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舜 吴鹏 舒忠旭/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论地市级农业科研档案特点与作用
□张成舜 吴鹏 舒忠旭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市级农业科研档案除具有农业科技档案的综合性、专业性、实用性、政策性和成套性等特点外,与国家、省级单位的农业科研档案比较,有以下特点。
1.1 资料信息丰富
我国地市级农科院所的科研活动多随生产与国家政策而变化,以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初建时农业科研档案以总结经验、筛选地方品种为主,逐渐扩展到育种栽培、防治病虫、土壤肥料、化验检测、组织培养等内容,涉及苎麻、水稻、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大豆、黄麻、魔芋、蔬菜等作物,为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科技开发成为主业。近年来,其农业科研公益性得到认可,又增设了杂粮、食用菌、油菜、中药材等内容;2015年撤所建院后,又新增了农业信息与农机应用、畜禽水产、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内容。经过60年的累积,所形成的农业科研档案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信息丰富。
1.2 地方特色明显
地市级农科院所的农业科研档案极具地方特色。一是区域特色,为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地市级农科院所多以当地需求为重点,如阿坝农科所主攻高山作物,攀枝花农科院主要研究热带水果蔬菜,其农业科研档案具有高寒山区、南亚热带特色;地市级农科院所研究品种各异,所形成的档案也各具特色。二是创新特色,因科技资源的不同,各院所的创新各具特色,以农作物育种为例,有的品质育种领先,有的抗病(虫)育种有优势,有的高产优质兼顾,有的材料创新独到,所形成的农业科研档案各具特色。
1.3 地域特性突出
我国地市级农科院所分布于全国各地,地市级农科院所在当地自然环境下开展的作物育种、栽培研究、病虫草害防治、肥料施用等科研活动中,所获得各类试验数据资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也会受到生态区域限制。
2.1 丰富国家档案资料信息
首先,地市级农科院所是我国三级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成员,其机构数量约占全国的55%,育成审定农作物品种占60%~70%,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机构。其次,多数地市级农科院所历史悠久,农业科研档案保存完好,已成为研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史料。三是地市级农科院所每年承担各级政府下达的多项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各类项目所形成的档案为各级部门研究项目管理、评价经费绩效、完善投资政策等方面提供了详实资料。因此,地市级的农业科研档案也是国家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2 确保农业科技持续创新
借鉴是科技创新的捷径。地市级农业科研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真实记录了多年试验研究中的宝贵经验。充分利用档案,可促进单位发展,用多年育种资料的分析结果指导亲本选配,既可节省经费,又能提高目标组合的中选率;利用档案信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规划,能事半功倍;科研档案还是申报成果、保护知识产权、撰写论文论著等唯一有效的凭据;科研档案更是新人入职、培训指导等不可或缺的实用教材。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档案既是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又是持续创新的依据,还可供其他科研单位参考或借鉴。
2.3 支撑区域农业稳定发展
“南橘北枳”是相同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的真实表现。地市级农科院所根据当地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因农业试验多在野外进行,试验条件无法人为调控,获得的无论是自主创新成果,还是引进消化创新或集成创新成果,在当地应用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这些科研活动形成的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可为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如将档案中的土壤普查资料,应用于配方施肥中,可提高配方施肥效率。
2.4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在我国三级农业创新体系中,国家、省级单位重点研究事关国计民生的粮油、蔬菜等大宗作物;地市级农科院所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将当地的特色小宗作物作为研究重点,围绕产业需求与链条延伸,解决特色作物生产、收获、加工等环节的难题,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如达州的苎麻、西昌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均与当地农科院所科研创新相关。特色作物的科研档案资料也成为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科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