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延安716000)
【摘 要】《陇西行》是唐代诗人陈陶依据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战争诗,总共四首,《陇西行》(其二)流传最为广泛,其中后两句是千古名句。这首诗虽然体格短小,但情感内涵却极为丰富。短短的四句诗,情感由誓师的激昂转向战败的低回,经历了高扬、突转、延伸三个阶段,其中突转和延伸既造成了阅读的意外,又带来了联想的余味。这种情感的突转与延伸,使本诗摆脱了流俗和窠臼,具有深广的境界。
【关键词】《陇西行》(其二);情感;突转;延伸
《陇西行》(其二)是唐代诗人陈陶写的一首诗,内涵极其丰富,其诗句原文如下: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读者从情感角度赏析这首诗,发现诗歌情感的突转与延伸,由此体会诗歌风貌。这是一首边塞诗,后两句尤为脍炙人口。然而它的作者却鲜为人知。对于一个诗星璀璨的朝代来说,陈陶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又处王朝没落时期的小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无名小卒,却因一次陇西之行,凭两句诗,名垂诗史。
陈陶是晚唐诗人,约生活在唐武宗时期,因屡举进士而不第,遂隐居不仕,因此,他的生卒年月以及生平事迹也无处可考。尽管他曾作诗十卷,但因战火频仍,年久散佚,如今仅有后人整理的《陈嵩伯诗集》一卷存世。生前不为人知,死后无人关注,这也算得上诗人的寂寞吧!
幸而还有陇西之行,幸而还有《陇西行》(其二)。
这首诗的开篇极有气魄,诗卷打开之时,主人公便已列好阵仗,拉开架势,雄心壮志,意气风发,仿佛看到精神抖擞豪气冲天的士兵发下不扫匈奴终不还的誓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这本就是男儿职责,因此,“誓扫匈奴不顾身”一句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情感一下子便拉向最高潮,喷薄而出,倾泻而下,这场面仿佛一场大战前的誓师大会,激动人心。
从诗歌的写作技巧来说,眼看着刚开头,诗歌的情感好像已经奔向顶点了,后面的情感怎么收?从想象的合理性和事理与情感的逻辑性来说,这斗志昂扬喊杀震天的战士接下来肯定奔赴疆场,结果必定是凯旋。如此一来,一首情感激昂、诗脉流畅的赞颂边关将士勇猛威武的边塞战争诗便诞生了。
诗歌的工巧之处就在于,不顺着写建功立业,而是逆向写灰飞烟灭。满怀豪情征战沙场的将士们最终倒在铁骑下、胡尘里,化为了漫漫历史里的一粒粒尘埃。想当初,五千貂锦,威武雄壮,豪迈动人;看而今,一切人与事、功与名都埋没在战争的硝烟中,化为乌有。“貂锦”,本是汉代羽林军身着的锦衣貂裘,此处用借代手法,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然而,如此雄师却在战场上惨败,可见伤亡之惨重,战争之残酷。再回想前一句战争前的誓师场面,对比之下,更让人感慨心痛。此处,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构成一次突转,由极度昂扬转向极度低沉,由出征前的壮怀激烈转入阵亡后的沉重压抑。这种情感的突转,既造成了战争情节的意外,又带来了读者情感的断裂。语言看似平淡,构思却很精巧,记叙事件时,前部分有意让读者觉得平淡无奇,或是通过渲染让读者产生对事件发展的趋向的误解,然后再陡然改变事件发展趋向,使立意出人意料,让读者回味无穷。这种“突转”的战争场面,其惊心动魄之处不亚于正面厮杀的描摹。
其实写到这里也就够了。但对于一位行走陇西,看到太多事物的衰败、人世的离合的诗人来说,却远远没有表达出他心中暗流涌动的苦痛。诗人踏过了莽荒大漠,走到了无定河边,眼前的累累白骨刺入双眸,触目惊心。谁能想到一个个庞大苍劲的躯体,被剑刺,遭刀砍,受马踏,经塞外凛冽如刀的寒风刮扫,历荒漠瓢泼如注的大雨浇洗,竟被斫成一具具或完整或零散的白骨,落落躺在寂寞和荒芜里,无人问津。这“可怜无定河边骨”一句,紧承上一句,是“五千貂锦丧胡尘”的后续和深化,将情感的沉痛深重延伸到哀怜凄凉。
然而这还不够,诗人又将情感继续延伸,由塞外延伸至江南,由化为白骨的征人延伸到思念征人的亲人身上。“猶是春闺梦里人”一句像一个慢镜头,将原本对准寒江远去、荒草丛生、白骨散落之景的镜头缓缓转向了温暖如春的江南和闺阁中的妇女。镜头转移的过程,虚化的是远山、孤雁、逝水、白草。
最后两句,既是情感的又一次突转,又是情感的又一次延伸。由战士突转到亲人,由死去的苍凉的战士的白骨延伸至活着的还在思念战士的家中亲人。诗人将深沉的思绪从广袤的塞北大漠跨过千山万水,延伸到江南闺中,延伸到思妇的征夫梦中。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子,尚不知自己日夜思念的心上人已然葬身疆场,更难以想象丈夫走时高大壮硕的身躯如今已化成河畔白骨!她仍然做着夫君凯旋回乡团聚的美梦!可以想象一下,这里也许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戍守边疆的征人已经死去多年,可是他的亲人竟无从知晓,在这萧瑟的秋季,处处传来捣衣声,原来他们还在为戍边的征夫赶制冬衣,昨天夜里还梦到自己的亲人胸戴红花凯旋。另一种是闺中的妇女(这个妇女可能是战士年轻的妻子,也可能是他美丽的心上人)已经得知了亲人的死讯,然而人已逝,思念却绵绵无尽,生不能相见,只好死后在梦中相聚。这是何等的凄惨与悲凉啊!这一刻,读者连同世人产生了一些犹疑:到底是家人知晓亲人死讯更悲戚,还是不知更叹惋。思考由诗中延伸至世间。知晓便已死心,正是这不知而盼,一日日地盼而无果才更让人煎熬痛苦!然而想一想,从古到今,只要有战争,这样的盼望就一直延续!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无论是诗里还是人间,战争把完整的家庭撕碎了,把亲人的热盼撕碎了,这种强烈对比之下的情感的突转与延伸更让心灵震撼。
最后这两句,诗人将思想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遥想历史的天际,建功立业者无不是踏着无数的白骨勒石而还,史册上记载了英雄的功绩,谁能想到,一个个华辞的背后堆积的是一具具风化的白骨和一粒粒痛苦的泪滴!“可怜”“犹是”二词,平淡无奇之中却有着咀嚼不尽的历史的痛楚!
具有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人,将战争带来的创痛浓缩到历史中的个人身上,以小见大,来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征战疆场的战士,也许是为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也许是被迫远离家乡戍守边塞;发动战争的统治者,也许是为了抵御外侮,也许是为了开疆拓土,不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最终吞咽痛苦的人不是他们,而是亡人的亲人。逝者长已矣,生者的痛苦却久难消除。诗人将情感的线索从逝者牵引延伸至生者身上,带来的其实是绵绵无尽、无处诉说的伤痛!
遥想陈陶身处晚唐战乱动荡之中,看遍骨肉分离之痛,尝遍颠沛流离之苦,他的《陇西行》组诗共四首,采用乐府旧题,写边塞战争,抒发对连年战争的厌恶以及战争给百姓带来伤痛的同情。正如蒋勋在《美的厚度在哪里》一文中所说:“杜甫挤在难民里面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去却没看到。”那么同样可以说,行走在陇西的陈陶,写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因为他看到了现实中的人与历史中的人,而同样那捧白骨,却很少有人看到。
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浓缩的是精致,泡开了是味道。陈陶此诗,内容简单,形式短小,意蕴却极为丰富,短短四句,经历了两次突转和三次延伸。这种看似平常、效果却独特的手法,开拓了情感境界,使诗歌内涵深厚博大。正是因为这样,它才能在千年以后,读来仍然让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