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兵
(江苏省兴化市永丰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禽三种线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张小兵
(江苏省兴化市永丰畜牧兽医站,江苏 兴化 225700)
鸭腮丝虫病又称鸭乌蛇线虫病,多发于我国南方,主要侵害3~8周龄雏鸭,多在干旱季节发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或瓣口线虫寄生于鹅、鸭和野鸭的肌胃角质膜下所引起的线虫病,主要引起雏禽感染,患禽肌胃出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禽眼线虫病是由孟氏尖旋尾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鹌鹑等的眼瞬膜下、结膜囊和鼻内管中所引起的线虫病,可引起眼结膜炎,甚至失明。文章就以上3种禽线虫病的流行、症状、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病原:鸭丝虫寄生于雏鸭皮下组织,雌虫呈白色半透明长丝状,长100~240 mm,体表光滑有细横纹,易破裂;雄虫很小,长约6 mm,有2根不等长的交合刺。雌虫成熟,虫头从病灶部伸出自行破裂,挤出白色半液状物质于皮肤上,其中含有大量活跃的幼虫。幼虫进入水中后,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此时剑水蚤若被鸭吞食后幼虫在鸭体内移行,大部分移行至颈部皮下,少部分移行至腿部、肩胛部皮下,逐渐发育为成虫。
主症:虫体寄生在颈下、腿部、颈部、眼周围等处皮下结缔组织,形成瘤样肿胀,初期柔软可推动,其内蓄积大量血液,随着雌虫成熟逐渐变硬,瘤肿大小为豆大、鸽蛋大至胡桃大,此时可引起病鸭吞咽困难,呼吸和步行障碍,常因吞咽采食困难而吃不饱,逐渐消瘦,乃至营养不良或窒息死亡。如危及眼睛可引起失明,必要时可剖视患部虫体,虫体常呈白色粗线团样缠绕。以手指按压肿胀部,从小孔内流出液滴,将其作压滴标本镜检,可见到活跃的微丝蚴,即可确诊。
防治:育雏场地必须建立在终年流水不断的清洁溪流上,不致形成剑水蚤滋生的疫水环境。不到有可疑病原存在的稻田、河沟处放牧,以免雏鸭感染。对病鸭施行早期治疗,可选用1%丙硫苯咪唑油悬浮剂,或1%左旋咪唑注射液,根据患部大小确定注射剂量,一般于颌下部病灶注入0.5 mL,后肢部病灶注入0.2~0.3 mL。
病原:裂口线虫病病原种类有鹅裂口线虫、锐形裂口线虫、鸭裂口线虫、钩棘瓣口线虫等,其中以鹅裂口线虫最为常见。鹅裂口线虫虫体呈淡粉红色,细长线状,体表具有细横纹雌雄异体。虫卵椭圆形,卵壳光滑透明。鹅裂口线虫的发育不需中间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两次蜕皮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当禽类尤其鹅吃进第三期幼虫后,侵入肌胃角质膜下经17~22 d发育为成虫。本病以幼鹅多发,尤以放养的鹅群易感染,对成年鹅的危害不大。
主症:主要是对肌胃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随之而来的衰弱等症状。雏鹅对本病敏感,严重感染时,可见病鹅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不振,发育受阻,羽毛粗乱,有时下痢。随之消瘦、贫血,体弱衰竭,甚至发生死亡。成年鹅多为轻度感染,不呈现明显症状。剖检可见肌胃有大量红色细小虫体寄生在角质层的较薄部位,部分虫体埋在角质层内,造成角质层的坏死、脱落,变成易碎的棕色硬块。
预防:预防本病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成年鹅与幼龄鹅应分开饲养,防止幼鹅感染,及时清扫粪便并作堆积发酵处理,每年对鹅群进行2~3次预防性驱虫,对病鹅应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驱虫选用的药物有:左咪唑按每kg体重25 mg,一次口服;或用甲苯咪唑每kg体重30 mg,一次口服;也可用丙硫咪唑每kg体重25 mg,一次口服。
病原:本病病原是孟氏尖旋尾线虫,虫体细长,表皮光滑,咽漏斗状,囊呈杯状,边缘具角质环。雌雄异体,虫卵产生时已含有第一期幼虫。孟氏尖旋尾线虫的发育中需要蟑螂作中间宿主,禽类啄食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蟑螂后而感染,大约经30 d即可发育成熟。本病分布于世界的许多温暖地区。
主症:患禽流泪,表现不安和不断搔抓眼部,严重感染可转为急性结膜炎,在结膜囊中蓄积脓样渗出物,炎症延至眼周围组织和眼窝,发生眼球炎,乃至失明和眼球的完全破坏,甚至可引起禽类死亡。
剖检:可见瞬膜肿胀,在眼角处突出眼睑之外,在眼睑下聚积有白色乳酪样物,在患眼内可找到虫体。
预防:防止禽类吃到蟑螂,在禽舍用杀虫药杀灭蟑螂,发现病禽及时治疗。
治疗:可用1%~3%噻苯咪唑滴眼,或用手术方法取出虫体;也可用左咪唑每kg体重30 mg口服或10%盐酸左咪唑溶液滴眼,均有良好效果。如发生结膜炎时,可用金霉素眼膏治疗。
S831
B
1001-0084(2017)10-0050-01
2017-09-20
张小兵(1975-),男,江苏兴化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牛羊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