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翅荚木害虫调查

2017-04-04 12:40黄钦府巫健民卢丽俐吴慧枫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昆虫害虫福建

黄钦府,贾 宁,吴 晖,巫健民,卢丽俐,吴慧枫

(1.福建省龙岩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龙岩 364000; 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翅荚木(ZeniainsignisChun)又名任豆树、任木、砍头树,是苏木科翅荚木属落叶大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该树水平分布于22°—25°N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产于广西西南部,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在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其垂直分布在海拔200~1000 m之间[1]。自然分布区气候为年均气温16~22 ℃,年有效积温4000~7500 ℃,年均降水量1000~1800 mm。土壤要求为微酸性至微碱性,在酸性土壤上也可以正常生长[2]。翅荚木原产于我国广西,20世纪80年代,作为林业生态建设和工业原料林建设的理想树种[3-4],自广西引种到湖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省[5-9]。2001年福建省龙岩市林科所将其引种至闽西北地区,开展了种苗繁育技术、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并推广培育。2013年开始在福建试种区调查翅荚木的害虫种类,以期为该试种区翅荚木害虫控制提供参考。

1 调查地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福建省引种的翅荚木主要分布在闽西的新罗区、长汀县、上杭县以及闽北的顺昌县。

新罗区调查地:翅荚木纯林,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西洋村(25° 8′ 52″ N、116° 48′ 13″ E),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8~20 ℃,年均降水量1723~2019 mm,年无霜期291 d。地形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650 m,坡度坡向为东坡35 °。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立地质量为II~III级。翅荚木为2010年>引种自广西平果,平均高度10 m,胸径4.2~12.3 cm,郁闭度为0.7。林下植被主要有灌木湖北算盘子(Glochidionwilsonii)、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草本棕叶狗尾草(Setariapalmifolia)、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弓果黍(Cyrtococcumpatens)等,周边林分为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apubescens)。

长汀县调查地: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下修村(25° 38′ 58″ N、116° 22′ 2″ E),海拔480 m。2013年3月造林,总面积13.33 hm2。该地为原生马尾松林,2013年进行林分改造,补植多种阔叶树种。其中种植山乌桕(Triadicacochinchinensis)、红锥(Castanopsishystrix)的密度为1500株·hm-2,翅荚木的密度为600株·hm-2。2014年再次补种翅荚木,现在翅荚木密度为750株·hm-2。翅荚木种源引自广西。翅荚木平均树高3.1 m,个别接近5.0 m,平均胸径2.3 cm。林下植物主要有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湖北算盘子、芒萁(Dicranopterispedata)、菝葜(Smilaxchina)等。

上杭县调查地:位于上杭县溪口国有林场,地理位置25° 0′ 35″ N、116°37′ 43″ E,海拔约300 m。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20.3 ℃,极端最高温39.7 ℃,极端最低温-5~-8 ℃,年无霜期298.2 d,年均降水量1520~2130 mm。土壤为红壤。2013年杉木与翅荚木以6∶4的比例混交,翅荚木种源引自广西,总面积1.33 hm2,其中翅荚木密度约为750株·hm-2,翅荚木树高0.5~2.0 m,胸径0.5~1.0 cm。林下植被主要为藿香蓟、盐肤木(Rhuschinensis)、芒萁等。

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网捕法等野外采集方法,并结合室内饲养、查阅文献等途径[5-7],对翅荚木害虫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8-15]鉴定种类[16]。其中野外调查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每月调查1次,每次大概5 d。调查时昆虫标本获取方法有二:一是认真观察翅荚木植株,通过寻找昆虫活动痕迹而采集昆虫标本;二是在林冠层和林下灌木层、草本层随机扫网采集昆虫标本。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观察及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是否为翅荚木害虫。野外观察在翅荚木上发现且正在取食或有为害状的确定为翅荚木害虫;室内通过喂养翅荚木枝叶,能取食且存活的确定为翅荚木害虫;调查发现且文献资料有记载为害翅荚木的昆虫定为翅荚木害虫。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翅荚木害虫

2.1.1 直翅目(Orthoptera)

1)菱蝗科(Tetrigidae):肩波蚱(BolivaritettixhumerulisGunther),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2)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大斑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humilis(Audinet-Serville)),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2.1.2 半翅目(Hemiptera)

1)叶蝉科(Cicadellidae):黑尾大叶蝉(Bothrogoniaferruginea(Fabricius)),分布:福建、印度。寄主:吸食小型灌木汁液。

2)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缘纹广翅蜡蝉(Ricaniamarginalis(Walker)),分布:海南、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

实际上,物流行业的并购热潮涌动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密不可分。“有人说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是小散乱差,好像只有物流行业如此,实际上视野放大一点,中国的哪个行业不是小散乱差?”晟邦物流董事长王成表示,“很多人对物流行业存有偏见,甚至我们物流人也对自己的行业自嘲。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样不会逃脱这种规律。改革开放的前40年是草莽时代,市场是会呈现集中度不高的现象的,但是现在的市场要求,行业集中度必须要提高起来。因此,现在国内市场(包括物流行业)的并购案例越来越多,也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3)蝽科(Pentatomidae):麻皮蝽(ErthesinafulloThunberg),分布:华东、华北、西北、华南、四川、台湾等地。寄主:油桐、臭椿、刺槐、杨、榆、乌桕、桑、桃、油橄榄等。

4)缘蝽科(Coreidae):暗黑缘蝽(HygiaopacaUhler),分布: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四川、广西。

2.1.3 鳞翅目(Lepidoptera)

1)尺蛾科(Geometridae):丝棉木金星尺蛾(AbraxassuspectaWarren),分布:福建(莆田地区)、湖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寄主:马尾松、杨、柳、槐、柏、水杉、丝棉木、板栗等。

2)舟蛾科(Notodontidae):刺槐掌舟蛾(PhaleragroteiMoore),分布:福建(将乐、南平、南靖)、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四川、云南;朝鲜、印度、不丹、锡金、缅甸。寄主:刺槐、刺桐。

3)刺蛾科(Eucleidae):褐边绿刺蛾(LatoiaconsociaWalker),分布:福建(福鼎、南平、连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江西、湖南、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寄主:油桐、茶、油茶、板栗、柑橘、刺槐、悬铃木、乌桕、梧桐、泡桐、枣、柿等。

4)毒蛾科(Lymantriidae):毒蛾1种(未鉴定)。

5)灯蛾科(Arctiidae):八点灰灯蛾(Creatonotustransiens(Walker)),分布:福建(武夷山、光泽、邵武、建阳、南平、南靖)、山西、陕西、河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印度、锡金、缅甸、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寄主:广食性。

2.1.4 鞘翅目(Coleoptera)

1)象甲科(Curculionidae):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aurolineatusVoss),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广西、四川。 寄主:茶树、梨、桃、杏等。

2)小蠹科(Scolytidae):小蠹1种(未鉴定)。

3)叶甲科(Phrysomelidae):跳叶甲亚科(Halticinae),跳叶甲1种(未鉴定)。

4)虎甲科(Cicindelidae):光背树栖虎甲(Neocollyrisbonellii(Guerin-Meneville)),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云南、浙江。 寄主:成虫栖息于草上或低矮灌木;幼虫生活在植物枝干蛀道内,捕食经过的昆虫。

2.1.5 等翅目(Isoptera) 白蚁科(Termitidae):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分布:在国内分布于华中、华南、华东及西南各省;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印度。 寄主:主要危害幼林和苗木的根部。

2.2 福建翅荚木林分中其他植食性昆虫

翅荚木林内除了观察为害翅荚木叶片或枝干的害虫外,还有一些在翅荚木上捕捉到的植食性昆虫,但室外未发现其为害翅荚木,且尚未进行室内饲养。另外还有一些植食性昆虫是在林分内非翅荚木上捕捉到的,这些植食性昆虫中可能有些为害翅荚木,有些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翅荚木害虫。

2.2.1 翅荚木上采集的其他植食性昆虫 除了前面列出的害虫外,在调查过程中,还在翅荚木上采集到5目31科63种植食性昆虫。其中直翅目共4科17种,包括丝角蝗科(Oedipodidae)9种、剑角蝗科(Acrididae) 1种、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 1种、螽斯科(Tettigoniidae) 6种;(虫脩)目(Phasmatodea)异(虫脩)科(Heteronemiidae)2种;半翅目共10科16种,包括木虱科(Psyllidae) 1种、蝉科(Cicadidae) 2种、叶蝉科3种、广翅蜡蝉科1种、长翅蜡蝉科(Derbidae) 1种、蝽科3种、缘蝽科2种、盾蝽科(Scutelleridae) 1种、龟蝽科(Plataspidae) 1种、红蝽科(Pyrrhocoridae) 1种;鞘翅目共10科18种,包括象甲科2种、三锥象甲科(Brentidae) 2种、长脚金龟科(Holpinae) 1种、铁甲科(Hispidae) 1种、叶甲科(Chrysomelidae) 6种、豆象科(Bruchidae) 2种、天牛科(Cerambycidae) 1种、叩头甲科(Elateridae) 1种、伪叶甲科(Lagriidae) 1种、拟花萤科(Dasytidae) 1种;鳞翅目共6科10种,包括眼蝶科(Satyridae) 2种、弄蝶科(Hesperiidae) 2种、凤蝶科(Papillionidae) 2种、环蝶科(Amathusiidae) 2种、蛱蝶科(Nymphalidae) 1种、鹿蛾科(Amatidae) 1种。

上述植食性昆虫虽采集于翅荚木林内,林间未见其危害翅荚木,且被采集时均为成虫(直翅目、半翅目昆虫有若虫被采集),因此,不能排除这些成虫(或若虫)仅仅停歇于翅荚木的可能性,而不是危害翅荚木。这部分植食性昆虫是否危害翅荚木,还需进一步室内饲养或观察。

2.2.2 林分内非翅荚木上的其他植食性昆虫 林分内非翅荚木上共发现植食性昆虫7目35科83种。其中直翅目共7科28种,包括丝角蝗科12种、剑角蝗科4种、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4种、短角蝗科(Eumastacidae) 1种、瘤锥蝗科1种、蟋蟀科(Cryllidae) 1种、螽斯科5种;半翅目8科17种,包括角蝉科(Membracidae) 2种、沫蝉科(Cercopidae) 2种、飞虱科(Delphacidae) 2种、蚜科(Aphididae) 2种、盾蚧科(Diaspididae) 2种、蝽科2种、长蝽科(Lygaeidae) 2种、缘蝽科3种;鞘翅目共13科21种,包括象甲科2种、长角象科(Anthribidae) 2种、绒金龟科(Sericinae) 1种、丽金龟科(Rutelidae) 3种、鳃金龟科(Melolontnidae) 3种、红金龟科(Ochodaeidae) 1种、犀金龟科(Dynastidae) 1种、铁甲科1种、叶甲科3种、叩头甲科1种、伪叶甲科1种、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1种、吉丁虫科(Buprestidae) 1种;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 2种;(虫脩)目异(虫脩)科1种;鳞翅目5科14种,包括眼蝶科5种、粉蝶科(Pieridae) 2种、灰蝶科(Lycaenidae) 4种、弄蝶科1种、尺蛾科2种。

这部分植食性昆虫虽采集于翅荚木林中的其他植物上,但其中有很多种类食性较杂,存在取食翅荚木的可能。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翅荚木饲养这些种类昆虫,以明确其是否能以翅荚木为寄主。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发现福建翅荚木害虫主要为食叶和刺吸式害虫,蛀干害虫存在,但发生较少。长汀的林间调查发现光背树栖虎甲(N.bonellii)幼虫生活在翅荚木枝干的蛀洞中,被光背树栖虎甲蛀洞的翅荚木枝干多呈现黑色而非正常绿色。光背树栖虎甲虽然是捕食性昆虫,不取食翅荚木,但其在翅荚木枝干上挖掘蛀洞,作为幼虫的捕食场所,导致了翅荚木枝干受害。因此,本次调查将该虫列为翅荚木蛀干害虫。

不同地区的翅荚木林分害虫种类不同,如新罗区主要为茶丽纹象甲、刺槐掌舟蛾、黑尾大叶蝉以及肩波蚱为害,长汀县主要为大斑外斑腿蝗和光背树栖虎甲,上杭县主要为叶甲,顺昌县主要为黑尾大叶蝉和小蠹。不同地区害虫种类不同,可能与各地翅荚木林分周边的植物种类不同有关。这表明当出现成片的新的植物种类时,本地部分植食性昆虫具备扩大食性的能力,使新出现的植物成为其新的寄主。可见,在翅荚木推广栽培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防范新害虫的发生发展。

因调查时间较短,很多翅荚木上采集的植食性昆虫种类还没有开展以翅荚木为饲料的饲养,因此,很多种类还不能确定是否为害翅荚木,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1]柳新红,何小勇,袁德义,等.中国翅荚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07-108,123-124.

[2]陈永密,张巧琴,张石玉,等.珍稀树种——翅荚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1-7.

[3]李霞,彭霞薇,伍松林,等.丛枝菌根对翅荚木生长及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4,35(8):3142-3148.

[4]覃勇荣,陈燕师,刘旭辉,等.土壤重金属污染背景下的任豆修复试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2):282-287.

[5]孙国忠.白夹竹退笋的主要害虫调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1996,17(3):30-35.

[6]吕延琴,李庭瑞,安忠亮.延安市宝塔区森林害虫调查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7(4):100-105.

[7]李密,周刚,李海鹏,等.湖南省油茶害虫名录与区系及主要害虫地理分布[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4):60-64.

[8]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9]张执中.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10]唐祖庭.昆虫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1]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2]彩万志,李虎.中国昆虫图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3]赵梅君,李利珍.中国600种昆虫生态图鉴[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14]陈树椿.中国珍稀昆虫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5]黄邦侃.福建昆虫志:第5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6]齐石成,黄邦侃,许德元,等.福建省茶树害虫名录[J].华东昆虫学报,1993,2(1):14-28.

猜你喜欢
昆虫害虫福建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那个梦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借昆虫上课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