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牦牛肝片吸虫的防治

2017-04-04 11:10:27
兽医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次 登

(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汤古乡综合站,四川甘孜 626200)

浅谈牦牛肝片吸虫的防治

次 登

(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汤古乡综合站,四川甘孜 626200)

牦牛养殖是大多数藏区牧民的主导产业,需常年放牧在高山地区的草甸、沼泽等草场,容易感染肝片吸虫,此病诊治不及时,会对牦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影响严重,大面积传播以后会给牧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多年的在四川省九龙县各牧场实地诊治经验并结合我国牦牛肝片吸虫疾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该病症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疾病综合性预防措施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治疗手段,希望能够给牧民的牦牛养殖有所帮助。

牦牛肝片吸虫;防治;措施;研究

0 引言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内诱发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这种疾病的传播面积广,对牦牛的身体发育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肝片吸虫病发生的时间不固定,一般在春季5月左右和冬11月份左右较为常见。根据牦牛流行病调查研究统计,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率极高,且感染强度和面积都较大,因此受到了疾病防控部门的极大重视。

1 牦牛肝片吸虫疾病的主要危害

牦牛肝片吸虫病严重的危害着牦牛的身体健康,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流行性寄生虫病,不仅会对牦牛造成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威胁。这种病症可以引发胆囊炎和慢性肝炎,或全身营养障碍等疾病。孕牛感染后易流产,产奶的牦牛感染后产乳量明显减少、乳脂率低,成年公牛感染后相对消瘦,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牛大批量陆续死亡,给牧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病对犊牛和母牛感染率极高,危害更为严重,从而使牧民整体经济效益有所降低。

2 感染肝片吸虫的临床症状

2.1 临床症状

囊蚴进入畜体,幼虫穿过小肠壁经腹腔移行进入肝实质,引起肠壁和肝组织出血、发炎,造成急性、创伤性肝炎。在实际中急性病例发生较少。慢性病例多见,病畜主要表现有:结膜初期潮红黄染,以后转为苍白,分泌物多,精神沉郁、运动无力、食欲减退、有时腹泻、被毛粗乱、贫血、消瘦、水肿、放牧时落群等,同时,出现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等并发症,乳牛产乳量降低,孕牛容易发生流产,病牛严重感染时出现前胃迟缓,当虫体进入肺脏,病牛发生咳嗽。

2.2 剖检变化

剖检尸体消瘦,腹腔液多,皮下水肿呈胶胨样,肝脏肿大、充血、质软,并且伴有出血状况,切开肝脏可见成虫,胆囊质地较硬,有灰褐色的胆汁流出,胆壁侧切后可以看出,胆管扩大,管壁明显增厚状态。

3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治疗

结合牦牛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对病牛进行诊断,确诊为肝片吸虫病,根据牛患病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病情较轻或一般的病牛,可用硫双二氯酚、六氯乙烷、蛭得净、肝蛭净和丙硫苯咪唑等西药进行程序化驱治或预防。治疗过程中,病牛隔离,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草料,饮水清洁,食欲严重不良或食欲废绝的牛每日灌服1000~2000ml的米粥或面糊;有并发症的结合临床症状、体质状态、饮食情况,对症下药,药物有增有减,配合乳酸菌片、多酶片、消胀剂和抗菌素等药物辅用。

4 综合性的疾病防治措施

(1)清灭中间宿主。牦牛肝片吸虫中间宿主主要为小土蜗,小土蜗主要生活在低洼潮湿的草场和小水沟边。各种文献中清除消灭中间宿主是预防肝片吸虫的主要预防措施,但在现实中基本不适用,火烧法和翻耕法对生态破坏大,有明文规定,是坚决不允许的;填土法造价大,不适用;养殖水禽法,因牦牛养殖地海拔、气候等条件不适应养殖;可选择5%硫酸铜溶液,建议用5000ml/m2。或用氯化钾,用20~25g/m2,每年定期喷洒1次,达到防控此病的目的,但在藏区因信仰问题,该方法难推广。

(2)预防性驱虫,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每年安排预防性驱虫2~3次。首次安排在虫体感染后的2~3个月进行成虫期前驱虫,用药1次;以后每隔3个月左右进行第二和第三次成虫期驱虫,驱虫时间尽力选择在牧场搬移前2~3d,防控效果好。

(3)粪便及病畜尸体处理。场地内残留的粪便,及时堆积收集,经生物热处理,彻底清灭虫害。病死畜无公害化处理,肠内容物、肝脏等集中深埋或焚烧。

(4)避虫放牧。每年的7中旬月至10月中旬是小土蜗逸出肝片吸虫尾蚴形成囊蚴的时间,牦牛吃到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肝片吸虫,这段时间是牦牛最易感染肝片吸虫时期,建议这段时期用轮牧的方式避开低洼潮湿的沼泽草场放牧,是防治牦牛肝片吸虫病的最有效方式。如没有避开感染季节放牧条件的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可考虑用氨水或菜籽饼液,淋湿草地1次。经此处理后,即可施肥草地,同时有能杀灭中间宿主,起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牦牛常年在高海拔地区敞养,饲养管理跟不上,肝片吸虫感染几率非常大,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和防控,将会造成牦牛大批死亡,给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控工作需要对牧民进行疾病控制措施的宣传,在饲养过程中做好定期驱虫工作,放牧时尽可能的远离沼泽区域,减少牦牛感染肝片吸虫的几率,从而在根本上做到疾病有效防治。

[1] 张万里,刘正,段霞,等.牦牛肝片吸虫病及其综合防治[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6,(4):246-247.

[2] 刘娟,谢永生,沈魏恒.北极狐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17,(2):56-58.

[3] 钟艳玲,王振来.如何防治羊的肝片吸虫病[J].河北畜牧兽医,2015,(10):35-36.

[4] 李永霞,张晏.藏区牦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5):195-196.

[5] 石新泉.藏系牦牛、绵羊肝片吸虫的生活史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6,(20):78-79.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48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8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4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8
肝片吸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9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