改为一元汇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最终到1963年9月27日,台湾“中央银行”挂牌,银行买进汇率为1美元等于40元新台币,卖出汇率则为1美元等于40.01元新台币。台湾当局成功将原来的多种汇率实行了并轨,变成与美元挂钩的单一汇率,至此,台湾进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黄金”为中心的单一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进出口成本的核算与利润的匡计。因此,单一的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台湾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吸收外资。据统计,1962—1972年,台湾的年出口总值由2.44亿美元增加到31.14亿美元,年均增长29.7%,大大高于其1952—1962年间年均8.8%的出口增长率。台湾吸收的外资,1953—1960年仅为2522.1万美元,1961—1965年增为6688.4万美元,1966—1970年又增为3.04亿美元,1971—1975年为5.98亿美元。台湾汇率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进口替代”向“出口扩张”战略转变的成功。
3 经济结构调整時期实行机动汇率制(1978年—1989年)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多年的出口扩张,台湾出口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工业面目的变化及工业结构的改进。在1961—1973年,台湾工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到18%以上,产业结构中工业由25%上升到43.8%;年出口总值由不足2亿美元激增至近45亿美元,增长20余倍;年进口总值也由3亿多美元激增至近38亿美元,增长10倍以上。台湾长期以来存在的外贸逆差局面得到了扭转,从1971年开始出现顺差。但是台湾经济在结构上出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状况,主要表现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钢铁、石化、中间产品等主要依靠从日本进口。进出口货物迅速膨胀,又迫切需要发展海洋运输,而台湾所需的商船也主要依赖从日本进口。这种依赖性的致命弱点是无法经受因输入供应变化引起的混乱的。从初期开始,供应关键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日本厂商就显露出当日本国内供应紧张时就终止长期合同的倾向。同时,台湾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和60年代大力发展的工业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劳工、土地成本急剧上涨,削弱了台湾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比较优势,台湾的产业需要升级换代。为此,台湾当局决定“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实行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一方面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以钢铁、石化、造船为主的重化工业,以开展“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为重点,以此来取代进口。另一方面,以1976年建立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为起点,大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小、产品附加价值高的电子、半导体、电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这需要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因为保持汇率稳定,可以给外资进入台湾以安全感,同时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达到以出养进的目的。但是,从外部环境来看,战后的台湾加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其汇率制度也纳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新台币与“美元黄金”保持固定比率。而1971年和1973年两次发生的美元信用危机以及黄金非货币化,最终导致了战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发达国家纷纷由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让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自由波动。汇率的自由波动给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带来了很大风险。为了适应岛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需要,1976年台湾改固定汇率制为机动汇率制,机动汇率制度有中心汇率的存在,汇率围绕中心汇率波动,上下波幅极为有限,而管理者可以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对中心汇率进行调整。机动汇率制是一种爬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兼有固定汇率的稳定性和浮动汇率的弹性,允许一国或地区追求独立的政策目标。自1978年开始,台湾实行的这种机动汇率制度,既有利于台湾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吸收外资,也对在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下产生的世界性通货膨胀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4 经济自由化时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1989年以后)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台湾当局已充分认识到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台湾当局于1984年提出了“三化”方针——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经济发展策略又一次进行调整。根据台湾当局的解释,所谓自由化,就是尊重市场价格机制,减少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不必要的干涉,使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国际化,就是将台湾经济纳入国际经济体系,“扩大经济活动空间,开放内部市场,促进内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所谓制度化,就是“制定一套合理的法规,用法制调节控制经济运行”。“三化”中,最基本的是经济自由化。而汇率自由浮动是经济自由化的重要内容。汇率是外汇的价格,让汇率由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当外国货币供过于求时,外国货币价格就下跌,外币的汇率下浮;当外国货币供不应求时,外国货币价格就上涨,外币的汇率就上浮。因此,经济自由化客观上要求实行浮动汇率制。从外部经济环境方面看,台湾长期为推行“出口扩张”战略而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也遭到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反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的贸易收支已经由入超转为出超,80年代以后开始一个高出超、高外汇积累的时期。1982年贸易出超33亿美元,比1981年度增加了130%,此后每年都大幅上升,1986年出超达150亿美元以上。惊人的出超数字,引起贸易伙伴的激烈反应,针对台湾的种种抵制、报复措施先后提出。台湾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把台湾对美贸易的巨额出超归因于新台币估值过低,不断对台湾施加压力,要求台湾改变汇率制度,实行让汇率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随着连年的外贸顺差和外汇的增加,台湾的外汇储备也迅速膨胀起来,从1981年的72亿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760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按照当时40∶1的汇率水平,台湾7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台湾“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30400亿元的新台币。大量与美元外汇配套的货币供给量,导致岛内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1989年3,台湾当局取消了机动汇率制度,转而实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水平的浮动汇率制度,台湾外汇市场从此走向自由化。
台湾实行浮动汇率制,有利于缓和台湾通货膨胀压力。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台湾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新台币升值,从而减少新台币对外汇的配套发行量。从1987年9月—1989年10月的两年内,台币对美元的汇率由40∶1上升到30∶1,升值幅度达25%。这也意味着由于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同样多的外汇储备而使新台币的配套发行量减少25%。台币不断升值,台湾进口的外国商品的台币价格则不断下跌,而这无疑对增加台湾市场的供给,抑制物价上涨是十分有利的。1989年9月4日,《台湾时报》刊登了范信良《我对台湾经济的看法与建议》一文,他认为“台币升值使得进口原料之台币价格猛降……这就是台湾消费物价停滞或稍微下降之主因”。
参考文献
[1]谷源洋,周圣葵.谈世中《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10,(1):31,32,46,52,58.
[2]池田哲夫,胡欣.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