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摘要:练习曲是肖邦众多钢琴作品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肖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肖邦钢琴练习曲《离别》的结构、旋律出发,对其演奏的奏法、技巧进行分析,从而深入挖掘肖邦练习曲《离别》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想要表達的思想。同时《离别》作曲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这首练习曲蕴含了深深的爱国之情。本文也为此从结构和旋律两个主线为出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肖邦 钢琴练习曲 《离别》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92-01
肖邦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肖邦的钢琴作品以作品的旋律感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肖邦的钢琴练习曲《离别》用非常清晰的线条和旋律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其中也让人感受到他在战争时期将要与祖国分离时的不舍和惋惜。肖邦所处的时代背景,影响着他一生的音乐创作。肖邦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也都表达了他对国家失去独立的无奈以及他内心深深的爱国情怀。
一、对《离别》结构的分析
结构是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分析钢琴作品的基础和依据。这首《离别》的节奏属于2/2拍,三部曲式,也就是分三段进行演奏的。在第一部分中,主要以柔美、抒情的旋律为主;第二部分也是高潮部分,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情感波动,紧张、局促、恐慌而又热血澎湃;第三部分又如同第一部分回归柔美、抒情的旋律。整个作品中这三个结构部分,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也是作者对国家失去自由的一种无奈和感叹。
《离别》这首曲目,在分析和演奏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速度上进行把握。这个曲子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有相同之处,要控制好弹奏的速度,而对中间的高潮部分也要处理好情绪和弹奏的速度,不能为了炫技而改变曲目的整体弹奏基调。钢琴曲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整体的弹奏速度也是随着作品的段落逐渐变化的,就如《离别》第二部分的弹奏速度和情绪就要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有所区别,要将作品高潮之处的激动情绪表达出来。在对整首曲子的整体速度进行把握时,要切记情绪处理得当,切勿生搬硬套。
在钢琴演奏中作品的幅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的幅度能够很好地将作品的张力表达出来,也能够反映出整首曲子的情感起伏。在《离别》这首曲目中,整体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如果演奏者无法将作品的幅度掌握好,那就会出现演奏生硬,情绪表达不到位的情况。在这首曲子的幅度把握上,首先考虑段落内乐句幅度,这首曲子的乐句幅度是与音乐的情绪有直接关系的,也就是每一个乐句都是单独的幅度,由起初的旋律起伏到最高点,逐渐又回落下来。然后从乐曲的整体看,其幅度呈现出“山”型。在幅度的把握上也应该找好高潮点附近的情绪波动。
二、对《离别》旋律的分析
从肖邦的多数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旋律是其最直接的表现手法,所以在演奏肖邦作品时必须对旋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拿捏。《离别》这首曲子的旋律是抒情、以情感为主要依托的,那么想要将这种离别之情充分表现出来,是离不开旋律的塑造的。在《离别》这首曲目中,以连奏为主要的演奏方式,连奏是烘托和表达情感最直接且常用的钢琴演奏方式。如:在后一段中,就有用右手高音连奏来演奏声部主旋律的,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肩部要张弛有力,利用手腕的弹性和指关节为主要的发力点,同时要控制好指尖的触键力度。第一段中的左手主要是单声部的旋律,主要为中间部分的高潮打基础。同时第一部分的双音连奏是整首曲子的点睛之处,在实际的演奏中无论受何种因素的限制,都要保证双音落键的整齐度,同时在连接和弦的时候,也要保证手指的起键和落键是同步的。双连音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手腕部带动手指发出力量,然后通过手指的力量来进行弹奏力度的控制,以此来演奏出更加精彩的效果。
在曲子的第二部分,虽然在情绪上和旋律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旋律音型,出现了三次双手和声旋律,这比单手的双连音弹奏要困难得多,所以要安排好指法,运用好手腕的力度,把握好旋律的速度,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同时在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是通过双手持续八小节十六分节奏弹奏的,这也是整首曲子最难把握的一部分,在弹奏的过程中无论是任何部分都不能断裂,也没有明显的气口,这就需要弹奏者将声断气不断的感觉弹奏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肖邦练习曲《离别》进行分析时,主要是抓住曲子的结构和旋律,同时在弹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分句和演奏的呼吸,这样才能够将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展现出来。《离别》这首曲子,是以慢节奏为主的,极富感情的一首曲子,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求演奏者始终保持曲子的连贯性,要在一个气息内完成,这样才能够将这首曲子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够通过这样的旋律让整首曲子焕发活力,从而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高轶珺.浅析《肖邦钢琴练习曲op.10Nr.3(离别)》的钢琴演奏[J].音乐时空,2013(8):116-117.
[2]李婷歌.肖邦钢琴练习曲《离别》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5(5):69-71.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