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星++王聪
[摘要]1988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探索进一步提高高新区的生产效率的途径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以全国88个高新区为研究對象,按照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划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角度对各经济地带的高新区的效率进行评价,并从“径量差额”的角度分析“相对无效率”高新区效率改进的方法,试图对我国高新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高新区;生产效率评价;数据包络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27
1文献综述
对于高新区的研究,较原始的评价体系主要以确定高新区的功能与定位为目的,到了2000年前后,我国第二次投资浪潮开始酝酿,各地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的重点也逐渐转向分析和评价高新区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集群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成长性等方面)来衡量高新区自身的发展。
随着高新区的发展以及研究方向的转变,研究方法相应从主观定性向精准定量发展,最初包括一些通用的专家评分法、加权法、分层法、时序法、层次分析法(AHP),这些方法简单实用,但主观性较强。随后引入聚类分析法,可以较好地避免了主观性的缺陷,但无法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及高新区绩效的排名。为避免主观随意性以完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方法,2003年刘希宋运用了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中的 BP 网络模型构建了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模型。王艺明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应用数据包络法分析各高新区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状态并分析环境因素对高新区生产效率的影响。
2实证研究
21影响我国高新区效率的因素分析
将数据包络方法得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结果进行拟合,来进一步探讨影响我国高新区效率的因素,右图分别显示了我国88个高新区纯技术效率对高新区效率的拟合优度和规模效率对高新区效率的拟合优度。当图中的散点越集中于45度线时,则该效率因素对高新区的综合效率的影响越大,当图中的散点越偏离于45度线时,则该效率因素对高新区的综合效率的影响越小。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高新区综合效率的拟合优度图
说明:图中y轴均为高新区综合效率,x轴则分别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斜线为45度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相对于规模效率而言与高新区综合效率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这表明纯技术效率对我国高新区效率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是由于高新区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技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纯技术效率成为制约我国高新区效率的主要因素。
22径量分析与差额分析
这里的“径量差额”是指每一个高新区进行怎样的增减其投入产出量,以致使得投入产出组合达到最优效率。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辽阳、长春等九个高新区相对有效无需调整,其余各区均属相对无效率,所以应对其投入产出项加以调整。
3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从生产效率角度,主要运用了DEA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88个高新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高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遍处于偏低水平,只有极少数高新区处于有效状态。具体分解效率上讲,高新区的纯技术效率较低,只有极个别高新区达到纯技术有效;高新区的规模效率总体表现优于纯技术效率,规模经济效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多数高新区规模已处于较饱和状态。
第二,在空间分布上看,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状态。高新区规模效率上西部略高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则比前两个地区明显要低,因此在规模上可着重发展中部高新区的规模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由于高新区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技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纯技术效率成为制约我国高新区效率的主要因素。
第四,经实证分析得到了各高新区投入量的径量和差额的调整量,即缩减的方向和幅度,可以供高新区各管理决策当局参考。
参考文献:
[1]Wang Bei,Liu Wei-dong,Zhang Jian-boEvaluation on the Efficiency for the Allo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n China Based on DEA Model [J].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2012,336(7):459-462
[2]Wei Xinzhen,Shi YonghuiA Loc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High-tech Industrial Zones i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4,4(1):l-7
[3]刘希宋,甘志霞,刘沫茹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24(1):114-118
[4]王艺明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5(2):22
[5]赵伟奇,赵小丽基于DEA的北京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