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梅
(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手术室, 江苏 扬州, 225412)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
黄振梅
(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手术室, 江苏 扬州, 225412)
原发性肝癌; 肝癌介入术; 护理配合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肝癌起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多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2]。介入治疗是指将化疗药物送至肿瘤局部,从而使药物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作用,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措施[3]。2010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对11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放射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17例,男99例,女18例,年龄33~83岁。所有患者经腹部B超、增强CT检查、磁共振检查确诊为中晚期肝癌,均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1.2 手术操作方法
介入手术整个操作过程规范化,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丝置入导管鞘后插至主动脉弓处,让导管成形,行腹腔主动脉造影,全面了解血管解剖状态、肝脏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类型以及肝门静脉有无堵塞等情况。通过J形导丝进一步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或更远的肝动脉分支,尽量采用微导管选择性插管至瘤体供血动脉,根据瘤体大小、瘤体供血动脉、肝功能损害程度、患者身体状态经导管行化疗药物灌注术。
1.3 设备器械和药品耗材准备
1.3.1 设备和器械准备: DSA 操作系統、微量注射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博器、麻醉机、供氧设备、负压引流装置等。
1.3.2 耗材准备: 一次性介入包、动脉导管鞘、导丝(150 cm)、肝动脉造影管、微导管、螺口注射器、4FCOBRA导管、无菌注射器、无菌纱布、明胶海绵。
1.3.3 药物准备: 1%利多卡因10 mL、肝素钠1支、生理盐水2 L、碘化油,并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化疗药物、抢救药物等。
2.1 术前准备及护理
2.1.1 术前宣教: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及时到病房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精神营养状态; 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出凝血功能,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心、肺功能, CT、MBI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有无出血倾向、药物过敏史等,对于合并高血压者,经治疗后血压稳定,收缩压低于180 mmHg, 舒张压低于100 mmHg较为安全[4]。对患者开展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健康教育,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自我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5]。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注意事项; 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预后和费用、使用器械的目的及临床意义,说明介入手术的相对安全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2.1.2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前期的心理评估工作对于后期心理护理的顺利、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需切实落实好该项工作[6]。因医院环境陌生,同室病友病情变化,疾病无法治愈,高额医疗费用,缺乏疾病和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等,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郁闷、怀疑等复杂的不良情绪,护士应针对不同心理反应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心理干预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与治疗,信赖医院的医疗和护理工作,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
2.1.3 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6 h禁食禁水,术前2 h做好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7]。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排便,练习屏气动作,便于术中配合; 手术区皮肤准备; 注意休息,手术前晚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保证患者睡眠; 嘱患者进介入室前排空膀胱,取下项链、戒指、耳环、义齿等物品; 如患者有发热或女性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延期手术。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患者进入介入室后,护士与医生、麻醉师共同执行安全核查制度,核对患者信息; 安置舒适的手术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操作,同时要保护患者隐私,固定体位时避免骨隆突、血管和神经的挤压。
2.2.2 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室内环境及仪器设备,由于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意识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护士应时刻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主动关心患者心理变化,术中与患者交流,给予安抚和鼓励,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2.3 加强病情观察: 严格履行护理职责和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动态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熟悉手术过程和各种导管的型号、用途,及时执行术中的口头医嘱,传递术中所需物品和药品; 严密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如疼痛、对比剂过敏、呕吐、动脉痉挛、局部血肿、低血糖、迷走反射等。
2.3 术后护理配合
手术结束拔除导管后,立即以左手食指、中指、环指压迫动脉穿刺点及其头侧,开始时压迫稍重, 3 min后可稍放松,约15 min再慢慢放松3指。协助医生用纱布和绷带包扎压迫穿刺点10~20 min, 保证穿刺点无出血的同时也保证穿刺侧肢体血供正常,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向患者和管床护士交代注意事项,嘱患者绝对卧床,术侧肢体制动6~8 h[8]。术后注意对患者足背部搏动情况、上下肢颜色、皮温进行观察。嘱患者尽量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和药物排泄,并避免药物引起严重胃肠道不适症状[9]。此外,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
本组117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复查甲胎蛋白值较术前明显下降,腹部CT检查示肝脏肿瘤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部分患者有轻、中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已成为目前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之一[10], 具有微创、痛苦小、术后康复时间短、毒副作用少、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疗效明显等治疗优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逐渐被患者认可和接受。但血管性介入治疗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受到介入治疗自身特点及肝癌病情特殊性的影响,在介入手术中,护理人员不仅需对介入治疗中的各项操作熟练掌握,还应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临床知识。介入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感,除掌握常规基础护理知识外,还应掌握心理护理、介入专业知识、介入治疗的疾病与症状护理、介入治疗前准备与护理等相关知识,并针对患者临床资料、个性以及手术特点等制定个性化术前访视方案逐一展开,与患者面对面交谈,深入分析其心理状况,实施个性化心理指导,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确保手术方案顺利实施。综上所述,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1] 陈茂振, 钱亭, 尹化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 中外肝胆外科杂志, 2013, 19(10): 793-795.
[2] 卢灿娘. 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的配合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21): 2850-2850.
[3] 吕静, 杨绪侠. 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配合及护理[J]. 全科护理, 2011, 9(18): 1621-1621.
[4] 裴维侠. 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J]. 北黑龙江医药, 2014, 4: 1001-1001.
[5] 王妮. 浅谈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 中国实用杂志, 2015, 10(4): 216-217.
[6] 徐慧君, 周建芳, 骆芬霞,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2): 32-34.
[7] 王淑萤.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30例[J]. 护理论著, 2013, 15(22): 90-90.
[8] 朱天娥.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观察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9): 74-74.
[9] 李聪芳. 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配合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0(3): 273-273.
[10] 王建华, 周康荣. 肝癌綜合性介入規范化治疗方案(草案)[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 21(6): 497-500.
R 473.6
A
1672-2353(2017)20-167-02
10.7619/jcmp.201720059
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