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贤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畜牧站362000
一例鸡葡萄球菌病的诊疗报告
黄志贤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畜牧站362000
某饲养场3 000羽鸡只于28日龄时出现个别精神沉郁,不爱跑动、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经检查诊断为鸡葡萄球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鸡葡萄球菌病诊断治疗
鸡葡萄球菌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雏鸡传染病,常年均可感染各种日龄的鸡只。主要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皮炎,常呈急性败血症,其特征是腱鞘、关节和滑液囊局部化脓、创伤感染和败血症、脐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现将一例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某场饲养的3 000羽小鸡,鸡群在二免鸡新城疫活疫苗后几天,于28日龄左右出现个别鸡精神不振或沉郁,不爱跑动,常呆立一处或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病后第2 d开始出现死亡,而且死亡数量逐渐增多。
患鸡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不爱跑动、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羽毛蓬松零乱,无光泽。少部分患鸡可见腹胸部流出茶色液体,与周围羽毛粘连,局部污秽。部分患鸡在头颈、翅膀背侧及腹面、翅尖、尾、睑、背及腿等不同部位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炎性坏死,局部皮肤干燥结痂,呈暗紫色,皮肤脱毛。
病死鸡身体外表皮肤湿润、水肿,相应部位羽毛潮湿易掉,颜色呈青紫色或深紫红色,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或黑红色,并有大量胶冻样浸润水肿液,触之有波动感,水肿可伸延至嗉囊及后腹部,切开水肿皮肤可见皮下有数量不等的紫红色液体,并可见肌肉水肿、出血斑或条纹状出血。有的仅见翅膀内侧、翅尖或尾部皮肤形成大小不等出血、糜烂和炎性坏死,局部皮肤干燥呈红色或暗紫红色,脱毛。剖检可见肝脏和脾脏肿大,有数量不等的坏死灶,肝脏呈淡紫色花纹样变化,脾脏肿大呈紫红色,有白色坏死点,腹腔脂肪有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及心外膜上有出血点。
用接种环挑取病死鸡肝脏,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经37℃培养24 h后在接种线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带,划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约1~2 mm。取典型菌落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蓝色、呈葡萄穗状球菌,确认为葡萄球菌。
结合剖检变化、细菌培养及镜检结果,诊断该病为鸡葡萄球菌病。
5.1 药敏试验考虑到目前抗生素的滥用比较普遍,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选取市场上常售的四环素、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盐酸林可霉素做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盐酸林可霉素均对该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5.2 治疗选用氟苯尼考,按每千克体重10~20 mg进行全群投药,连喂3~5 d,同时对病情比较严重的鸡只,配合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肌注4 000~5 000 u/羽,1次/d)以减少发病鸡死亡提高疗效。
经过3 d用药后,鸡只健康状况逐渐好转,死亡鸡只明显减少。建议养殖场继续用药3~5 d后转入正常饲喂。
1)由于葡萄球菌是一种常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此要彻底根除该病几乎不可能,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则能控制或减少该病的发生。为了控制该病的发生,首先要切断主要的传染源,对患鸡要早发现、早隔离和及时治疗,并对污染的环境和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其次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防止常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菌乘虚而入。特别是尽量避免集中肌注免疫等可能造成皮肤外伤、鸡只相互啄伤等,及时清理养殖舍中带有刺或尖的物品,防止鸡只感染。最后要经常清扫并对周围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尽量减少环境中残存的致病菌。
2)目前防治鸡葡萄球菌病的药品还有许多,一些中药对其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应该综合考虑耐药性、药物残留及使用的便利性等。笔者认为,养殖场应该采用交替使用方法,通过药敏试验,选取比较敏感的药物进行防治。通常来说,使用一种药物的疗程控制在3~5 d,在间隔数天后更换其他药品,也可选择使用效果显著的中药(黄连、黄芩、艾叶)等。
B
1003-4331(2017)01-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