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丙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铁道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探究
——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赵丙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重要交通手段之一的铁路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铁道专业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对现如今铁道类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刻研究,结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分析,找出其中阻碍铁道类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原因,提出有效措施来促进铁道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铁道类;高职院校;就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急剧上升,特别是对于铁道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前身是建校于1948年的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和1958年的吉林铁路运输职工大学,是铁道部最早创办的职业学校,2006年改建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学院拥有在全国铁道类院校中有两个之最,一是实习实训区最大,二是功能最完备,实训项目最多的铁道综和演练实训基地。学生在接受学校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技术知识的实践,但由于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该行业本身对于男生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对女生的需求,这就使得该专业院校的女生就业压力特别大。此外,影响铁道类专业学生就业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一般对于生源地的工作单位比较热衷,所以,在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一般会考虑离家近的地点,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用人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再就是铁道类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目前铁路行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铁路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用工需求的变化,直接冲击整个行业就业市场。而目前铁道类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差距,学生研判就业形势方面的能力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地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要求高等思想非常严重,这就使得他们在参加就业时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对于该类院校来说,对于在校学生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状况的联动机制建设方面还显薄弱。铁道类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铁路行业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对有些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调整的力度不大。
(1)用人单位需求转变,实践技能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就业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多福社区的座谈会上说,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必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一是要集中精力抓发展,二是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实,三是劳动者要转变观念。行行出状元,只要是劳动就值得尊重,大家都要尊重劳动。社会环境的好坏与大学生选择创业息息相关。首先,中国就业人口众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在逐渐增加,不同领域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竞争十分激烈,并且每年的失业率也十分高。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变得困难。其次,许多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在逐渐提高,为了本公司的影响力提升,选择招聘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所以就业门槛提高,使得大学生就业困难。2012年中国首次出现劳工年龄人口减少,这也标志着人口红利就此消失,就业问题从总量问题,转变为结构性问题。还有就是不同用人单位对求职员工的待遇不同。对于铁道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就业单位的主题一般都为国有铁路局以及相关行业单位,他们用人的制度比较高,对学生的专业化要求也比较高,然而,近期国家调整了铁路投资思路,对用人方面的专业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技能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毕业生就业选择存在偏差。学生报考招聘存在较重的地域选择性,报名铁路局招聘以生源地为主多考虑离家近的工作地点,同时铁路局由于工作性质用人需求以男生为主。
对于铁道类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在填报就业岗位的时候会优先选择离家较近的工作地点,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恋家情节,同时一般学生也会考虑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对于学生报名铁路局的意向大多从距离家庭较近为主。此外,受于行业内用工需求的影响就业单位一般以男生为主,适合女生的岗位相对而言比较少,这样一来从该专业毕业的女生就业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再加上学生报考招聘是对于地域选择性较强,就使得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域出现供过于求的情景,而那些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域出现了无人应聘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当前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来说是不利的。
(3)家庭与学校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就业指导。对于家庭教育而言,不同大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不同,家长的教育水平也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选择。有的学生家庭整体经济水平较高,父母有稳定经济收入,生活中不需要学生来照顾和考虑时,孩子会更加有冲劲,敢于冒险,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信息,支持他们去就业。
但是对于铁道类专业来说,由于家庭对于该就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少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指导也比较困难。相反,如果父母没有稳定工作,经济水平不是很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有太多顾虑,他们认为孩子不管从事什么能就业就好。这样盲目地指导对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又是一大难。在学生进入该岗位之前对他们的实习指导也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没有良好的就业前指导就很难被社会所接纳。
对于学校来说,他们对于学生从事该行业前的指导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行业指引,现今就业指导课程多数为通用性的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必要的专业性突出的行业内部引领,缺乏类似铁道类行业的就业指导性课程的建设,从而不能很好地对他们进行必要从业引导。
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差距,学生研判就业形势方面能力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地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要求高等思想非常严重,导致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对于当前社会大学生来说,认为自己拿了较为高的学历,从心理上就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地可以拥有好的工作,好的薪资待遇,所以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就会发现社会现实与自己的理想之间存在了很大的落差,就会对就业失去信心。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在学校受到的就业指导不够,同时也是他们对于就业形势的研判能力不足。学生的理想工资待遇与实际得到的薪资之间落差比较大,因此对于就业就会有了倦怠心理,对于待遇低但是有发展前景的岗位却不接受,就会错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这个问题是当前铁道类院校毕业学生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4)铁道类高职院校就业市场开发相对单一,抵御行业用工变化的风险能力还显不足。铁道类行业用人单位一般是进行工作的指挥和管理,从而去保证行车的安全有序进行,因此,它的用人岗位也就显得比较单一,社会化需求明显不足,人们很少去更新相应的就业理念,所以这种行业的就业市场就比较单一。由于该行业的就业市场较为狭窄,用人单位通常直接去学校选聘毕业生,毕业生往往多数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社会化招聘的机会往往比较少。同时由于铁路行业用工的整体需求以及工种的需要,对于女性的就业岗位设置相对较少,也对此行业女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是当前该行业就业设置最大的问题。
针对以上提出的铁道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1)在学生课程安排上重点突出实践课程。对于铁道类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在教授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将教学的重点突出在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注重实践技术掌握的专业。每年定期将师生深入企业一线去进行生产实训,改项举措将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从事一线的岗位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
(2)拓宽就业市场,积极引领学生就业。面对行业冲击的影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根植铁路,立足吉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定位,坚持“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原则,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国际化办学深入开展”的办学特色,始终注重与铁路局、中铁建、中铁工、中国中车、汽车、制造、建筑等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2009年11月,牵头组建了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加盟单位95家。职教集团的成立使学院不断拓宽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除铁路局等国有企业招聘吸纳铁路类主专业毕业生外,积极引进相关行业,轻轨、地铁等城市轨道,积极拓展同类行业就业领域,同时组织综合性用工企业选聘毕业生,于此同时,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西部、等基层就业项目,为毕业生提供多方面的就业机会。
(3)立足行业,在企业现场培训一批专兼职教师队伍。邀请铁路局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编制,让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直接的对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方面对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更高。当然,学校方面也应该对专兼职专业课程教师进行行业内部的定期培训,使校企最大程度结合;让企业和学校一线教学教师可以有更加亲密的联系,这不仅仅有利于对在校老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与行业用工需求专业技能的讲授,对于学生就业后再一线岗位从事工作作用极大。
(4)加强校企协作,实行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培养。校企深度合作的共赢点就是如何调动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主动性,解决实习场地不足所出现的困难,也让学生就业问题更容易解决。这样一来,学校就更应该把学生经常性地引进企业工作单位,让他们可以从生产工作一线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熟练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就业计划安排,让他们一对一进行就业指导,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整体的就业积极性,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共同培养。
对于大学生来讲,必须尽快更新自己的观念,并且积极响应社会政策的号召,从而更好地就业,大学生自身素养是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大学生个人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平时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在学习之余把握接触社会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就业时可以从容面对各种挑战。
许多大学生结束了读书时代,在高校这个平台上学习各种知识,丰富阅历,为走向社会做准备。当学生毕业后就要面临找工作问题,现如今由于各种社会压力、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等原因,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工作不理想等问题。对于铁道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适当降低自己的工作期望值,从而更好地与社会相接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前景。同时,学生也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就业理念,实时调整就业地域的预期设想,从而满足行业用人需求。
[1]傅丽娟,费小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丁秋瑾.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1,(37).
[3]陈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0.
[4]梁静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富恩强.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0.
[6]赵丙阳.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试[J].中小企业家管理,2015,(12).
本文系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铁道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探究——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结项论文。
赵丙阳(1988-),男,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