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等教育中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
——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为例

2017-04-02 22:50王诗薇
时代农机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爱国主义弘扬

王诗薇

探析高等教育中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
——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为例

王诗薇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途径。增进民族文化认同,要树立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性统一的意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文化是多元的。现阶段,以认同而非冲突为导向的文化,才能成为民族整体的血脉;具有促团结、促和谐功能的文化,才能成为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1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

(1)文化认同,拉近各族人民心与心的距离。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且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我国一体多元文化的特色,而这个特色中,最为鲜明的就是文化认同。这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给予的特殊支持,也让各族群众深深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各族群众对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之情、自信之情溢于言表。“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不断得到强化。

(2)文化认同,尊重差异体现多元荟萃民族精华。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前提就是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差异,这一原则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基础。包容并不断推进文化认同,要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只有不断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在交融中心灵相通,才能真正使各民族团结起来,在祖国大家庭中和睦相处。

(3)文化认同,带动各民族心灵沟通。加强民族大团结,最根本的途径是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心灵沟通的最终目的。促进培养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就要加强各民族间的不断交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和发展文化认同,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强化阵地意识。因此,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确保现代文化占领思想阵地;要通过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凸显出的变化,将各族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汇聚前行的力量。

2 如何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1)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性统一的意识。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是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大思想基础,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依托和根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各民族文化的新发展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文化认同的核心与关键,也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共同构建、共同享有的,代表着整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方向。“倡导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例如,少数民族文化强调热爱生活、勤劳简朴,倡导信守承诺、非义不取,宣扬自然和谐、爱惜生灵等。这样的理念,无论何时,都需要加强挖掘、提炼和阐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文化养分。

(3)确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广泛凝聚力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根据地区实际和各族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和载体;要抓住契机,例如重要节庆日、重要活动、大学生入学、入党等时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教育,把爱国主义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除此之外,要告诫学生,热爱祖国要有理性,不能盲目冲动。

(4)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要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氛围。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文学艺术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不断开辟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5)努力推进各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打造一批高校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巩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已有品牌,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校园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学生、港澳台学生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3 结语

“四个认同”的基础,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有助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1]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27-39.

[2]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18-23.

[3]栗志刚.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J].世界民族,2010,(2):1-5.

[4]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5]徐则平.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J].思想战线,2008,(3):87-91.

[6]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52-161.

[7]DavidY.H.wu,冷非.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1996,(3):166-172.

[8]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11-14,18.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in Higher Education——Taking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as an Exam ple

WANG Shi-wei
(School of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deepest level of identity.To enhance cultural identity,and build a common spiritual home for all ethnic groups is a way to strengthen the long and fundamental way of the great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it should establish a unified sense of divers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enhan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identity,establis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promote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al identity;national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s;patriotism

G122

A

2095-980X(2017)06-0229-02

2017-05-15

王诗薇(1989-),女,河南安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爱国主义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