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琦,胡维书
(重庆市人民医院ICU,重庆 400013)
1例复杂心脏杂交术后患者发生ICU并发症的个案护理
吴 琦,胡维书
(重庆市人民医院ICU,重庆 400013)
ICU综合征及ICU获得性衰弱是长时入住ICU的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个案护理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以期指导临床。
ICU综合征;ICU获得性衰弱;个案护理
患者,男,56岁,因“心慌、气促不适13+年,加重3年”入院,诊断为: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糖尿病。于2016年8月4日行“CABG、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手术时间约15小时,体外转机时间6小时,阻断时间3小时,术中出血2800ml,病人组织脆,凝血机能不佳,止血困难。术后返回ICU,专科对症处理。8月9日拔除气管插管,双导管吸氧。8月10日患者发生谵妄,8月12日患者SPO2降至89%,无创通气后无缓解行二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8月23日患者反复高热,血培养阳性,尿少,生命体征不稳定,去甲肾上腺素1.2~2.0ug/kg/min维持血压,PCT8.52ng/ml,PLT29×109/L。补充诊断: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血症、双肺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经抗感染、对症处理后缓慢好转,8月28日去甲肾上腺素0.2-0.5ug/kg/min,PCT0.02ng/ml,PLT130×109/L。8月29日行气管穿刺术,之后给予逐步降低呼吸机参数、间断脱机、经鼻高流量氧气至10月9日转出ICU。期间,患者于8月5日即开始行肠内营养,无不适。术后每4小时翻身拍背,8月9日起开始床上端坐位、指导活动四肢(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9月1日带气管切开呼吸机床旁坐立训练、9月10日间断脱机训练(人工气切鼻)、9月20日开始间断下床活动(扶走、坐轮椅等)。在整个功能锻炼过程中贯彻执行灯光模拟昼夜照明:06:00开灯,22:00关灯;夜间同时使用佑美托嘧啶镇静以模拟患者夜间睡眠周期。经过以上积极治疗、护理,患者于10月9日转出ICU,出ICU时能自行洗脸、刷牙、喂食、自我完成床边坐位等活动。于11月20日患者康复后出院。
2.1 专科护理
2.1.1 循环系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循环情况[1]。持续心电监测,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90~120 mmHg。术后第3天或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改为口服药物控制血压。期间应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有无心律失常的表现。及时查血钾浓度,维持血钾浓度在4~4.5 mmol/L。每日做床旁12导联心电图及抽血查心肌酶谱,和术前比较有无好转。
2.1.2 呼吸系统
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应根据患者血气及生命体征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患者PaO2在90 mmHg以上。抬高床头30~45℃、及时抽吸口鼻腔及气囊上方分泌物、肠内营养期间定时抽吸胃内潴留并根据胃内潴留量调整胃肠营养液的速度,防止返流及误吸,进而防止VAP的发生。吸痰操作应严格无菌原则;气切期间使用经鼻高流量氧气吸入装置维持正常的气道生理功能。
2.1.3 抗凝
术后第二天患者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胃出血及脑出血的症状体征、安置引流管期间有无引流液的明显增加;每日及时抽血查PTT及INR,将PTT维持在1~22 s,INR维持在2.0-3.0。
2.1.4 引流及伤口
安置引流管期间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有任何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供血管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及肿胀情况,如果出现切口渗血、肿胀, 剧烈疼痛,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 预防ICU综合征的护理
2.2.1 心理护理
加强护患沟通,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呼叫铃响,随时查看,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重视,让患者更有尊严和康复信心。向患者传递相互信任感觉,增加患者的被重视感和安全感,消除患者孤独、恐惧和无助心理[2]。家属是患者医治疾病的主要精神支柱,规定每天固定时间(半小时左右)为家属探视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状态适当延长探视时间,以满足患者心理上需要。同时,需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作息习惯、习俗和信仰情况,给予患者最大尊重,配合家属对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支持和帮助。
2.2.2 加强护患沟通
首先,需和患者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随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表现出的适度疑虑、抑郁、焦躁、紧张情绪等临床反应表示属于正常反应,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3]。同时,通过沟通,综合患者性格、文化水平、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对病情了解的渴望程度、社会地位与背景等因素选择恰当的交流和沟通方式,选取合适的沟通技巧,准确判断患者所思、所想和所达,及时给予专业、易于理解的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对疾病预后未知的恐惧,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满足患者生理的需要、获得医疗安全感和增强康复信心的心理需要、适当隐私和活动的需要。根据患者个人特点采用恰当的移情技巧,向患者传授并帮助患者了解有关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知识,了解临床操作的意义、工作步骤、安全程度、疼痛程度等,在消除患者的疑虑、不安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2]。
2.2.3 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保持室内整洁、舒适,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保持病室处于安静的环境,日间噪音不高于45 dB,夜间不高于20 dB[2]。夜间采用光线较柔和的地灯;在21:00前尽量将护理、治疗工作完成,21:00后避免进行不必要护理。夜间护理时需注意“四轻”,即动作轻、关门轻、说话轻、走路轻,以减少突然产生的声音或噪音对患者大脑皮质刺激引起不必要的精神紧张,为ICU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2-4]。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夜间22:00适当给予镇静药物治疗(如佑美托咪啶)[5],保证适当睡眠时间,在清晨07:00时停用并唤醒。医务人员讨论病情时不宜在患者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监护仪器设备发出的音量应尽量控制在适当强度内。
2.2.4 舒适护理
根据患者临床反应及时、有效进行镇痛处理,保持患者体位处于舒适姿势,避免关节、骨突出处出现撞伤及压伤,帮助患者翻身、按摩长时受压部位的皮肤、活动四肢。若患者意识清楚、愿意配合和合作,尽量避免使用约束带。若患者处于精神异常状态,应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镇静药物[2]。加强治疗护理的计划性,尽量减少突发、侵袭性操作,护理过程注意遮挡患者隐私部位。
2.3 预防获得性衰弱的护理
2.3.1 肢体活动及功能性锻炼
患者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选取被动活动,如翻身、拍背等[6-8]。患者病情得到医护联合评估可以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时,应尽早开始锻炼,如床上坐位、床边坐位,甚至可以让病人行简单的洗脸、刷牙等功能锻炼[9]。以上锻炼患者都能耐受后可以升级到床边行走或床边站立,频率及坚持时长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准。
2.3.2 物理治疗干预策略
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时请理疗科医师会诊,由理疗师根据患者当时机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理疗方案。
2.3.3 浅镇静水平
患者术后早期使用镇痛镇静药时,应保持一个浅镇静水平,RASS评分在0~-1[10]。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在白天单纯使用镇痛药物,夜间22:00后可联合使用镇静剂,早06:00停用,使患者达到一个模拟生理睡眠周期。如有患者有午睡习惯的可适当的在中午时间段重复以上步骤。
2.3.4 ICU室内循环光照
通常情况下,重症患者处于疾病带来难以忍受的生理痛苦和紧张不安的巨大心理压力的双重折磨,除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影响,还与患者身处的临床护理环境密切相关[10]。为尽量降低患者痛苦,除有效的医疗活动和及时、舒适的护理外,重症患者还需要宽松、安逸、舒适的病室环境。监护室环境中,选取合适灯光是最重要的环境调节手段之一。光照是人类生活的必须品,昼夜更迭是人类生活习惯与规律的“指挥棒”。与自然环境下的健康人相比,处于相对封闭的监护室环境的患者,昼夜节律则更为重要。对患者实施浅镇静的同时,实施模拟昼夜照明:晚22:00关闭患者房间灯光,只留一盏地灯供管床护士查看病人用,晨06:00开灯,使患者明白这是清晨,即将开始一天的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
2.3.5 心理干预
可对患者实施音乐疗法或游戏疗法[9]。可选取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或游戏种类让患者欣赏或参与玩耍。
2.3.6 安全保障
进行以上所有的治疗操作时,都应床边有护士陪伴,防止意外发生。当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大或不能耐受时应立即停止。
心脏杂交手术患者相较单纯的心脏单一手术患者来说心功能更差,病程更长,术后恢复时间也长,入住ICU的时间也相对长。不仅要在护理专科问题的同时要预防ICU的一些并发症,更要考虑护理措施能否对患者出ICU后的生活带来积极地影响。
[1] 王 虹, 自体桡动脉行冠脉搭桥的围术期护理. 天津护理, 2006(01): 19-20.
[2] 王晓梅, 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04): 59-61.
[3]. 王昭丽与缪彩红,心脏术后ICU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3): 73-74.
[4] 陈 婧, 刘金容与王茜, ICU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护理研究, 2016,(02): 243-245.
[5] 朱文亚与龚正华, 舒适护理联合右美托咪啶泵入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2015,(08): 1020-1022.
[6] 耿希华, 早期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获得性衰弱、独立功能状态的影响. 中国临床护理, 2016,(04): 277-279.
[7] 廖永珍, 黄海燕与丛丽, 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5): 524-526.
[8] 柯卉与黄海燕, 四级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疗法预防病人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 2016,(18): 2202-2205.
[9] 吴海珍与周洁, 早期多元化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7,(02): 251-253.
[10] 王昌雪,等, ICU获得性衰弱及相关护理干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18): 55-5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3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