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办法就是:熏

2017-04-04 19:11李树波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背诗古诗词诗词

李树波

诗词大赛只不过减轻了看电视的内疚感

因一档电视节目《中国古诗词大赛》,参赛选手各种诗词信手拈来,加之其中不乏几位内外兼修的小姑娘,一下子就火了。众家长摩拳擦掌,对古诗词这个事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磨刀霍霍。

冷静!本质上这是一个否听任益智类电视节目引领文化和教育潮流的问题。我还记得八十到九十年代,中学生智力竞赛的节目很火,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大家都在办,各个学校也在选拔种子选手参赛。实际上,那只是一种百科知识竞赛,考点都是些杂碎而无关紧要的冷知识。火了一阵之后,大家慢慢失去了兴趣。

太阳下没有新鲜事,成语大赛、古诗词大赛多属于这一类。看起来很益智,学了很多知识,其实不过是减轻了家长对看娱乐节目的内疚感,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背了那么多诗词,真的提升气质?

如果期待电视节目来引领文化,这本身就是比较悲哀的。但是大家还是在期待,毕竟我们也曾这样期待过于丹。

大伙对古代文化因为不太了解,有距离感,所以总有种挥之不去的神秘感,因为神秘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背多了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别人张嘴就大白话,你张嘴就是诗词,多么有气质!

诗词真能提升人的气质吗?

中国人对诗的迷信,孔子说的明白。儿子鲤见他就低头贴墙根走,他问:你学诗了没有?儿子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诗经。诗经就是当时的朝野文化大全,里面有各国风俗民情,历史掌故,战争外交,针砭贤愚。你不学诗都没办法和士大夫阶层的人交谈。

几千年过去了,社会改变了,诗歌在教育里的位置也从入门之根本,退到了“锦上添的花”。中国当代写小说,背诗词最多,在作品里使用最频繁的,非琼瑶莫属吧!古代诗词和琼瑶作品之间的关系,就是兰花装饰一盘炸虾片,兰花铺得再多,虾片依然是虾片啊。

为什么诗越写越差?背的太多

背了很多诗词的人,做起诗词未必能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看看中国古代文学史沿革,从唐朝到清朝,诗是不是越写越逊?唐人相对来说文化遗产少,他们对先秦散文的奇绝瑰丽,两汉辞赋的铺张扬厉,六朝歌谣的华艳风致,采取的是一种扬弃的态度。他们另起炉灶,极少用典,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所以清新可喜,直入心扉。用现在的话来说,唐代的教育结构最符合“开放原则”。那个时候科举制还没未发展完全,文化是精神的盛宴而非心灵的包袱。诗词是创作的媒介而不是复述的材料。有才与否,不看你会背几百首他人作品,而在于能不能随心应景制新诗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是这样吗?看看诗歌自晚唐两宋明清,每况愈下,就知道这话不过是哄人的。宋明清诗药味尘味渐浓,水准越写越低,一大原因也是脑袋里塞的东西太多,窠臼泛滥,要不落俗套也难。背的太多还可能造成审美固化。所谓审美固化,就是你看一个东西,你的腦袋自动跳出来一段前人的话,且前人说的比你好好多倍,你这一刻的体验,就被别人的表达定义了。所以出现一种次文化活动:集句。集句者,集前人之成句而成的“作品”。古来皆有,晋代人集诗经,王安石集胡笳十八拍,文天祥集杜甫,汤显祖集唐诗, 冰心集龚定庵。这是百里挑一能写也能集的,剩下99%写不出诗的,集句则可表明咱也认得几个字 。如果《锦绣未央》抢个先手说我就是集句体的网文IP,官司也还有得打呢。

有的家长说,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审美固化!我们要的就是孩子看到落叶,就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呃,你开心就好。这显示的是家长的境界,并不是孩子的水平。

背多了反而成为包袱

背诵对于“文化”来说是好的。因为它要通过不加理解的记忆给人们打上烙印。

但是背诵对“孩子”来说是不好的。首先,一味强调背诵和复述的教育结构,有可能造成一种文化偏向:这个是最好的所以我背这个,我背的这个就是最好的。这种自我肯定的循环对小孩的心智发展是不利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东西呢。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气质呢?说的好听一点就是自命清高,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偏执”、“唯我独尊”。

其次,背诵未必有用。说的不是功利之用,而是能否形成有效记忆之用。对记忆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记忆是建筑在对自身认知之上的。只有和我们相关的那部分信息才会沉淀下来,变成长期记忆。所以大量的儿童读物和教材都用了很多篇幅来创造知识点和孩子们的相关性。只强调复述的背诵可能只给孩子留下一个依稀的印记,未必形成长期记忆。要讲童子功,从四岁五岁开始背,但那些诗词的作者都是什么年龄啊?年轻的时候都忙着读书取仕,等他们有闲情逸致来写诗,写出名篇时,大多都已步入中年。

怎么让孩子去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官场失意、得意?至少得到十三四岁或者是更大一些,有了一些背景知识后,才能产生同情的理解。

背诵不是“知识”也不是“求知”

学诗好不好?其实从小开蒙的时候学一些讲究韵律的东西,比如说儿歌(就连英语国家里也有一些给孩子读的有韵律的东西),倒真是朗朗上口,便于传颂和记忆。

与其逼着孩子背诗,不如让孩子学一些诗词的规律,比如对仗、平仄,简单的格律,鼓励孩子学着作诗。简单说,就是教会他们规则然后玩文字游戏。在英语国家的小学一二年级,并没有让孩子去背莎士比亚,而是让他们学押韵规律和技巧,尝试作诗。只要写出来的是孩子自己感受的,就挺好。

上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文学了,可以把诗放在文学赏析的长河里面来学。不光是历史背景,器物的背景也要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床前明月光”的这个“床”是什么,要跟孩子讲胡床和井床的区别,那就说来话长啦,就好像你要推销一碟醋,还得买整只螃蟹来配。

版本的选择很重要。要学就从《千家诗》开始,最好是三民书屋、邱燮友刘正浩注译的版本,每首标明平仄,讲解翻译简明扼要。

总而言之,教育就是要“避免肤浅地知道”。不是说我会背这首诗,我会用这个典,我就有文化上的优越感。

所以,我不提倡背诗,反对鼓吹背诗的作用,更反对把它变成一种默认的教育规范。

因材施教,不跟风

不管是中国的诗也好,西方的诗也好,它好比“盐”。盐让生活有味道,但量不能太大。

首先要避免一种倾向:盐好,所以糖不好,从今天起我们只吃咸的。“盐”这个东西再怎么好,再怎么重要,它必须在一个健康的膳食结构里面才能发挥作用。教育本身要均衡,要正确认知古诗词在文科教育、文化教育、身心教育里的合适比例。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口味偏好。孔子还说要因材施教呢,有的小孩对文字很敏感,有的对诗歌就是没兴趣。强迫大家都背就不好了。背不背诗,是一个选择问题。

爱背古诗词也好、爱科学小知识也好、爱画画也好,对于这些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熏。重视文化的人家,有大量的书籍在那摆着,小孩儿觉得什么好,他就去自己翻看,自然耳濡目染。

教育要科学,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来,不能脑袋发热盲目跟风。

小编啰嗦:

对于任何“流行”的事情,保持冷静是很重要的。不过有个问题是,咱这些懒惰的家长,本来肚子里就没几首唐诗,也没带孩子读诗背诗,不能看了这篇文章就有了懒惰的借口。在把孩子扔给“手机保姆”和带孩子诵读诗词之间,哪个更好呢?

小编觉得,如果是启蒙、怡情背一背也是不错的,关乎考试——中考、高考改革,语文分数的比例加大,尤其是国学部分加大,那还是有必要读一读、背一背的。

请看下篇:背诵攻略。

猜你喜欢
背诗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启功背诗
我和古诗词
背诗
趣读古诗词
与你一起背诗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