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费县甘薯生产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的分析

2017-04-05 13:40翟正勇王京波姜峰姜惠
农业与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费县总面积甘薯

翟正勇+王京波+姜峰+姜惠

(山东省费县农业局,山东 临沂 273400)

摘 要:费县土壤主要是由花岗岩和沉积岩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棕壤和褐土,土壤pH值一般为弱酸性或中性,适合甘薯生长。本文根据费县甘薯测土数据结果分析,初步摸清了全县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其测土配方施肥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甘薯;耕地;地力;配方施肥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39

前言

费县耕地地力在棕壤分布区,由于受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的影响,它一般呈酸性至微酸性,盐基不饱和至饱和,不含游离碳酸钙;褐土呈中性至微碱性,盐基过饱和,多数含游离碳酸钙,假菌丝体发达。发育良好的棕壤剖面,不仅有粘粒的移动,而且有铁锰的淋溶淀积;褐土虽有粘粒的移动,但不如棕壤明显,且无铁锰淋溶淀积特征。

1 费县甘薯土壤养分状况及评价

1.1 费县生产甘薯土壤中的pH值

费县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7.85~4.84,平均为6.52,属3级水平。1级(>8.5)费县土壤pH值水平无超过8.5的,2级(7.5~8.5)水平的土地面积为13.1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02%,3级(6.5~7.5)水平的土地为32166.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94%,4級(5.5~6.5)水平的土地33507.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98%,5级(4.5~5.5)水平的土地39.4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06%,无6级(<4.5)以下土地。费县土壤pH值主要位3、4级,占全部土地面积的99.92%。全县总的土壤pH值有降低趋势,原因主要与近几年农业生产化肥的不合理投入使用有关。而日光温室pH值更低,主要因为近几年,温室经济效益较高,农民生产投入大,且在用肥用药上不注重土壤酸碱度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和半腐熟有机肥料的大量使用,加快了土壤的酸化速度。

1.2 土壤常规养分评价

1.2.1 土壤有机质作用与等级状况

有机质能够提供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因此,土壤的许多属性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有机质的发育。目前,费县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范围为3.72~32.10g/kg,平均值为14.52g/kg,属3级水平。

1.2.2 土壤中的全氮和碱解氮样品分析

土壤水解性氮或称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及易水解的有机态氮(氨基酸、酰铵和易水解蛋白质),通常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其含量。碱解氮含量的高低常常作为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施肥状况。

1.2.3 土壤有效磷样品分析

根据对费县耕地地力评价土壤有效磷的化验结果分析,费县土壤磷的平均值为22.7mg/kg,属于5级(20~30mg/kg)水平,变化范围为2.0~179mg/kg。1级(>120mg/kg)水平的耕地为6.5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01%;2级(80~120mg/kg)水平的土地为72.3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1%;3级(50~80mg/kg)水平的土地为1314.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0%。其中,1级水平含量最高,占耕地面积比例最少。

1.2.4 土壤速效钾的分析

费县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6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的47 mg/kg提高了1倍多),属于6级(75~100mg/kg)水平,速效钾含量范围为16~642mg/kg,全县速效钾共分为8级,其中1级(>30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46.01hm2,占费县耕地总面积的0.07%;2级(200~30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6355.77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53%;3级(150~20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18303.42hm2,占费县耕地总面积的9.67%;4级(120~15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9221.45hm2,占费县耕地总面积的14.03%;5级(100~12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7624.29hm2,占费县耕地总面积的11.60%;6级(75~100mg/kg)水平,耕地面积有14768.78hm2,占费县耕地总面积的22.47%。费县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有74.7%的耕地属于5、6、7、8级水平,增施钾肥刻不容缓。

2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对甘薯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

各种作物为获得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而进行的有效途径离不开甘薯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它有效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最终建立施肥指标体系。通过此试验,可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2.2 试验设计

根据肥料效应的重要作用。甘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应采用《费县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题报告》规范推荐的“3414”方案设计,对于根据甘薯作物特点设计试验方案。

2.3 “3414”完全实施方案

“3414”方案设计具有处理细节较少、效率高的优点,是应用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作物。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作物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2.4 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早在2008—2015年,落实甘薯试验在16处进行,示范校验试验10处,示范片7处。

3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参数的计算方法

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用施肥区前3a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基础确定目标产量,其计算公式是:目标产量(kg/667m2)=(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kg/667m2)。

3.1 作物施肥量

通过对正常成熟的甘薯养分和地块养分测定,再根据甘薯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当季肥料利用率及肥料养分含量等因素,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施肥量。

肥料施用量=(目标产量×单位收获养分吸收量-土测值×土壤养分利用系数×0.15)/(肥料中某要素含量× 肥料当季利用率)

3.2 土壤丰缺指标及肥料推荐用量指标

根据“3414”试验方案,和费县不同肥力水平分析,可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划可分为5级:极高、高、中、低、极低,对应的肥料推荐用量应为:

3.2.1 氮肥

6kg/667m2,6~8kg/667m2,8~10kg/667m2,10~12kg/667m2,12kg/667m2。

3.2.2 磷肥

1~2kg/667m2、3~5kg/667m2、5~7kg/667m2、7~8kg/667m2。

3.2.3 钾肥

2~3kg/667m2、3~6kg/667m2、6~9kg/667m2、9~12kg/667m2。

4 结语

本文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中,依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方案,依据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状况、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综合影响肥料应用的各种因素,从测土化验、并结合田间试验,制定出适合甘薯生产的合理施肥报告,保证其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性。

參考文献

[1]李耀.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13(1).

[2]周鹏琴.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生态经济评价[J].中国土地,2015(3).

猜你喜欢
费县总面积甘薯
多思善想 巧求分数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土地出让信息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