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咸梅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
夏咸梅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以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在生产时以及生产后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产妇有效减少产时及产后的出血量,对保障产妇的安全提供较好的帮助。
综合护理干预;产时出血;产后出血
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症状较为常见,出血除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妇的健康之外,还会对胎儿出生造成一定阻碍,且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将直接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1]。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对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的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平均年龄(27.5±5.2)岁;初产妇73例,经产妇37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产前,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告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以及处理措施;产时,对产妇在三个产程中的状态进行动态监测,确保产妇生命安全。在第一产程时,对产妇的宫缩与胎心情况进行监测,并给予维生素C2g+5%葡萄糖溶液500 mL,对于促进组织创口愈合、提高产妇免疫力进而防止出现产褥感染有一定效果。如有必要,给予产妇适量镇静剂,第二产程中对于宫缩乏力的产妇给予缩宫素注射,第三产程中则需对胎盘在娩出后的各种征象加以正确处理;产后,对产妇在产后2 h这一出血易发时间段内进行密切监测,并做好产妇出血的相应准备。发现产妇出现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时,及时对子宫下段进行按摩,助产护士手在耻骨联合上按压子宫下段,使其前后紧贴进而减少出血。子宫下段的肌肉较薄弱,收缩相对缓慢、收缩力较差,因而出血的主要部位为子宫下段。而催产素的使用易引发宫体强直收缩,因而在非必要情况下,按摩更适用于产妇。指导产妇将膀胱排空,减少产后阴道出血。及时擦拭血迹并做好会阴部位的消毒,叮嘱产妇每天都需对阴部加以消炎,从而预防出现产后感染问题。在产后半小时内让婴儿吸吮母乳,促使产妇的内源性催产素进行分泌,使子宫进行收缩,减少出血量。
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分娩完成时、分娩过后24 h内的出血量进行测量并统计。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出血情况如下:观察组55例产妇中,分娩时平均出血量(181.53±61.86)mL,分娩完成时平均出血量(107.21±51.31)mL,分娩24 h内平均出血量(301.78±96.12)mL;对照组55例产妇中,分娩时平均出血量(214.63±71.79)mL,分娩完成时平均出血量(185.27±64.51)mL,分娩24 h内平均出血量(367.48±119.76)ml,两组平均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分娩时t=2.590,P=0.011;分娩完成时t=7.023,P=0.000;分娩后24 h内t=3.173,P=0.002,由此可得观察组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在产妇分娩期间,出血属于较常见但同时较严重的病症,这一病症的出现无预兆且病情发生快,如未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则可能会使产妇的生命安全出现问题[2]。当前对产妇分娩期间出血的临床应对方式中,除进行有效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加以辅助协调,目前来讲,综合护理干预是当前实用性较强,效果较好同时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方式在产妇产前即开始有针对性的预防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分娩过程中以及分娩结束后亦有其相应的作用与价值[3]。
需要注意的是,产妇在分娩期间的情绪状态对于产妇出血状况而言是较为重要的,如产妇的情绪状态不稳定,则会使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提高,造成血流速度加快、出血量增大,不利于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产妇的情绪相对稳定,再通过子宫按摩的方式缓解子宫在分娩期间的疲乏感,从而有效的避免因出现宫缩而导致的大出血。子宫下段由于其肌肉薄弱,因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差,需在胎盘娩出后对子宫收缩情况进行确认。并采用按压子宫下段的方法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而子宫出血的原因正是由于子宫下段的肌肉比较薄弱,按压下段一方面能将收缩缓慢的子宫下段前后紧贴减少出血,另一方面能将因强力按压宫体造成的轻度子宫内翻纠正,进而起到减少出血的效果。在本研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55例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高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55例产妇,这一结果证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的出血护理中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式,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强护理质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是当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1]杜海英.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132-5133.
[2]傅爱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41-242.
[3]窦元勇,李雪峰.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0):70-71.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44.109.01
本文编辑:刘欣悦
夏咸梅(1964.02.-),副主任护师,本科,研究方向:助产、妇产科护理、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