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学萍
首先,我必须要承认,我对孩子的幼儿园,并不是完全没有要求或期待。我很爱我的两个宝贝,也尽力在离家不是太远的空间范围内,为他们寻找教室比较宽敞明亮、操场较多日照时间、各位老师对待孩子们都比较耐心温柔的那种比较美好的幼儿园。
可能,在挑选幼儿园这件事上,唯一让我显得和周围许多爸爸妈妈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我并不考虑诸多幼儿园对外宣称的各种课程教育目标,也不在意我的孩子会在三年幼儿园结束之后,是不是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能不能背诵九九乘法表,可以讲多少英语单词,或者什么唐诗三百首之类等奇奇怪怪的硬性指标。
胆子也太大了吧?或者,在很多对于孩子的教育一贯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眼中,我大概就是那种 “很不负责” 的懒妈妈啦!
所以我很感谢有耐心把这篇小文看完的各位朋友,感谢你们来听一听我这个学习儿童心理学的“懒蛋妈妈”的小建议。
今天我们不讲什么自尊、自爱、自我价值感之类,貌似特别宏大的心理学话题,单单就来说说究竟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孩子将来考试中的课业成绩(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目标是中、高考,而不是小学一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某一次课堂考试)?
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在“学习”这件小事上——有能力,有态度,有方法。而这三点,基本上,跟多数幼儿园所对外宣称的自家的授课目标,都没多大关系。
我们先说 “有能力”,这里讲的是思维能力。
帶过重点中学,尤其是重点高中的老师们,心里都清楚,孩子们一路拼搏拼到这个时候,其实最终拼的就是智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能力。而智商的高低,一方面来源于父母的先天遗传,另一方面就要看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太多的幼儿园甚至更多是早教机构,对外大肆宣传的 “开发智力”课程,实际上,是会对孩子的思维发展起到阻碍和干扰作用。
0~2岁的孩子处在感知思维阶段,3~5岁的孩子处在具象思维阶段。每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学前阶段结束,他们基本上都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互动,来积累对我们所在的这个外部世界的基本认识——而不是,经由高度抽象的符号学习来获得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两岁的孩子说不出“1+1=2”,但是他们很清楚如果爸爸先给他一块糖,然后妈妈再给他一块糖,就会比只有爸爸给一块糖更开心。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让一个孩子在符号水平上去理解“1+1=2”,就需要他在之前的实际生活中,充分体验过无数次类似的这种数量积累的经验。相反,如果没有大量的这种感知层面的经验积累,即便我们在课堂上硬生生地带领一个三岁的孩子像背诵童谣一样背诵 “1+1=2”,我们仍然不能说他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启蒙。
也许大家并不了解,实际上,符号较之它所表征的具体世界,常常是有巨大的信息损耗的。使用手机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在发短信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发送“苹果”二字,所消耗的流量微乎其微;而传输一张苹果的图片,常常就需要更大的流量支持;如果是一个吃苹果的视频呢?网络不给力的时候根本都完成不了。实际生活中,一个孩子去认识一个苹果,绝对要比一个苹果的视频还要复杂千万倍。一个孩子对于苹果最终积累的认知,一定是调集了他的视、味、触、嗅等各个感觉器官共同的经验。
这个世界,要比教科书丰富不知道多少个千万倍,但是,我们的父母们却喜欢提早训练孩子对于各个抽象符号的认知处理能力。这就像在一个人连盖房子的砖瓦都没积累够的情况下,就提前训练他把砖瓦搭建成房屋的能力。
遗憾的是,这种过早进行的符号教育,正是目前早教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课程方式。在孩子原本可以在非有意状态下通过具体感知的方式去认识外部世界的年龄阶段,过早地带领他们去进行有意识的符号学习。
不仅如此,为了迎合很多家长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效果”,很多机构还特别强调短期可视的学习结果呈现,常常在一节短短60分钟的课程结束,就安排孩子去呈现在这一节课上的所学内容。比如背诵一首诗歌,或者一个计算算式。
在对于孩子来说正好是大量吸收外界信息(输入)的年龄段,让他们不断向外表现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输出),用简单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前“掌握”更加复杂的归纳、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
所以呢,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观察到,有些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被各种学前机构把一二年级的知识灌得满满的,入学后的确就能轻而易举地拿到漂漂亮亮的100分;但是等到五六年级,学科要求过渡到更加复杂的思维任务之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在学习上的吃力感——因为他们的脑袋里面是空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的积累是不够的。
然后来说“有态度”,主要是讲孩子与“学习” 的情感联结。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在一种 “不知道自己在学习” 的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掌握对于我们所在的这个大千世界的各种认识——
当一个孩子在地板上摆搭积木的时候,他不需要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当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将一个沙子堆成的蛋糕一切两半的时候,他不需要了解圆与扇形的基本关联;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看着母亲把砂糖放进白粥,他也不需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溶液……
在这样的年龄段,孩子们所需要做的,是仅仅沉浸在生活本身就好。
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一定要使用那些蹩脚的方法,来检验孩子掌握了多少具体可见的知识,常常就会在这个本来孩子会体验到很多探索兴奋的时候,给他们带来十分没有必要的挫败感。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一只蝌蚪还没有长好四条腿的时候,就去考验它蹦跳的能力,即便它可以呲牙咧嘴地勉强完成,也一定会在内心中留下“蹦跳好难”的畏惧感——尽管等到它真正变成青蛙之后,蹦跳原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3岁的时候,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习认字数数;10岁的时候,他还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习简单未知数;再到15岁的时候,母亲自己已经做不出高二的代数题,然后不得不花钱到市场上寻找可以给孩子补课的家庭教师。而这个孩子呢?早早地,他就在内心建立起了 “我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学好数学” 的核心信念,不可能再去相信学数学(或者整体上的学习)是一件可以自我胜任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更惨,只是因为三岁的时候算不出“22-13”是多少,就在身边大人们的焦虑反馈中形成了对数学的终身恐惧。
最后再说两句“有方法”。
这个话题最简单。一个孩子最原初的思维能力没有被干扰,同时,在内心深处喜欢学习,相信学习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么具体的学习方法,只要身边有人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掌握起来,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在这我就不过多地展开叙述了。
好了,具体的理由我讲完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解释清楚,我身上这股不怕孩子暂时落后的信心到底是从何而来?简而言之,一个孩子智力开发的早晚,和最终他所能达到的智力最高水平,两者之间并不具备任何的正向相关。尤其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一个3岁就可以数到1000的神童,日后的中考中不一定就能拿到数学的高分。
所以,我根本不看重一家幼儿园是否能够让我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达到足够的 “优秀”,也做好了准备,陪伴我的孩子,在他们刚刚进入小学的头一年,做一个并不出众的一年级小豆包。
人生好漫长,我们的孩子,基本上要在学生这个角色上,经历16年的时光(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所以,在幼儿园的这3年,我更愿意他们可以顺应儿童心智的发展规律,傻傻地和这个世界做游戏。等到进入小学之后,再陪伴他们一点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自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