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或许与你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却是你的亲人。”在我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就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父女真情,让我彻底信服了这句话。
记得在我三岁那年,由于家中添了一个小弟弟,我的亲生父母嫌我是个女孩儿,于是狠心地把我抛弃在了马路边的草丛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伯把奄奄一息的我抱回了他的家里。大伯给我喂了一些米粥,我才慢慢地苏醒过来。我醒来后,大伯关切地問道:“小姑娘,你的爸爸妈妈呢?”一提起爸妈,我既伤心又气愤,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大伯似乎明白了一切。他不再追问什么了,一边用手擦掉我的眼泪,一边对我说:“孩子,别哭!我也没有什么亲人,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闺女!只要有我一口吃的,也就有你吃的!孩子,你愿意做我的闺女吗?”看着大伯那充满真诚的眼神,我止住哭声,点头答应了。
此后,我便和大伯生活在了一起。大伯家境虽然不大好,但他从来没有让我受过一点委屈。有什么好吃的,他总是先满足我;逢年过节,他自己不买新衣服,而我总有新的。大伯经常教给我一些处世待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很多基本的礼仪和为人之道。我与大伯之间的父女亲情越来越真,也越来越深。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和大伯已经生活十二年了。今年我十五岁,已经是个乖巧懂事的中学生了。和大伯在一起的日子,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满足。我计划着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将来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然后好好报答大伯的养育之恩。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去年暑假,我的亲生父母竟然找到了大伯家里,要求拿走我的抚养权。当时,老实巴交的大伯选择了沉默。我理解大伯的心情:这么多年来,他含辛茹苦地抚养我并不容易,他肯定舍不得我走,但他确实又不想让我为难,所以大伯最后让我自己做出选择。
当我面对十多年未见的亲生父母时,我的感觉是那么陌生,内心没有一丝的温暖和兴奋,倒有一种似恨非恨的感觉。我心想:父母的要求完全是无理的。因为他们在我幼小的时候,就绝情地抛弃了我,实际上也是放弃了对我的抚养权。现在看到我已经长大了,忽然又良心发现来要我的抚养权,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想到这里,我断然拒绝了父母的要求,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和大伯在一起生活。父母自知理亏,无可奈何地怅然而归。
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我没有一丝的留恋与不舍,反倒有一种解脱与放松的快意。我和大伯对视着,傻笑着,良久,大伯才轻轻地问我:“小丽啊,你真的不要你父母了吗?”我看着大伯的脸,真诚地说:“爸爸,您就是我的亲人,我就是您的闺女,我就要您难道还不够吗!”大伯听后紧紧地搂着我,激动得老泪纵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点着头……
是啊,大伯对我的养育之恩,让我如沐春风,没齿难忘;大伯和我的父女真情,使我如浴暖阳,刻骨铭心!
【亮点透视】
选材真实,感情炽烈。本文围绕“真”的主题,从“我”熟悉的家庭生活中撷取素材,运用饱蘸激情的笔触,鞭鞑了父母薄情寡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表现了大伯乐善好施、宽厚仁慈的高尚品德,讴歌了大伯与“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美好真情。作者写“我”幼年时被亲生父母遗弃,幸亏一位善良的大伯收养了“我”,含辛茹苦地抚养了“我”十多年,直到“我”十五岁时,父母突然又找到“我”,想要回“我”的抚养权,“我”断然拒绝了父母的无理要求,毅然选择了留在大伯的身边。文章选材典型而真实,叙事生动而感人,语言流畅而洗练,结构完整而清晰,尤其是文中对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形象逼真,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