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2017-04-05 19:15王琳
饲料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畜间传染源病畜

王琳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69)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王琳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69)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共患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布病,其临床特征是生殖系统受到严重侵害,雌性动物表现为流产和不孕,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感染,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病分布广泛,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文章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作以综述。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家畜

1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布鲁氏菌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其中主要是羊、牛、猪。此外还有牦牛、野牛、水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狗、猫、野兔、狐、鸡、鸭和一些啮齿类动物以及人。世界上有200多种动物可感染布病。羊种布鲁氏菌,除感染山羊、绵羊外,还能感染牛、鹿、马和人等;牛种布鲁氏菌,除感染牛外,还能感染马、猫、鹿、骆驼及人等;猪种布鲁氏菌除感染猪外,也可以感染牛、马、鹿、羊等;绵羊附睾布鲁氏菌只感染绵羊;犬种布鲁氏菌除感染犬外,也有对人致病的报导;沙林鼠布鲁氏菌只感染本动物。有文献报导海洋布鲁氏菌可感染人,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通常羊布鲁氏菌致病力最强,其次为猪、牛布鲁氏菌。疫苗菌株也可感染人,特别是羊种布鲁氏菌RevⅠ苗,症状与羊布鲁氏菌感染类似[1-4]。

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畜。病畜从乳汁、粪便、尿液和精液中排出病原菌,污染草场、畜舍、饮水、饲料及排水沟而使病原菌四处扩散。当患病母畜流产时,病原菌随流产胎儿、胎衣和子宫分泌物一起大量排出,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乳、肉及内脏也可成为传染源,羊感染30个月、猪感染4个月、牛感染12个月内其肉和内脏仍可以检出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健康家畜摄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感染。呼吸道感染常由于吸入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另外,也有经过阴道、皮肤、结膜侵入机体感染,还有通过自然配种而感染。有时昆虫也可传播本病。

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病畜。一般情况下,牧区感染率高、城镇偏低,农区居中,此系职业、生活特点和畜群数量不同所致。牧区草原辽阔,畜群数量多,牧民居住分散,因此人畜布鲁氏菌病分布范围广泛。在农区、农牧交错区,牲畜数量少,感染机会就少,常呈点状流行。但靠近牧区的城镇以及大、中城市的皮毛、乳肉企业,发病人数也较多;城镇居民食用带菌的肉、乳等食品也可感染,出现散发病例。

人畜布鲁氏菌病可全年发生,但有一定的季节性,尤其是羊种布鲁氏菌病流行季节性更为明显,与羊产羔季节密切相关;牛种布病春、夏季发病率高一些。本病多为慢性,不显性经过,而一旦侵入清净区,则几乎都取急性经过,在妊娠牛群中常暴发流行。

2 我国布病的流行情况

近年来,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急剧增加,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有54个县302个疫点,发病牲畜3 510头(只),死亡32头(只),致死率0.91%。2000年,我国有28个县111个疫点,发病牲畜1 729头(只)。从发病时间上看,7月发病较为严重,发病动物以牛、羊为主。29个省(区、市)检疫牲畜4 306 891头(只),其中23个省检出阳性畜4 795头(只),阳性率0.11%,17个省扑杀病畜和阳性畜3 264头(只)。

2001年,我国有71个县825个疫点,发病牲畜1 255头(只),死亡1 130头(只),致死率90%。发病动物以羊为主,另外牛、猪、鹿偶有发生。29个省(区、市)检疫牲畜4 977 603头(只),其中24个省检出阳性畜7 915头(只),阳性率0.159%,19个省扑杀病畜和阳性畜12 291头(只)。

2002年疫情回升。我国有79个县769个疫点,发病14 220头(只),死亡53头(只),致死率0.37%。其中羊发病最多,其次为牛、猪及其他动物。29个省(区、市)检疫牲畜7 451 663头(只),其中26个省检出阳性畜28 570头(只),阳性率0.38%,21个省扑杀病畜和阳性畜3 264头(只)。与2001年比,检疫数明显增加了247.4万头(只),阳性数增加了20 655头(只),扑杀病畜和阳性畜数明显减少了9 027头(只)。

2003年,疫情平稳,个别省(区)仍出现疫情回升的现象(如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河南省、甘肃省、黑龙江省)。我国有131个县468个疫点,发病12 879头(只),死亡544头(只),致死率4.22%。其中羊发病最多,其次为牛、猪及其他动物。31个省(区、市)检疫牲畜1 004.7万头(只),其中28个省检出阳性畜33 155头(只),阳性率0.33%,17个省扑杀病畜和阳性畜17 109头(只)。与2002年相比,检疫数明显增加了259.5万头(只),阳性畜数增加了4 585头(只),扑杀病畜数增加了13 845头(只)。

2004年,四川省、山西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有93个县335个疫点,发病6 555头(只),死亡12头(只),致死率0.18%。其中羊发病最多,其次为牛、猪及其他动物。31个省(区、市)共检疫牲畜7 558 586头(只),其中26个省检出阳性畜47 970头(只),阳性率0.63%,18个省扑杀病畜和阳性畜33 307头(只)。与2003年相比,检疫数明显减少了2 488 414头(只),扑杀病畜数明显增加了16 198头(只)。

由此可看出,检疫牲畜数量逐年增多,检出的阳性畜逐年增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2006年我国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人20 279例,与去年(19 964例)相比,报告发病人数上升1.58%,无死亡病例报告。疫情分布在23个省(区)(新增加江苏省、湖北省、四川省和云南省)。报告病例数居前10位的为:内蒙古自治区8 408例、山西省3 747例、黑龙江省3 131例、河北省2 461例、陕西省705例、吉林省641例、辽宁省457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76例、河南省232例、山东省116例。上述10个省(区)报告的布鲁氏菌病病例为20 175例,占我国的99.48%,是影响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为1.55/10万,有8个省(区)发病率超过1/10万,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最高,为35.24/10万,其次是山西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11.17/10万和8.20/10万。内蒙古自治区的镶黄旗和阿巴嘎旗是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1 139.31/10万和964.17/10万。

3 布病的发展趋势

通过布病的流行情况看出,人畜间布病疫情在1995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除少数地区疫情稳定外,大部分地区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甚至出现布病暴发,其主要特点如下。

3.1 牧区老疫区疫情活跃,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牧区老疫区的病畜未能彻底清除,病畜长期保菌排菌,疫情明显回升严重威胁健康畜群和人。如内蒙锡盟监测点是历史老疫区,经多年防治工作80年代后虽无大面积流行,但畜间几乎年年都分离出布氏菌,每年都有新发病人。类似这样的传染源未得到彻底清除的老疫点,蕴藏着布鲁氏菌病暴发流行的极大危险,一旦暴发流行严重的威胁着毗邻地区的人畜安全。

3.2 传染源转移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牲畜交易频繁,检疫工作落不到实处,传染源到处转移和输入,导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和扩散,如到80年代末黑龙江省全省已基本控制了人群布病的发生。从1989—1993年无新发病例报告,但几年后疫情开始活跃,新发病人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市的龙江、碾子山、甘南等县,近年新发病人达300余例(仅2001年220例),检出病羊1 628只(2001年)。其疫情急剧回升的原因是由于从外省区购进未经检疫羊只,而布病羊输入引起人畜间布病暴发。

3.3 主要传染源仍是羊、牛、猪

监测表明除广东省、广西省监测点以猪为主要传染源外,其他疫情较活跃的监测点主要传染源仍是病羊和病牛。这些监测点羊、牛数量大,布病阳性畜较多,分布广,与人接触密切,且疫情活跃点的羊、牛血检阳性率、出菌数与人血检的阳性率、新病人数成正比。可见清除这些传染源,密切监视家畜布鲁氏菌病疫情,是控制布鲁氏菌病暴发流行和疫情回升的主要措施。

3.4 人群布病疫情有向半农半牧区转移的趋势

从监测结果可见,新发病人尽管是从事牧业生产的老疫区为多,但疫情有向半农半牧区和农区转移的趋势。

4 小结

总之,通过监测基本上掌握了监测点人畜间布病的疫情态势,对预测我国布鲁氏菌病疫情、评估防治效果、推动我国布病监测及防治工作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探讨和在实践中加以改进[5-8]。

[1]尚德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107-110.

[2]尚德秋.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16(1):29-34.

[3]张士义,吕景生,赵永利,等.我国布病监测工作及流行病学发展趋势[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14(2):86-89.

[4]张士义,马汉维.我国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15(1):59-60

[5]苏增华.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治对策[J].中国牧业通讯,2006(11):14-16.

[6]江森林,赵永利,张士义.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17(5):285-288.

[7]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等.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因为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7):62-63.

[8]司瑞,徐志凯.布鲁氏菌病国内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21(5):80-82.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ucellosis

WANG Lin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Biological Vaccine Co.,Ltd.,Harbin 150069,China)

Brucellosis 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of humans and animals caused by brucella.Brucellosis was most often occurred in cattle,sheep and pigs among domestic animals.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brucellosis is that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is seriously violated,and the female animal exhibit abortion and infertility,and orchitis occurs in male animals.People can be infected,manifested as fever,sweating,arthralgia,neuralgiaand other symptoms of splenomegaly and liver.The disease is widespread and seriously damages the health of people and animals.The 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lists it as an B class animal epidemic.In this paper the epidemiology,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brucello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our country were reviewed.

brucellosis;epidemiology;livestock

S851.3;S852.61+4

A

1001-0084(2017)10-0038-03

2017-09-17

王琳(1982-),女,辽宁锦西人,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疫苗生产。

猜你喜欢
畜间传染源病畜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