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04-03 06:08靳小波郭小文徐一杨昌敏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7年6期
关键词:达川达州市全区

□靳小波 郭小文 徐一 杨昌敏/.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达州市达川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靳小波1郭小文2徐一3杨昌敏3
/1.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3.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水稻是达川区第一大粮食作物,达川区是在2013年9月撤掉原达县建立的一个县级区,撤县建区后,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极力遏止稻田抛荒,全区水稻生产面积和产量总体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为2016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万t大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种粮效益低下等问题凸显,水稻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1.1 全区水稻产能发展逐年提升

2013年9月,自撤县建区以来,达川区为保住产粮大县(区)的地位,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再生稻、开展高产高效创建和抓点示范引导等多种措施和手段,保障了达川区水稻持续稳定增产。2013~2016年,达川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分别为32 962 hm2、34 614 hm2、34 863 hm2、35 187 hm2,同比增长了5.01%、0.72%、0.93%,总产量分别为241 011 t、251 910 t、255 253 t、 262 777 t, 同 比 增 长 了4.52%、1.40%、2.95%;可见水稻总产的增长主要在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增加是比较有限的。2016年水稻总产占全区粮食总产的52.5%,若没有水稻总产的增加,全区粮食总产难以突破50万t大关。

1.2 水稻生产科技支撑力度大

一是品种更新快。一方面,达川区种子管理站每年至少要开展30多个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示范,遴选适合达川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向全区发布和推广;另一方面,四川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研发的适宜四川丘陵、低山区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活跃的经销市场给农民提供了广阔的选用种空间,极大地加快了品种更新进程,从而使一些产量低、品质差、生长不整齐、不耐低温或高温、不抗倒伏、不抗病虫的品种迅速被淘汰,保障了农民的用种安全,降低了种植风险。

二是优质水稻种植逐年扩大。由于优质水稻产量提高和城乡居民生活习惯改变,农民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也把追求品质上升为发展方向,川优系列、宜香系列、Q优系列等优质稻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2016年,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6 666.7 hm2,优质率达到80%以上,其中发展的地方特色“川凤”优质稻超过4 000.0 hm2。

三是科技服务到位。达川区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技推广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全区水稻种植水平逐年提高。2016年,全区水稻良种推广率达98%以上,旱育秧率达80%以上,规范化栽培率达95%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90%以上,耕种收机械化率达48.6%。

1.3 水稻种植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在政策的激励下,从2013年起,达川区的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水稻种植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加,2 hm2以上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区种粮大户185户、专合社1家;2014年,全区种粮大户227户、专合社3家;2015年,全区种粮大户273家、家庭农场7家、专合社7家、农业公司1家;2016年,全区种粮大户384家、家庭农场16家、专合社14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13~2016年,水稻种植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456.4 hm2、717.1 hm2、1 320.2 hm2、2 049.8 hm2,同比增长57.1%、84.1%、55.3%。

1.4 水稻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

区政府把水稻生产作为全年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与其他粮食作物一样列入区政府出台的大春粮食生产文件,明确粮食生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了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年度综合目标绩效管理,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凡因工作不落实、失职、渎职导致粮食严重减产、耕地撂荒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稻种植效益低下

从达川区100个水稻种植大户、10个家庭农场、5个专合社调查情况反馈,每公顷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投入成本相差不大,机育、机插、机收等机械综合作业水平高的经营主体收入比部分采用、不采用机械作业的分别高800元、3 000元;水稻种植的收入远不及经果作物种植的收入,导致部分稻田改种葡萄、柑橘、猕猴桃等经果作物,要稳定水稻种植的压力增大。

2.2 水稻综合机械化程度低

2016年底,全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6%,实现机耕、机插、机收 分 别 为 25 806.60 hm2、 2 147.90 hm2、15 667.20 hm2,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1.7%、6.8%、49.6%。除农机合作社、种粮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较为年轻、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的农户以及外来农机作业人员使用农机外,其余劳动力几乎不使用。另外,户均耕地规模小,买1台耕地机用几天就闲置,土地零星分散,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3 水稻种植抗风险能力较弱

一是达川区境内常受低温、阴雨寡照、洪涝、伏旱和秋淋天气影响,制约了水稻安全生产和品质的提高。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些水稻生产主产区排涝系统抗灾能力较低;蓄水能力较差,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灌溉系统不完善、不配套;基本农田的沟渠路设施较差,缺少大型综合农机具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影响了水稻产业的发展。三是病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冬季稻田翻耕少,大量稻草散落田间,越冬虫口(主要是稻螟虫)和越冬菌源(主要是稻瘟病)基数增大。

2.4 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低

据统计,全区有大米加工企业50多家,市场销售品牌10多个,存在“设备落后、精深加工少”等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 发展建议

3.1 稳定水稻播栽面积和总产

一是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稻田占用。二是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水稻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开展稻田撂荒情况调查,分析撂荒成因,分类提出复耕措施,落实复耕责任和措施,减少全区稻田撂荒面积。四是加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改善技术装备条件,增强乡镇农技站的服务功能,大力推广水稻“五新六良”和防灾减灾技术,大力推进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水稻综合产出能力。

3.2 加强水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粮食产业建设项目,鼓励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田机耕道、灌溉沟渠及山塘水库等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及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能力。切实加强水稻生产所需的水源、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提倡清洁生产,着力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和次数。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稻谷等农产品的质量监测,确保粮食产品质量安全。

3.3 大力培育水稻种植新型经营主体

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农民自愿互换或合并承包地,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地向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推进水稻适度规模经营。建议水稻规模经营面积单个农户一般在3.3 hm2以内,家庭农场及专合社在5.3~20.0 hm2较为妥当,可降低规模经营户的种植风险。

3.4 突出抓好水稻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做好达川区水稻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在“麻-大-亭”“管-石-桥”2个片区重点突出抓好13 333 hm2优质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海拔500 m以上的村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川凤”大米生产基地。二是重点扶持1家优质大米加工企业,引进一体化的现代化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提高企业年加工能力和产值。三是延伸加工产业链条,抓好以水稻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及稻草综合利用,提高产品的产业附加值。

3.5 建立水稻产业发展长效投入机制

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把农开、扶贫、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重点扶持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带动水稻产业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引进各地工商资本来达川区兴业,创办产业化基地及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实行产销联合,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

猜你喜欢
达川达州市全区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达川区退耕还林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对如何提高达川区造林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