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猪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张颖/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特征为母猪孕前期感染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的皮炎和腹泻。1966年,德国人Mayr和Mahnel在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首次发现了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并随后自一些正常的猪肾细胞中发现了直径22 nm~23 nm的病毒粒子,经核酸鉴定为DNA。1967年,英国人Cartwringht和Huck等首次自不孕母猪、流产胎儿、死胎中分离到PPV,并证实了该病原的致病作用。随后该病在比利时、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芬兰、法国、加拿大等国都相继报道。
在国内,潘雪珠等于1983年首次分离到猪细小病毒,随后国内其它学者相继在四川、广西、江西、黑龙江等地分离到病毒,这表明猪细小病毒病已呈全国性分布。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国内猪群PPV感染率极高,感染率普遍在60%以上,个别省份甚至达87.5%,随着疫苗的大量投入使用,使得PPV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猪群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几年来,该病感染率和发病率又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该病毒除能单独引起猪繁殖障碍外,还能与在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即协同作用引起临床型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直径约20 nm,无囊膜,为单链线状DNA,可在猪肾、猪睾丸细胞等猪原代细胞及PK15、ST、IBRS2等细胞中生长。目前国内PPV只有一个血清型。
本病主要来自感染PPV的母猪,感染母猪的粪、尿及其分泌物可排毒,感染的公猪可从其精液、精索、附睾中分离出PPV。感染PPV母猪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所产的死胎、仔猪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大多数母猪若在怀孕前已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主动免疫力,甚至可终生免疫,并通过哺乳使仔猪从初乳中获得高滴度的PPV抗体;若在怀孕前没有产生免疫力的后备母猪,被感染和形成繁殖障碍的几率很高;感染PPV公猪往往通过配种将PPV传染给易感母猪;公猪、育肥猪和母猪可通过污染的饲料、环境、用具等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另外,鼠类也能传播PPV。
当前猪细小病毒病已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寻找阴性猪群已比较困难。近些年,随着集约化的发展,发病的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PPV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已不局限于初产母猪,临床病例发现,在3~4胎后的死胎中仍能分离到该病毒。随着猪蓝耳病在全世界的流行,加之圆环病毒病的出现和兴风作浪,更多的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往往疏忽了PPV这个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掩盖了PPV对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的危害,据报道,全国范围内PPV阳性感染率较高,且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的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PPV感染对于母猪主要是引起繁殖障碍,可能表现为再度发情,或不发情、不产仔,或产仔少,或产出木乃伊胎。唯一的症状是在怀孕的中期或后期,胎儿死亡,胎水被重吸收,母猪的腹围减小,有时可表现不孕、流产、死胎、新生仔猪死亡和产弱仔。具体表现主要取决于在妊娠期的哪个阶段感染该病毒。若母猪在妊娠前期感染PPV,则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并被母体完全吸收;若妊娠50 d左右感染PPV,病毒可通过胎盘,选择性地杀死胎猪,而妊娠70 d时感染PPV,大多数胎猪的免疫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已能够对病毒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并产生抗体。该病毒对初产母猪的危害尤为明显。对于存活的带毒仔猪,可引起皮炎、肠炎性腹泻、呼吸道症状。
在非妊娠母猪及怀孕母猪感染PPV时,均看不到病理变化,但胎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随着体腔内浆液性渗出物的淤积及血液渗入组织,胎儿出现淤血、水肿和出血,胎儿最终死亡,随着死胎逐渐变黑及体液的重吸收,呈现“木乃伊”化。
(一)病原学检测
最初,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在PPV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检测结果易受胎儿死亡时间的影响,即PPV感染力随胎儿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且分离病毒过程繁琐,时间长,易受其他病毒干扰,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限。
(二)血清学诊断
1.血凝抑制试验。用于检测或定量分析体液PPV抗体。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大量样本的检测,在基层兽医中广泛使用,但是不能区分灭活疫苗和野毒感染,而且被检血清需加热灭活,然后用红细胞和高岭土吸附以减少血清中非特异性血凝抑制因子。
2.血清中和试验。通过检查细胞核内包涵体、感染细胞的荧光和细胞培养液中血凝素是否消失或减少来确定病毒的感染性是否被中和。曾有报道,病毒中和试验要比血凝抑制试验更敏感,但操作要比血凝抑制试验复杂。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989年Westenbrink F等建立,经大量试验试验证明,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P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操作简便,便于基层的快速诊断。
4.乳胶凝集试验。该方法在我国率先成功地用于PPV的检测,不需特殊设备,在现场数秒或3~5 min即可得出结果,适合基层诊断,但只能检测IgM用于PPV定性诊断,不能进行抗体滴度的检测。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
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自1985年Mullis发明该技术,已被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技术广泛运用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并延伸出套式PCR、荧光定量PCR等,其中荧光定量PCR比常规PCR的检出率更高。
2.核酸探针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适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类症鉴别诊断,但该方法对操作要求高,只适用于实验室监测。
3.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是以核酸杂交与测序为基础,在保持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的条件下,能够快速鉴别大量基因序列。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快速等优点,但是在制备诊断基因芯片的过程中比较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基层人员使用。
4.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该技术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建立,利用两对引物在链置换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等温扩增靶序列,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可直接肉眼观察反应结果。用时短,对设备要求低,非常适合基层和现场使用,目前,该技术商品化的试剂盒已问世。
(一)疫苗预防
1.灭活疫苗。1976年国外已有关于PPV灭活疫苗的研究报道,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普遍使用。我国于1987年由潘雪珠等首次研制成功PPV灭活疫苗,以氢氧化铝和油水乳剂为佐剂的效果较好,当前国内使用的是灭活疫苗,为了简化免疫程序,降低临床应激反应,猪细小病毒灭活多联疫苗的使用比较广泛,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乙脑病毒等二联苗。
2.弱毒疫苗。目前的弱毒疫苗主要有NADL-2、HT株、HTSK-C株和N株,这些弱毒疫苗主要在国外应用。最早用于临床的NADL-2弱毒株,是PPV强毒株在细胞上经连续传50代以上致弱的,该毒株的VP2基因比强毒株NADL-8少300bp左右。经大量试验证明,该毒株经口鼻接种后,不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经子宫接种,则造成胎儿死亡,因此,仅限非怀孕母猪使用。HT株是日本学者将猪细小病毒野毒株在猪肾细胞上低温(30℃)连续传54代产生,接种后可产生高低度的抗体,但不产生病毒血症,HT-SK-C株是在猪肾细胞上培养并用紫外线照射后继续传代所得,安全性更好,但由于PPV强毒株的大量存在,有病毒重组及毒力反强的可能,因此弱毒苗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病毒载体疫苗与弱毒疫苗相似,不仅能诱导强而持久的免疫反应,又比传统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生产技术复杂,成本高,目前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华中农大陈焕春院士将猪细小病毒VP2基因插入猪伪狂犬病毒,构建重组伪狂犬病毒TK-/gG-/VP2+株及二价基因工程疫苗,于2007年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获得国家发表明专利及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二)加强管理
1.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发现可疑猪,进行淘汰,并对其猪舍、饲具、车辆等进行彻底消毒。
2.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猪要进行PPV的血凝抑制试验,阴性才可引进。
3.改善饲养环境,驱除和消灭鼠类,严禁饲养猫、狗及鸟。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