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4-04 08:38:50胡倩
时代农机 2017年1期
关键词:装配图零件图机械制图

胡倩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 合肥 231131)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胡倩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安徽 合肥 231131)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需要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培养,注重学业评价的过程考核。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创新实践能力

《机械制图》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启蒙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机械图样是机械设计、制造等工程界的技术语言——设计人员通过图纸实现其设计理念,工艺人员依据图纸加工合格零件。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遵循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机械图样的识读和绘制能力。

1 当前高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底子薄、认知能力有限。高职学生(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体系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专业感性认识不够,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这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枯燥。《机械制图》的传统教学通常采用粉笔、尺规在黑板上板书和绘图,用挂图和模型予以补充,讲练结合。然而,由于学时有限,常常是精讲粗练,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率低;缺乏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建立、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2 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作为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图样的能力,其中识图能力更为重要,课程以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概念,掌握制图基础知识,通过机件表达、标准件相关内容进行专业启蒙和相关制图标准,最后以生产实际中的工序图为例,并简单介绍实际生产的工艺流程,以此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相关知识,体现“工本位”教学理念。

《机械制图》课程长期以来都采用通用教材,然而,数控专业、机制专业、模具专业、机电专业在工程领域涉及的常用图纸也各有侧重,为了学生尽快融入专业,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时,应联系相关专业课教师,对教材内容适当处理,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较细致的课程标准。

3 创新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并举

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枯燥,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学生视觉疲劳,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因此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完成教学设计。

《机械制图》的课堂应该在教师循循善诱的知识讲解、扎实的绘图基本功、直观具体的挂图与模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视觉、听觉刺激下,让学生边学边练,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应该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法、协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也应多样化,可以制作PPT课件、flash动画,微课,亦可以通过用CAD/CAM制造技术,融入形象、逼真的三维图形,增加其形象储备,用其演示形体旋转、剖切等内容,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学团队应不断完善机械制图网上多媒体教学系统,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测试和师生交流互动,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4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综合实践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宽基础”和“活模块”。第一阶段,如投影的基础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等主要是系统的知识理论,不断在此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第二阶段,如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章节涉及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等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可在该阶段针对典型零件的测绘、典型产品的加工、典型工艺的设计、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进行专门的岗位训练。该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项目为载体,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例如,“零件图”这一章的内容,就是将零件图测绘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四个项目的测绘,在测绘过程中,将零件的结构分析及表达方法、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围绕项目为中心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并对后续课程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另外,老师在举例过程中,尽量引入生产一线的图纸进行讲解,创造真实的生产情境,引导学生在项目中学会查阅手册、识读和绘制图样,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

图形表达能力是制图知识的综合应用,包括零件图的表达、装配图工作原理的表达和结构示意表达。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及各零件间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该章节内容对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异质分组方式。对于前期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选择二级减速器进行测绘实践,学生通过减速器拆装对减速器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零件材料和零件技术要求标准进行确定,掌握典型零件和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完成完整的测绘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前期知识掌握不是很透彻的同学,给其布置抄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工作任务,强化知识点,以提高实践能力。

5 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体现过程评价

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其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有绘图、识图能力的培养。而机械制图课程评价的典型方式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汇总的总成绩,存在着目标定位偏差、内容以偏概全、题型陈旧单一、手段传统老套。课程考核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全面实施课程综合考评的方法,采用过程评价、学科技能评价、卷面考试相结合,分层次考核、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除了不断扎实专业功底,认真准备授课内容之外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在近几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实践能力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实践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1]蒋文亚.分层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16,(33):68-69.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Qian

(Anhui Automobile Industry School,Hefei,Anhui 231131,China)

“Mechanical drawing”is a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s of vocational machinery major,which requires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contentiously innovate teaching mode,combin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rn teaching means,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and focus on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mechanical drawing;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G712

A

2095-980X(2017)01-0221-02

2017-01-12

胡倩(1983-),女,安徽凤阳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教研。

猜你喜欢
装配图零件图机械制图
实物模型拼装、图块拼接与AUTO CAD软件在装配图绘制中的有机结合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速读·中旬(2017年6期)2017-07-29 17:53:13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绘制工程图纸时常见问题分析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