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安徽 淮北 235026)
关于对中职技能大赛的思考
孟磊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安徽 淮北 235026)
分析中职技能大赛在现实举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的改革、教师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法有效合理利用中职技能大赛。
中职技能大赛;情况分析;发展对策
自2008年以来,从国家和省以及市每年都要举办师生技能大赛,这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近几年,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参加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网络搭建与应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等专业比赛,在获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将中职技能大赛作为发展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情况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大都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是被老师“遗忘在角落”,所以,他们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后,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技能大赛是提高职业技能的过程,大都需要老师的监督或是具体的条件才肯参加比赛培训。而培训又是一个时间非常漫长、艰苦的过程,倘若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刻苦钻研的自主学习精神,往往就会出现无故不参加培训或者中途退出培训的现象。而且,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中职技能大赛中有好多项目是团体赛,要求团队合作完成,这也是影响成绩的因素之一。
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知识迁移。比如,在进行网络搭建与应用比赛的培训上,学生在对网络设备更新后,对如何输入指令这基本的技能,都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而学生平时这方面的训练较少。据悉,部分学校在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就开始选拔学生参加训练,为了提高比赛成绩,教学为比赛开绿色通道,参加培训的学生不再进入班级进行文化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技能大赛的培训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教师情况分析。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需要知识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而这些教师往往是多重身份,既是国家级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又是省级专业改革创新的会员,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而年轻教师大都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少实践经验,学校对于比赛成绩看的又比较重,会对参赛选手提出过高的成绩要求,这样年轻教师苦于种种比赛的压力,失去了参加的积极性,便放弃了辅导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
(3)学校情况分析。学校希望通过职业技能比赛促进教学改革,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教学常规与技能大赛脱节。从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近年来参加技能大赛的情况分析看来,其实并没有实现教学常规与技能大赛的相互融合,更没有给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带来任何改变,平时比赛培训的设备一到比赛结束,便成了冷板凳。职业技能比赛最后成为“短、平、快”应试培训。②技能大赛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技能大赛制度明确规定,要人人参与,逐级比赛选拔参赛选手。而目前,很多学校由于客观条件(设备)的限制,没有进行校级比赛,而是由专业课教师直接在班级里选拔参赛学生参加市级比赛,现在的职业技能比赛基本上是“精英式”选拔,大部分学生与技能大赛无缘,失去了职业教育真正的公平性。③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辅导职业技能比赛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挑选学生参加培训,最后到参加比赛,无不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因此需要适当地奖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加积极努力的参加这项项工作。④专业发展不平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重点专业,为了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学校往往都是选择优势项目参加比赛,对此专业配置良好的实训实验设备和优秀的师资,使该专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其他专业发展则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
(1)以大赛为契机,全面增强学生素质。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有所长。虽然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学生年龄小,可塑性比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把职业技能大赛的理念引入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比赛活动参与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比赛项目中增强信心,同时锻炼他们承受比赛压力和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当参与比赛项目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将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学习上,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比赛知道,任何事情都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曾经在组织学生进行平面设计比赛时,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比赛,竞争的意识让他们从不同思维角度、认真思考、不断地进行修改,最终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风格各异,让老师都想不到,他们会有这么好的想象力,而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团队协作和尊重他人、学会了利用资源共享、学会甄别,他们的工作态度是他们的财富。这样日结月累,学生的综合素质无形之中得到全面提升。
(2)以大赛为依托,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是以工作内容为项目,这就不仅仅要求教师要“言传”,还要“身教”,意味着教师既要授理论还要有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的内容主要来自企业一线,而技能大赛的内容是企业工作内容的缩影,因此需要现在的中职教师在教学不断中成长,需要到企业锻炼。教师在企业锻炼中要掌握行业动态、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总结实验实训,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比赛中游刃有余,进而提高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3)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现在的校企合作,基本上都是先去企业考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然后让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基本上没有实现企业、学校之间的“双赢”。但是可以在技能大赛中与企业深入合作,比如技能大赛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学校来承办,比赛项目由企业确定,比赛规程按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信息,又能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帮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企业工作环境和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提前适应了社会需求。
[1]范恒彦.技能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申永亮.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与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1,(4).
[3]张静.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竞赛组织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35).
Thinking about Skills Competi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ENG Lei
(Huaibei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Huaibei,Anhui 235026,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ality of the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and rational use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from the teaching reform,teacher development,personnel training,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other method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ituation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
G712.4
A
2095-980X(2017)01-0211-01
2017-01-05
孟磊(1981-),男,安徽萧县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