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二字的泛滥,让我一听即大倒胃口。但若说她传奇,我心悦诚服。她年逾七旬,早已到了祖母年纪,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青年男女却依然情不自禁发出尖叫和哨声。
她就是国际时尚领域大师级怪咖——薇薇安·威斯特伍德。
薇薇安的童年与千千万万吃瓜群众并无二致。诞生在工人家庭,生活贫穷。她少时聪敏好学,成绩优秀,17岁时便考入哈罗艺术学校攻读时装设计和银器制作,但在那儿她迷惘了:一个属于劳工阶层的女孩何以在艺术设计界生存?为此,她选择退学并找了一份收入稳定的教职,而后早早地结婚生子。然而,冥冥中有个东西,或是天赋,或是命运,牵引她不满足于在平凡而稳定的婚姻中白头到老,仅仅过了3年,她与丈夫离婚,这一“事件”成为她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她重新开始专注珠宝的设计制作,并勇敢地拿上街去卖。
让她设计事业如虎添翼的,是她24岁时遇见了才19岁的麦克拉伦,小帅哥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性手枪”的创建者和经纪人,他的不羁灵魂以及强大荷尔蒙,激发了薇薇安的创业激情如火山岩浆般喷发,他俩先是在伦敦国王路上开了家小小店,卖些二手唱片、磁带和旧衣服等等,有了点儿积蓄,便再开新店专门贩售自行设计、带朋克风格的奇装异服。
薇薇安设计的时装一问世,很快就博得叛逆青年的欢心。貌似“变态”“颓废”的挖洞T恤、色情语言、金属挂链等,让保守派们讶异和错愕,却在“亚文化”人群里大行其道。在正统文化里倍感窒息的“摇滚一代”渴望颠覆过去、标新立异,甚至不惜稀奇古怪,唯有给守旧派以剧烈冲撞,才大有快感,而他们在薇薇安的设计里找到了这种“感觉”。
而薇薇安呢,表里一致,当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获得流行,她也常常以金黄色穗状头发、白肤黑唇、迷你褶裙、特大长筒靴等示人,一举俘获了千万颗“驿动的心”。
如果以为薇薇安的影响力只是在穿着打扮上,那就大错特错了。称她是“文化的先锋”也毫不为过。事实上,她敢于颠覆一切的独创性思维,受到千千万万新生代设计师的尊崇和拥戴,是她启迪了新一代以最荒诞、最离奇的创意设计,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种种桎梏。
薇薇安的伟大,在于她的颠覆没有止境,甚至革自己的命,千方百计走在别人前面,走在时尚前面。她由颠覆走向再颠覆,倡导“新浪漫主义”,破天荒地推出“内衣外穿”,怂恿人们将胸罩穿在外衣外面,在裙裤外加穿女式内衬裙、裤等,扬言要把一切只存在于家中的秘密公之于世。对于“服装是每个人的表达”,她说到做到,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执拗推動下,起初只获下里巴人欢心的粗鄙朋克风,渐渐在高级时装领域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回溯时装文化史,我们看到,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薇薇安成功地用“怪异”引领时尚,将先锋变成主流(尤其在西方),但她的设计并不机械,也善于灵活地穿越在古典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喧嚣与宁静之间,她让我深为感慨的是,她年过七旬仍然在镜头前能展现自由不羁和奕奕精神,证明了她始终葆有一颗前卫年轻的心。有着这样一颗强壮的心,岁月啊、年龄啊根本不是问题,即便50岁的她遇到25岁的克鲁斯勒,照样敢爱,照样敢与小伙子携手步入新的婚姻生活。这段两代人的婚姻维系了26年之久,便是爱的最好诠释。
时至今天,薇薇安无论走到哪儿,依旧占领着各大媒体的时尚版面或社会版面。新近,她以一个“环保战士”的姿态,呼吁更多人加入素食者行列,以对抗地球污染。她在自己的最新时装设计中也鲜明地加入环保元素,宣扬简约美好的穿衣理念——买得少,但要买得好;她还主张大家,不要将钱一味地砸在时装上,要多留意文化,多去画廊参观……
生老病死乃自然界规律。在普通人感觉里,变老是多么可怕:皮肤下垂、身材走样、行动迟缓、疾病缠身,但薇薇安给了我们启迪:所谓新锐和时尚,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你葆有一颗不老的“朋克”心,那么,由内而外,你将长久地焕发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