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要富有趣味性、难易度要适当、要有启发性、要留足思考的时间、要把握好时机、要注意对象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32-01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传授给他们现成的知识。”因此,课堂提问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不能仅仅是说“对不对”“好不好”这些话语,而要讲究艺术。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提问,效果才比较好呢?下面我就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木工师傅在做门框时,总是加一根斜的木条呢?”这样的提问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提问难易度要适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提问。问题不能太难或太简单。如果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解答,则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问题太简单,则对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例如,讲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时,我这样提问:“小红去小卖部买3支单价为5元的钢笔,请求出相应的总价。如果她买x支,总价y(元)又怎样表示呢?”学生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顺利引出了一个概念——函数。接着,我又提问:“刚才的问题中,哪些量在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变的量有几个?y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x能随便取值吗?当x在允许取值的范围内的每一个值,y有几个值和它对应?”学生结合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大致了解了正比例函数,解决了问题,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注意力十分集中,教学十分顺利。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有的教师往往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触及核心知识,是否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我提问:“如右图,有一块打碎成三小块的三角形玻璃,现在需要重新买一块和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第几块去?”这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判定三角形全等奠定了基础。
四、提问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猜想。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菱形的面积”之前,我先让学生求一个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分别是8和6的菱形面积。通过巡视,我发现很多学生花心思去求菱形的高。于是,我又提出问题:“不用求高也能求出面积吗?”学生经过思考后,明白不用求高也能求面积。我再提示学生从对角线方向去思考,最后,学生恍然大悟。给学生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在一节课里,我们要掌握好提问的“火候”,也就是要把握好时机。教师应在教学重难点时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提问,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式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教师不妨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要求a≠0?”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又如,在讲解“等弧”这个内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吗?全班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这个命题是真命题;有的学生则认为不是。因此,我把握好时机,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分别在两个圆上各取一段长度相等的弧,提问:“将这两段弧重叠放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吗?要使得这两段弧完全重合,还需添加什么条件呢?”我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識,拓展了思路
六、提问要注意对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让中等生和后进生回答;对于较难的问题,可指定中等生回答,如果中等生回答不出,再指定优等生补充。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总之,数学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涉及提问,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策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