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动脉损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2017-04-03 21:33:27蔡金表庄智勇谢树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膝部显微外科截肢

蔡金表,庄智勇,谢树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正骨医院 手外科,福建 泉州 362000)

腘动脉是下肢重要的营养动脉,研究表明,结扎腘动脉后截肢率可高达72.5%~100%[1]。而腘动脉是肢体动脉中第二常见的损伤部位,约占肢体血管损伤的20%。约85%腘动脉钝挫伤和40%穿透伤与邻近部位骨折和关节脱位有关,尤其在胫骨平台复杂的粉碎性骨折时最易累及血管。膝部创伤时腘动脉及其侧支常受到损害,损伤后易发生肢体坏死,是下肢致残甚至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腘动脉损伤9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例,其中合并胫骨平台骨折6例、膝关节脱位4例、髌骨骨折并腘窝皮肤软组织撕脱1例、腘神经损伤1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关节镜治疗医源性损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6 h者4例,6~8 h者2例,8~12 h者2例,>12 h者1例。术中探查发现腘动脉栓塞2例,余7例腘动脉均断裂。

1.2 诊疗方法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等。患者有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或腘窝处有钝挫伤或碾挫伤史,体格检查时可见患侧膝部肿胀明显,腘窝处软组织可见大面积青紫或瘀斑,或可发现局部血肿;患侧肢端皮色苍白、潮红或暗红色,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延长,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膝以下肢体皮肤温度降低,针刺趾端不出血,或出血缓慢、色暗红,肢端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彩色超声检查示腘动脉血流中断、搏动消失,有条件可行MRI、血管造影等检查。

1.3 手术方法

对高度怀疑腘动脉损伤者应及早手术探查、修复腘动脉。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以腘窝为中心做“S”形切口,逐层分离充分暴露腘动脉、腘静脉,观察周围肌肉、神经损伤情况,去除腘动脉损伤段,动脉缺损2 cm以内者适当游离远近端后行显微吻合修复,缺损2 cm以上者移植健侧大隐静脉修复,合并腘静脉损伤者亦予吻合修复。合并骨折者,原则上先行复位、固定骨折端后再行血管修复,以免骨折复位、固定时对修复后的血管的牵拉造成二次损伤。骨折固定以简单、稳定、有效为原则,尽量缩短骨折复位固定所花费的时间,为重建血运争取时机。本组中6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除1例以钢板螺钉固定外,其余均以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固定。腘窝切口Ⅱ期行植皮术。

2 结果

本组9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腘动脉损伤并予修复,术后肢体均成活,无一例截肢。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其中3例合并腘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者术后遗留明显患肢功能障碍,其余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腘动脉特殊的解剖结构是其损伤的根本原因

腘动脉位置相对固定,在收肌腱裂孔处续于股动脉,紧贴股骨腘面和胫骨平台后缘唇状突起,与腘静脉同包于血管鞘内,其发出的五大分支牵拉使之位置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可移动的空间较小,加上无肌肉组织保护,在外伤中极易受损[2]。因此,凡膝关节周围损伤的患者,如股骨髁间及髁上骨折、膝关节脱位、胫骨上段及平台骨折、膝部软组织钝挫伤等,均应警惕是否合并腘动脉损伤的可能。

3.2 早期诊断是及早手术治疗的关键

一般认为,腘动脉损伤后6~8 h内是血运重建的安全期[3-5],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出现并发症及截肢的几率将增加。开放性腘动脉损伤一般不难诊断,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早期肢体缺血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5P征”是公认的肢体缺血典型体征,是诊断肢体血管损伤的主要依据,但不能作为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依据[4-6]。体格检查时发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腘动脉损伤:⑴患侧膝部肿胀明显,腘窝处软组织可见大面积青紫或瘀斑,或可发现局部血肿;⑵患侧肢端皮色苍白、潮红或暗红色;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端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时间延长;⑷膝以下肢体皮肤温度降低;⑸针刺趾端不出血,或出血缓慢、色暗红。彩超检查可明确动脉血流情况,有条件可行血管造影以明确血管损伤情况。

3.3 熟练的血管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中应准确判断血管损伤情况。局部血栓栓塞时触诊可发现动脉肿胀、发硬、搏动减弱或消失,发现血管管壁绸缎征、内膜剥脱等血管损伤时应将血管损伤段剪除。血管吻合应坚持无张力缝合原则,对血管缺损2 cm以内者可直接吻合,缺损超过2 cm者应行血管移植修复[3,5,7,8],这有利于术后护理及膝关节功能康复。移植血管首选健侧大隐静脉,同侧大隐静脉有在创伤中损伤的可能,切取移植后可加重患肢静脉回流障碍,不建议选用。建议术中沿腘动脉向远近端适当游离,长度2~5 cm,既可减低血管张力便于修复,又可避免血管回缩增加操作难度。血管吻合前需以肝素钠盐水扩张冲洗血管口,并检查远近端血管情况,应以近端管口见喷射状出血、远端管口见血液返流为宜。腘静脉是膝部以远肢体唯一的深静脉回流通路,与腘动脉的修复同等重要。术中应同时探查腘静脉,若腘静脉损伤应予修复以利于患肢静脉回流,减轻术后肢体肿胀。

3.4 积极防治并发症

肢体血运重建后,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组织严重水肿,组织内压力升高,易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有利于血流灌注和静脉回流,改善肢体缺血状况,是有效的防治手段。对于术前存在肢体肿胀明显、尤其是肢体缺血时间较长者,应将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作为预防性治疗措施,有文献建议伤后肢体缺血超过12 h者应常规行切开减压术[4]。术后需严密观察尿量、肾功能检测,积极防治肌红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腘动脉损伤常见于膝关节周围损伤病例,其治疗效果与肢体缺血时间、血管损伤程度、合并多发伤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早重建肢体血运是恢复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的关键。

[1]贾晶,缪旭东,闫乔生,等.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治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8):735-736.

[2]刘敏,牛志勇.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显微外科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2):155-156.

[3]郭翱,郑良军,李俊,等.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J].中医正骨,2013,25(1):44-46.

[4]于占勇,刘会仁,曹磊,等.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显微外科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2):1267-1269.

[5]赵治伟,程春生,单海民,等.腘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12):1397-1399.

[6]马丁,赵养学,牛明忠.腘动脉损伤后截肢的原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05-1406.

[7]慈红波,邓杰,任昊,等.创伤性腘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2):93-95.

[8]李松奇,林勇杰,叶财盛,等.血管移植在肢体血管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2):102-103.

猜你喜欢
膝部显微外科截肢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5:22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