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慧
摘要:2016年,中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 57.35%,而城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为41.2%,我国的非农业户口率远低于城市化率,这说明我国城镇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市民”范畴的人口,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市民化的制度成本,进而制约市民化进程的作用机制:第一,农民工收入低,难以承受城市生活的高成本;第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三,惠农政策使市民化的机会成本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成本;城市化;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而劳动力、资本这些资源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向城市的现代部门的过程正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从另一角度来说,工业化可以促进劳动分工的地域分化和集中,对城市化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中国现在存在“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若能通过合理的政策使城市真正容纳更多的人口,就能使资源更加优化,从而推动经济整体增长。
现阶段我国协调城乡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农民市民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十分重要的举措。同时,农村人口市民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村人口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水平,也是农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障碍与成因
尽管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仍存在着制约城市化的因素,本文讨论的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障碍,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制度成本提高这一角度,分析了制度成本升高阻碍农村人口市民化所表现出来的三个方面并分析障碍的成因。
(一)农村人口收入低,难以承担城市生活的高成本
城市生活的高成本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总成本提高,城市的高成本一方面表现为维持在城市的正常生活而必需的水、电、气、住房、交通、食物等方面的支出较高,但这一部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农村人口市民化都要接受的成本。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农村人口没有城市当地户籍,因而在城市就业时受到歧视待遇,加之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影响了自己的收入水平,使得难以支付城市生活的高成本,难以在城市立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文化素质的差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选择工作的范围,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处于较低的水平,更加难以应对城市生活的高成本。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居民权利存在差异
当下,仅仅赋予农村进入城镇的人口以城市居民身份并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而重点首先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可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并且减少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城乡之间不同的就业制度为农村人口市民化带来负面影响,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缺乏人身权利保障,在找工作时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为了弥补本人及其子女与城镇居民素质的差异,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会增加用于培训和教育的支出,这也增加了农村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成本。
(三)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提高
近些年,农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制度上的关怀,这使得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加大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巩固提高农户的经营收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农村服务业,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使农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同时,拉动内需的政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较好机遇。包括“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丰富了农户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一举措缩短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积极性。
三、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城镇体系,拓宽市民化的空间
要重视中小城镇在城市群中发挥的过渡作用。在农村地区,中小城镇承担了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任务,成为城乡联系的节点,在城乡联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对推进城镇化起到重要作用,应发挥区域政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和政府在城市群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适应市民化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
一是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普及,切实保障农村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同时抓好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职业培训任务,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二是增加对城市化村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支出,增加就业培训的次数,尽可能多的提供让农民工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三是帮助农民工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文体设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水平。
(三)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建立城市化村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涵盖城市化村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二是对暂时还没有满足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对他们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9:1025-1034.
[2]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2):82-85.
[3]宋仁登.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市民化问题研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2,16.
[4]王程,城鎮化进程与社会保障制度:良性互动相得益彰[J].国际经济合作,2009(11):53-58.
[5]杨风.对农民市民化的解构与重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