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发出轻质高强新材料可用于大飞机

2017-04-04 16:16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7年4期
关键词:印染面料棉花

行业要闻

上海交大研发出轻质高强新材料可用于大飞机

2017年8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度公开一批神奇新材料的实样。现场记者掂量了两套新能源汽车转向节:用常用铸铁制造的转向节,一只手提起来都很费劲;用新型陶铝材料制造的那种,一根食指便能挑起。这一超强纳米陶瓷铝合金由上海交大五代“材料人”攻坚30年研制而成。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大车商用了它,连国产大飞机也正在进行相关型材测试,希望可使航空材料更新换代。事实上,这种陶铝复合材料已用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量子卫星、气象卫星等关键部件。

从陶瓷刀、陶瓷装甲到陶瓷防弹衣,论硬度陶瓷比钢铁硬很多,却性脆易碎;铝则是最常用的轻金属,韧性不错,但易变形。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曾采用往铝里“掺”陶瓷的物理方法制作新材料,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国复合材料创始人之一、上海交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者吴人洁最早提出采用“原位自生”的化学方法在铝合金中长出陶瓷增强体,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如今这一高强材料在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手中终于“铸就”,若再搞成纳米级,就可以把陶瓷的属性真正加到铝里面,生成浑然天成的新材料。专家们认为,这种纳米陶瓷铝合金不仅重量轻,且具有高刚度、高强度、抗疲劳、低膨胀、高阻尼、耐高温等特点,其刚强度甚至超过“太空金属”钛合金。

一代材料,一代飞机。从木飞机、铝飞机到碳飞机,目前铝锂合金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新一代飞机研制较为理想的结构材料。宽体客机更适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而C919这类窄体客机则更需要金属复合材料。目前陶铝材料正进行型材测试,有望拓展到板材、锻件测试,具备发展为下一代航空新材料的潜力。交大团队也正加紧和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包括多种航空发动机叶片试验,助推国产大飞机用上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透露,根据跨省四方协议,淮北市政府对项目多方支持,形成具有年产千吨级中试及生产基地,使其量产能力满足在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如汽车领域,应用此项新材料的转向节已通过台架试验,内燃机活塞也即将量产。

环保部门夜查小微企业排污行为

2017年8月2日晚7时,柯桥区环保局40余名执法人员联合钱清镇政府工作人员,兵分九路对镇域范围内群众信访投诉较多的小微排污企业,进行夜间突击检查。

在钱清镇某拉毛定型厂,三名执法人员一人钻到设备底下检查机器是否运行,一人查看废气处理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另一人拿着手电筒打光、记录。经检查,该厂未经环保审批建成四组拉毛机、一台定型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未正常开启。执法人员当即查封了该厂的生产设备。

当晚9时15分,执法人员来到钱清镇某工业园区,越靠近车间,强烈的塑胶味便越刺鼻。一进入现场,到处都是废弃的化学胶桶,还有不少胶泥糊在设备边上,部分车间正处于生产状态,环境十分脏乱差。据调查,该园区未经环保审批的机器有近30台,且处于生产的产污设备废气收集处理效果较差。执法人员当场约谈企业负责人,并责令该园区内所有车间停止生产,对工业用电采取断电措施。

据统计,当晚共检查各类企业284家次,发现存在各类问题的企业共29家。截至3日上午,已有6家被现场查封,1家被责令停产整治,另有22家企业存在问题,已联系属地政府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整改。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不能像‘一阵风’刮过之后了无痕迹,要做到时刻‘回头看’,防止偷排污染之风‘死灰复燃’。“每周一查”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就是为了让偷排行为在“铁拳”出击下无处遁形。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

2017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后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质检纤联〔2017〕137号)精神,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后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新发改经贸〔2017〕85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后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重点任务。

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从棉花加工资格前置审批改为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是自治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重大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棉花质量体制改革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需要。《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体系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面落实棉花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健全棉花质量标准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棉花加工企业提升棉花加工质量,适应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要求。

《意见》明确了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措施:①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此前颁发的《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证书》停止使用,各地州市不得另行设立棉花加工行业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制定《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明确我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要求,指导棉花加工企业提升加工水平、规范质量管理;制定《棉花加工企业验收办法》,对新建的棉花加工企业或新增的棉花加工生产线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进行公示,并发放公证检验条形码。②加强棉花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棉花加工标准及技术规范。督促棉花加工企业严格执行基本技术条件,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水平,确保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符合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要求;加强棉花国家强制性标准及基本技术条件的宣贯和实施的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全面落实棉花加工各项标准,切实维护新疆棉花质量声誉;积极推动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从品种选择到收购加工环节不断提高棉花质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督促大包型棉花加工企业实施公证检验,发挥棉花公证检验制度在棉花政策性贷款、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的作用。③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常态化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质量责任;加大对棉花质量问题的追溯和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建立棉花质量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棉花产业质量的宏观管理,有效控制棉花加工企业质量风险。④加强棉花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棉花加工企业诚信经营及信用分级评定管理办法》,健全棉花加工企业信用分级评价体系,科学评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完善棉花加工企业公示制度,建立“黑灰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棉花加工企业,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企业信用与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品牌创建等挂钩,加大对企业的示范引领和失信惩戒作用。

此外,《意见》明确各地人民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强调要加强领导,做好宣传引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有序推进、落实到位。

“2018面料趋势周”在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拉开帷幕

由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SIFEC)和上海逸尚云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OP&ULB)主办、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上海纺织协会指导的“2018面料趋势周”于2017年8月5日拉开帷幕。

田野里枣儿飘香,窗前屋后的树上鸟鸣清脆,青瓦白墙的新屋炊烟袅袅……这是所有人走访黄骅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直观感受。面对像李大姐一样幸福、快乐的家乡人,你会不禁感叹:如今的乡村生活实在是一种享受,让人流连忘返。

时装周被认为是来年潮流的风向标。事实上时装周只是各大时尚媒体捕捉时尚潮流的主要参照,而面料展才是时尚潮流的晴雨表。在整个时尚产业链中,面料制造商占据着上游位置,是潮流趋势的真正决定者,掌握着时尚话语权。举办“2018面料趋势周”,旨在聚焦“服装之美,源于面料”,以面料趋势发布为主题跨界艺术、设计、制造、教育,在提供最新最全的面料趋势信息的同时,为面料商搭建商贸平台。

本次面料趋势周由以下四项内容组成:①概念展。由先锋艺术家和独立设计师联袂助阵,以业内新潮的艺术概念展为形式,展示18/19秋冬最新面料趋势。整个展览分为面料(3D虚拟试衣区)、成衣(灵感区)和艺术作品(数码印花区)三大区域,并以主题趋势面料贯穿两侧展商区。②商贸会。本会为业内优质面料商搭建商贸平台,面料商在提供时尚面料的同时,借机营销自己的产品。③面料趋势讲座。POP创意总监&产品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巍女士以“新生”为主题,从色彩、图案、面料、单品四大类趋势解读18/19AW面料。④高峰论坛。由艺术家、独立设计师、大学教授、科技工作者现场对话,从跨界、灵感、艺术、科技、趋势和营销这六个关键词探讨新艺术、新智造和新趋势下的商业发展。

策划联办“2018面料趋势周”,既是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与上海逸尚云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战略合作的延续,也是两家战略合作的深化,即从原先单一的时尚信息推广,发展成举办全国首创、国内唯一将概念艺术设计、流行趋势发布与时尚面料展示相结合的商贸平台;同时平台配以前瞻性的论坛讲座,专家现场实战辅导,丰富的设计企划工具,必将成为国内时尚面料发布的风向标。

“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检测基地”复评会西安召开

2017年7月31日~8月1日“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检测基地”评审会在陕西西安进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润军教授、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西全、陕西省纤维检验局党委书记朱速成、陕西金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丹等6人参加会议,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孙润军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专家组组长。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李世雄总经理介绍公司过去三年基地建设及未来规划等情况。听取企业汇报后,专家组相关人员审核资料,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在听取大家意见后就陕西元丰积极参加国家项目申报、联盟作用发挥、基础项目储备、立足陕西服务全国、贯彻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会议后,工作组将汇总有关基地复评资料上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待会长办公会议审批。

惠盈集团浙中纺织国际配置中心正式启动

2017年7月26日“浙中纺织国际配置中心启动仪式”在浙江省兰溪市隆重召开,兰溪市人民政府市长蔡艳、金华市原政协常务副主席毛根芝、兰溪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一成、兰溪市财政局局长陈志良、兰溪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书记周通、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平、中国惠盈联合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惠君、浙中纺织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树根、纺织服装行业商协会、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以及多家媒体记者等近500人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浙中纺织国际配置中心是由兰溪市政府牵头引荐,中国惠盈联合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和兰溪浙中纺织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双方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的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营业面积11万m2,其中5万m2为惠盈集团供应链八大服务平台展示交易中心、区域电商营运中心、纺织服装文化中心及行业金融服务中心;6万m2为纺织服装十大产业供应链基地(白坯布产业、牛仔布产业、毛巾产业、纺纱产业、印染产业、产业用纺织品产业、西装产业、衬衣产业、针织内衣产业、袜子产业)。本次浙中纺织国际配置中心启动仪式向领导及嘉宾们展示了合作项目的发展规划及建设,该项目将吸纳各区域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资源汇集,充分发挥了兰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以“共享经济”的商业理念打造区域企业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新型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和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区域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对行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亦突显了浙中纺织国际配置中心以“分享、共赢”为企业精神,将为推动行业发展而不懈努力。

纺织工业发展趋于平缓出口重回增长轨道

受国际纺织服装多元化发展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和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并趋于平稳,行业发展步入深度转型升级阶段,不过行业发展仍保持增长。

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总额为6 030.14亿元,同比增长9.11%;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3%;网上零售增速加快,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8%。2017年1~5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 455.7亿元,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为1 495亿元,同比增长10.6%。而出口方面,我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受近几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不振影响,纺织品出口数据一直呈下跌走势,但是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 2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终于结束了两年以来的负增长局面,实现温和增长。

近年来,虽然中国在美日欧三大纺织品市场的占比持续下降,但我国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中的主体地位依然稳固。我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已经充分显现,但仍存在生产要素成本、税负成本和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在降成本方面进一步努力。前瞻产业研究院《棉纺织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认为,要想改变纺织业困局,就必须对产业结构和供给两方面进行改革,需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纺织技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纺织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于服装消费来讲,国内消费需求还是很大,但供给面在需求匹配上还有改善空间,高附加值、创新产品等往往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低附加值产能过剩。预计纺织行业的供给则改革还是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低附加值产品未来的生存空间将更加有限,纺织行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环保部向印染等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

环保部近日发布《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率先对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石油炼制、化工、原料药、农药、氮肥、造纸、纺织印染、制革、电镀、平板玻璃、农副食品加工等15个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其中造纸和火电两个行业的企业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取到排污许可证,其他13个行业在2017年下半年全面开展。

据悉,《排污许可名录》规定到2020年共有78个行业和4个通用工序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除上述行业外,如果已被环保部门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和排污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也需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对于《排污许可名录》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暂不需要申请排污许可证。

环保部按照排污单位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不同,将排污单位分为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两类。在78个行业和4个通用工序中,对41个行业和3个通用工序,提出全部进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8个行业全部进行简化管理;剩余的29个行业和1个通用工序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或者生产规模进行重点管理或简化管理。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解释,排污许可证实现差异化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不同。如石化、火电等污染大的行业实行重点管理;玻璃制品制造、纸制品制造等污染轻的行业实行简化管理;对于使用水性漆的家具制造等基本不产生污染的则暂不核发排污许可证。

据悉,在《排污许可名录》编制过程中,重点考虑排污许可与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标的衔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行业基本属于排污许可重点管理行业;编制报告表的行业基本属于排污许可简化管理行业;编制登记表的行业绝大多数暂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财富证券研究员称,国家加大对纺织企业节能环保的要求,企业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企业的运营成本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生存竞争力强的企业则赶上扩大市场,削弱竞争对手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行业集中度还不太高的领域中,行业的小巨人级企业机遇尤为明显。这些企业将积极挖掘内部管理潜力,不断降低节能环保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同时不断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小巨人存在发展机遇。我国纺织助剂行业的目前格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业内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公司传化股份、德美化工各自在行业的份额不到15%,其他小规模的竞争对手较多,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低端的助剂市场价格竞争惨烈。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企业的节能环保要求过程中,原有的许多小竞争者将面临关停的局面。由此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资深行业分析师此前也表示,环保趋严利好行业龙头,对整个印染行业来说,目前的一些企业的停产整顿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环保的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当地政府现有产业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现有的产业进行高端化和低碳化。在环保趋严以及染料上涨趋势下,由于目前产能受限于排污权,未来对公司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产品提价及产业整合方面。

从地区结构来看,由于印染行业需要大量水资源,因此印染产品的产能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2015年前10月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福建五省的产量已占全国的96.0%,其中浙江省产能发展最快,1997年该省印染布产量为45亿m,2014年达到324亿m,占全国的60%,构成我国印染业的大半壁江山;从投资方面看,2015年1~11月份印染企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394.43亿元,同比增长14.41%,目前企业投资主要用于技术装备提升、环保设施提标改造、产品研究开发等方面。但在产能收缩的背景之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较于往年仍呈下降趋势,2015年投资增速较2014年回落6.71%。

由于印染布印染过程中的高污染性,我国对印染行业在环保上的要求不断严格,因此印染行业的产能持续收缩。中央政府以及浙江、福建、广东等印染产业聚集区政府持续推出环保政策,意在缩小产业总量,整合产能。由于环保政策标准缩紧,从2005年开始,印染布产量同比增速趋缓,从双位数增速下降至负增长。从2010年开始,印染行业产量出现持续下降走势。“十二五”期间,全国淘汰落后印染产能共158.3亿m,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由2010年的601.65亿m减少到2015年的509.53亿m。2016年前三季度,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391亿m,较2014年同比下降16.3%,降幅进一步加大。

此外,2016年12月在中央环保巡视组进驻前后,珠三角地区纺服产业短期内受到极大影响,自2016年初已经过严厉整顿的印染行业再度成为整治核心,新塘地区(占珠三角纺服产业规模1/3以上)印染企业数量由70+降至50~60,相应目前珠三角地区印染费用也上涨了10%以上,产能的缩减已经对下游成衣加工企业的交货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环保政策持续趋严下,未来印染行业将会通过产能的集中以及产业的升级完成供给侧改革。从短期角度,印染旺季即将到来,短期染费价格再度上涨的可能性极大(2016年年底至今大多数区域已有10%上下的涨幅);长期来看,园区化的管理方式有望给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整合提供切入点。在此背景下,龙头企业在由于产能受限而提价之外,还将在产业整合以及产业升级上获益,使得印染龙头企业在成为产业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及整合者的同时将资源集中于高端印染及工艺的研发。而随着行业整治力度加大,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印染行业将进一步集中,利好龙头企业进一步整合产业。对于印染行业而言,龙头企业最终利好将体现于提价以及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我国将推行检测认证电子报告制度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联合上海检验检疫局在上海宣布,我国将从2017年起逐步推行检测认证电子报告制度,以从机制上根除检测认证行业存在多年的纸质报告和证书造假现象,引导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提升公信力,节约资源,提升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效率。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庞翔介绍,电子检测报告和认证证书具有加密性强、便捷度高、流通性好、成本低、可追溯等特点,能够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载体中查看验证,可大幅提高检验检测认证的效率和可信度。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期,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行业多年来以纸质报告加盖印章的模式服务企业及消费者的做法弊端凸显,如虚假纸质报告泛滥、纸质报告真实性无法甄别、消费者难以获取充分的质量信息等。据测算,平均一份检测认证报告有4页A4纸,制作总成本约15元,全国每年大约需出具3亿份。如果以电子报告取代纸质报告,每年大约可节约成本40亿元,减少使用纸张5 250 t,相当于减少木材消耗1.57万m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t。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对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也有好处。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加快认证认可信息化及相关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实施电子化流程、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推行云检测、在线监测、远程审核、线上验证等新型业务,加快电子证书的推广应用。

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统计,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总数目前已突破3.2万家,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年营业总收入突破2 000亿元,每年出具认证证书达176.8万张、检验检测报告超过3亿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

猜你喜欢
印染面料棉花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棉花是花吗?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棉花
印染书香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