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咸坤
(吉林省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吉林敦化 133722)
家畜缺乏微量元素铜、锌、锰的症状及防治
吕咸坤
(吉林省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吉林敦化 133722)
铜缺乏症主要见于牛、羊等反当动物,犊牛、羔羊多发,幼驹和猪时有发生,以春、夏季多发。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缺铜,所产饲料中含铜不足或缺铜所致。继发性铜缺乏症,与土壤中钼和硫酸盐过多有关,影响铜在组织内的储存和利用。但是铜过量也会引起中毒。有资料报道,铜作为饲料添加剂,每千克饲料内含量不能超过250 mg,否则就会引起中毒。
主要症状是家畜表现食欲减退或消失,下痢、贫血、被毛脱色、后肢弯曲,缺乏硬度,关节肿大畸形、起立困难、跛行、繁殖力降低,喜啃泥土等异物,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剖检可见心肌萎缩、贫血,严重者动脉血管破裂等。
防治方法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硫酸铜,牛用4 g,绵羊、猪1.5 g,开水1 000 mL,混合后喂病畜,或多次涂擦奶头,有较好防治效果;按每千克体重给氯化钴和硫酸亚铁各1 g,硫酸铜0.5 g,溶于1 000 mL开水中,供全窝仔畜内服。
动物锌缺乏症主要表现皮肤不全角化,是一种慢性、非炎性疾病,主要以表皮增生和皮肤龟裂为特征。常见于猪、牛、绵羊和家禽。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饲料内含锌量不足或缺乏,又得不到必要的补充,日粮内高钙低锌,致使机体营养缺乏而发生本病。此外本病多发生于粉料饲喂的猪只。一般认为小母猪对锌的最低需要量约为每千克饲料30 mg,而小公猪约为50 mg。此外,铜、铁和镉也影响锌的吸收,可促进本病群发。
主要症状猪表现食欲减退,精神委顿,不愿走动;体温、心跳、呼吸均正常;病猪先便秘后腹泻,且腹泻日趋严重,粪便多为黄色糊状,混有较多的黏液。皮肤瘆白,继而腹部、四肢、尾部、耳部等处出现小红点,并向臀部蔓延,不久小红点形成红色疹块,且呈对称性界限明显的斑疹厚痂,以后在皮肤表面逐渐覆盖一层灰白色、污秽色以及石棉状物质,局部形成皱褶,无痒感。有的蹄底、蹄叉皮肤干裂、跛行,耳朵边缘向上内卷,口腔黏膜苍白、增厚,似老茧样,舌面开裂,附着灰褐色痂膜,不易剥离。本病应与疥螨病、湿疹相区别,后两种病痒觉明显,舌面不开裂。羊毛纤维失去天然弯曲。牛皮肤增厚、落屑和脱毛,皮肤不痒,有的继发皮下水肿。禽生长缓慢,羽毛失去光泽,骨骼变粗短,飞节肿大,腿软弱无力。
防治方法预防可在日粮中添加硫酸锌或碳酸锌50 mg·kg-1,也可饲喂葡萄糖酸锌。或调整好日粮,饲料中钙限制在0.5%以内,添加糠鼓、油饼、酵母等富含锌的饲料。治疗选用以下方法之一,均有较好的疗效。硫酸锌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2~4 mg,肌内注射,每天1次,10 d为1疗程;硫酸锌,猪每头0.2~0.5 g,牛0.5 g,绵羊0.3 g,内服。如有皮肤化脓破溃,可局部涂擦1%龙胆紫或其他制菌油膏;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陈皮50 g,砂仁15 g,党参、茯苓、山药、白扁豆、白术、莲子、薏苡仁、大枣各80 g,桔梗30 g(8头猪1 d量),煎汁对少量稀粥喂服,连服3~ 5 d为一疗程。
锰是动物生长、生殖和骨骼形成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在机体内参与许多物质的代谢。锰缺乏症,又称为脱键症和腿骨短粗症。本病多发于猪和鸡,尤以鸡为常见,也见于牛、羊,以幼畜多发。目前对动物缺锰的原因研究还不够深入,一般认为动物缺锰多由于长期以含锰少的玉米作日粮,或放牧在缺锰的牧场,或饲料中磷、钙含量过多,使锰的吸收过程发生障碍所致。锰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动植物体内均含有锰,因此饲料中缺锰相当少见,不过缺锰症在一些畜禽中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尚待研究。
锰缺乏主要症状可引起动物先天性或后天性无生殖力和骨骼畸形。病猪表现僵直、强拘、跛行、不愿行走、喜卧、驱赶时尖叫。骨端增大,或骨头变短。本病虽与佝偻病症状相似,但佝偻病表现广泛性软骨增生,症状更为严重,应加以鉴别。牛、羊缺锰时,膝关节肿大,腿畸形。犊牛站立困难。绵羊因关节疼痛而不愿站立,山羊胫关节出现赘疣。羔羊骨骼短而脆。母畜发情和受孕推迟,或发生流产或死胎。本病症状易与佝偻病及骨软症混淆,锰缺乏症长骨虽变粗短,但骨质仍很坚硬;而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状更为严重。
本病的防治根本措施是补锰。内服硫酸锰,牛为2~ 4 g。猪、鸡可在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加入硫酸锰0.1~0.3 g;或用0.05%~0.1%高锰酸钾液饮水,每天更换2~3次,用2~3 d,停2 d再饮2 d。关键还应调整日粮,添喂麦麸、鱼粉和豆饼等富含锰的饲料及青绿饲料。
S858.2
B
1001-0084(2017)05-0058-01
2017-04-04
吕咸坤(1974-),男,吉林敦化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