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

2017-04-06 21:06池昌友
经济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池昌友

摘 要: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兼具了互联网和金融的特点,它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和支付,将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充当信息中介,是一种区别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新型融资模式。文章阐述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特征 商业银行 影响 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57-02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互联网金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互联网高新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是基于互联网实现资源配置与优化的全新金融发展模式与金融创新,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自兴起到发展速度惊人,迅速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可,正是因为其背后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和创新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传统金融难以比拟的优势,不仅迎合了我国互联网普及和信息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满足了消费者和企业希望获得更加便利金融服务的迫切需要,而且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让那些无法从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个人从中受惠,通过竞争刺激传统银行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1.低成本。金融业在互联网的模式下,摆脱了传统金融中柜台交易的繁琐与时间、金钱成本,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网络平台便可自行完成信息的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省时省力。

2.高效率。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均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在营业厅排队等候,使得业务处理速度更快,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例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是依托阿里自身生态系统的数据库,经过一系列事先设定的数据分析公式,形成了一套风控标准,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了真正的“信贷工厂”。

3.广覆盖。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通过互联网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客户基础更加广泛。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快发展。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例如余额宝的问世,就瞬间点燃了公众对互联网理财的热情,也让大批此前跟理财无缘的“80后”、“90后”首次体验到零花钱赚钱的乐趣,享受到由专业理财机构带来的高于活期存款的10倍的收益。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

1.互联网金融改变商业银行盈利方式和发展方式。

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是维系传统模式,利差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種金融交易,金融产品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客户主要是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成为基本诉求。

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基础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客户需求的业务流程被大大简化,以往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那种复杂技术被削弱了。互联网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构成威胁。

2.互联网金融使商业银行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传统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由银行充当资金中介,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直接的金融搜索平台,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线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票、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3.互联网金融比之商业银行更能提供资金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发现的市场机会,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资金中介将不再需要。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上,贷款者可列出贷款金额、利率和出借时间;借款者可以在无中介的情况下自由寻找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而借贷双方达成的借款利率,主要因贷款人的风险喜好程度而定。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等。

4.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中介理论形成挑战。传统金融中介的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金融中介有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能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第二,金融中介有专门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造成风险问题。因此,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最为基础的两个功能,规避风险、提供流动性和信息成为银行最主要的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中介理论形成挑战,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其次,互联网金融降低信息不对称。第三,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中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金融脱媒。

三、互联金融存在的现实风险

1.跟风决策和盲目投资带来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上两类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为企业使用互联网技术满足客户需求做出科学规划。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旦金融决策出现失误,盲目开展互联网业务,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2.劣质企业带来的声誉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重要的就是声誉风险,在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一些资质不全、自身信誉较差的金融企业大量涌入,很有可能出现诈骗等问题。

3.法律未建立带来的风险。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准入门槛、电子合同有效性、运作方式等方面还没有作为参照的法律法规,因此,面临着极大的法律风险。在为用户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很难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如果未向用户说明其权利及义务,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容易遭受到被起诉风险。如果客户信息遭到泄露,还有可能被监管机构惩罚。

4.信息科技风险。根据研究发现,客户对互联网金融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威胁因素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信息科技面临最重要的就是非授权入侵系统风险,一旦出现非法入侵,客户信息将会泄露,并伴随着内部信息混乱等其它问题;如果将病毒植入到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将得不到保证。

四、商业银行采取的应对策略

1.树立互联网思维,开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本质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其核心是口碑,而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即以用户体验价格为核心的参与感。

传统银行业前几年之所以落伍,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为了紧跟形势变化,银行必须密切关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以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含量”,促进传统银行向网络银行、创新银行、开放银行转变。

商业银行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赶上了互联网化的步伐,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除了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之外,商业银行还需根据产品格局变化和用户需求多样化的形势,积极推进业务产品、营运渠道和机制体制等多领域、多层面的改革创新,才能以全新面貌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制高点。

2.顺应互联网潮流,发挥好商业银行自身优势。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战略规划。首先传统商业银行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树立危机意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把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实施。其次要明确商业銀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销售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来确定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

3.加强同互联网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互联网企业是对手更是合作伙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同它们的合作。第一,应该加强技术上的合作。互联网企业在很大程度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是其最大的优势,而商业银行业是个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和营销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巨额资本优势,结合互联网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小微信贷的经验,与互联网企业共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扩大自己在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

4.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优化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发展,商业银行应树立互联网思维,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优化客户体验,以客户的需求为起点,从发现、响应、提供、评价、反馈到改进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寻找最便捷最优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从而使客户感觉到便捷和安全。

5.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机制,实现有效监管。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使得互联网金融增加了新的风险,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对金融运行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到政府监管机构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和评估,把握政策的导向,对风险实现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 李翔.互联网思维(J),第一财经周刊,2014(35)

[2] 王奕.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初探(J),现代金融,2014(7)

[3] 刘志洋.汤珂,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本质与风险管理[J],探索与争鸣,2014(11)

(作者单位:平阳县农商行 浙江平阳 325400)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