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就近城镇化研究:可行性分析、实践探索与运行启示
杨振生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瓶颈问题,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现代化建设。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融合的视角,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就近城镇化。本文对就近城镇化在我国运行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结合典型做法对近城镇化模式从时代背景、发展历程、运行措施、运行绩效等方面进行考量,将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实现“人的城镇化”的现实选择,为推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积累实践经验。通过考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社区化、产业就业支撑、文化传承等方面总结出就近城镇化在我国运行的一些启示。
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可行性;启示
自1983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思想开始,就近实现城镇化一度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色所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在城镇化过程中却逐渐呈现出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偏好。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城市得到快速发展,而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滞后,后劲明显不足,与大中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向大城市流动,导致我国“半城镇化”问题非常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如何解决3个“1亿人”的问题,实现1亿农民的“就近城镇化”被提到了国家决策和发展的高度。在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农民的就近城镇化,再次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学者们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对就近城镇化进行了定义。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郭玲认为,“就近城镇化就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为当地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附近,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郭玲:《中国就近城镇化:基本内涵、存在问题与建设路径》,《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11期。从城镇化道路建设角度,胡恒钊等认为,“就近城镇化是与异地城镇化相对应的概念,农村‘就地城镇化’是农民在本地的聚集,是不离开乡土,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城镇化。”*胡恒钊、文丽娟:《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态势、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从人口学角度,潘海生等认为,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潘海生、曹小峰:《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政策瞭望》2010年第9期。
此外,不同的学者对就近城镇化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就近城镇化的地域属性,李强等认为,“‘就近’是指与跨省、跨地级市长距离迁移相对比,人口主要在地级市、县级城镇范围内实现城镇化。”*李强、陈振华、张莹:《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胡小武认为,“城镇化根本上属于一种‘空间和规模小型化’的城市化或‘人口就近城市化’形态,其目标与城市化一致,也是为了实现农村劳动人口向非农劳动人口的转变,只不过载体不同,一个是大都市、大中城市;一个发生在县域空间中的县级中小型城市及其下辖的中心镇区。”*胡小武:《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西北人口》2011年第1期。对于就近城镇化的要素属性,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指出,在城镇化起步阶段,发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在城镇化深化阶段,农业的现代化转变将是城镇化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支撑。在就地城镇化的产业战略上,必须以产业体系的优化发展为中心,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释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促进农民向市民充分转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就地城镇化的特色实践与深化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对于就近城镇化路径属性,辜胜阻指出:“就近城镇化的市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了,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这是当前社会代价最小、市民幸福感最好的城镇化方式。”*辜胜阻:《媒体误读了总理的城镇化路径》,《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10期。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实施就近城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贺雪峰将国外城市化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日国家的城市化,又好又快,有质有量;二是亚非拉国家的城市化,无论城市化率高低,城市化品质都不好。*贺雪峰:《城市化的中国道路》,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是城镇化先行国家,也是城镇化比较成功的国家。全美国只有8%左右的人口生活在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了90%以上的城市人口。二战以后,德国大城市发展放缓,中小城市加速发展。1985年,德国有1007万人生活在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占全国总人口的16.4%,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的人口有37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4%。*新玉言:《国外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1970年以来,法国城镇化进入了分散化城镇化阶段,巴黎等7个主要城市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中小城市的人口增速加快,大中小城市由不平衡发展逐渐向平衡发展过渡。二战后,日本进入城镇化重建时期。日本政府制定法律,引导人口向大都市之外的郊区和中小城市疏散。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先后经历了从异地集中城镇化到就地分散城镇化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健康发展。
与发达国家均衡城镇化形成鲜明对比,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呈现出非均衡性。作为高度城镇化的国家,巴西城镇化水平超过了工业化水平,再加上大城市首位度畸高,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大城市,导致城市中滞留大量失业人口和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贫困人口。2007年,巴西有350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中,占巴西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秘鲁、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其他拉美国家也普遍存在城市贫民窟现象。上述拉美国家共同的特点是城镇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导致城市就业支撑不足,纷纷落入“中低收入”陷阱,甚至陷入动荡而导致政权的更迭。
城镇化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必然趋势;在城镇化后期,如果调整不当,造成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就可能产生拉美国家的过度城镇化问题,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的特殊国情选择了以中小城镇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路径
目前,全世界73亿人口中已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人类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时代,但成功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人口总数仅有10亿人左右。如果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将达到12亿人左右,将超过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宏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之复杂,在世界城镇化历程上史无前例。
根据国家“五普”“六普”的有关统计数据,接近80%的人口流入到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说明外来人口流向大城市特别是特大、超大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人口聚集的主要趋势。*李铁:《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2页。2015年,北京市城镇化率高达86.5%,其中户籍人口1300多万,外来人口有800多万,近四成的人口处于“半城镇化”状态。城市规模越大,外来人口市民化的门槛越高,“半城镇化”问题也越突出。与大城市相比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就近城镇化为主,城镇化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地方创新模式丰富了就近城镇化的实践经验
我国的城镇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另一种则是市场导向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杨虹、刘传江:《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制度安排比较》,《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在地方政府层面得到高度的重视。省级层面上,山东、河南等省进行了就近城镇化探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指出:“山东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积极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层级。”*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就地城镇化的特色实践与深化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东岳论丛》2014年第8期。河南省探索“农民家门口的城镇化”,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城镇化范畴,成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下延伸,城乡基本服务均衡化的重要载体,引导“飘”在城市的农民工就近实现城镇化。*罗辉、郭久辉:《河南农民就近城镇化探索》,《西部大开发》2013年第21期。地、县级层面上,江苏省宿迁市走出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身边城镇化”的就近城镇化路径;河南省新郑市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机遇,以城镇聚集产业规模和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就近就地转化为市民,走出一条就近就地城镇化模式。*龚金星、王汉超:《郑州新郑:就地城镇化经验模式》,《农业农村农民》2015年第4期。地方政府就近城镇化的探索,为推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积累了实践经验,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四)就近城镇化更契合农民的意愿和需求
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随意违背农民的意愿,否则极易出现“好心办错事”的尴尬局面。国家统计局的一项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调查表明,市民化是农民工的普遍愿望。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80.23%农民工愿意成为城镇市民。有市民化意愿的农民工中,第一代农民工倾向于定居在地级以下城市的比例为76.5%、中青年农民工为80.7%、新生代农民工为59.7%。*盛来运:《大国城镇化新实践新探索》,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第159—182页。可见,多数农民工倾向于定居在地级市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即使新生代农民工也有六成愿意在中小城市落户安居 。因此,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近城镇化,更能契合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由于就近城镇化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各地方政府纷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S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就近城镇化的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成为该省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层级,其中D市实施的“两区同建”的就近城镇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D市实施“两区同建”就近城镇化模式的时代背景
D市“两区同建”缘起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由于村庄数量多、规模小,中央、省、市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村均数量小。项目资金平均分配到每个村庄,实际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基层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很大,认为上级新农村建设政策资金是“撒芝麻盐”、“水过地皮湿”,起不到大作用。采取重点投入的办法,又会造成强村越来越强,弱村越来越弱,产生新的不公平。如何用足用好有限的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成为摆在D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D市党委、政府顺应基层民意,将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引导农民就近城镇化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产业园区和社区建设相互促进,实现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D市实施“两区同建”就近城镇化模式的发展历程
D市“两区同建”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探索期(2008—2009年)。自2008年开始,结合新农村建设,D市选取群众基础好、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相邻村庄,开展合村并居试点工作。到2009年,全市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070个农村社区,选举了新两委班子,农村基层组织得到优化。村庄合并为“两区同建”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全面推进期(2010—2013年)。2010年, 3070个农村社区进一步规划为710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套规划1538个产业园区。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社会参与、依法依规、梯次推进”的原则,同步推进社区、园区建设。到2013年底,全市已建和在建农村新型社区378个,有30万农户搬入新社区,同步建设农村产业园区876个,40万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第三阶段是完善提升期(2014年以来)。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指导,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对不具备条件的纯农村社区不再要求开工建设,重点建设113个城市规划区内社区,40个中心镇社区,62个一般镇驻地社区。到2015年底,D市已开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420个,35万农户搬入新社区;同步配套建设的876个农村产业园区中,初具规模的已有405个,近45万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来自各类园区的社区居民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已建成入住的315个社区中,有80%全部实现“五化八通八有”,80%的社区实现了通暖通气,90%的社区配套建设了幼儿园或小学、敬老院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两区同建”经历了由数量优先到质量优先的转变,D市就近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三)D市实施“两区同建”就近城镇化模式的运行措施
1.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
在“两区同建”工作中,D市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办法,而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实事求是地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推进”的工作方法。D市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采取适合各自实际的城镇化推进措施。各县市区和乡镇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工作,初步形成了工业拉动型、特色农业带动型、文化旅游促进型、土地整理开发型、生态家园效益型、区域中心辐射型等小城镇发展模式。例如,下属A区某镇依托万亩桃园,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到36个,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了小城镇建设,该镇被评为“全国美丽乡镇”。下属B县某镇挖掘“四女寺”孝文化,建成“四女寺”风景区,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小镇。下属C市某镇实施“以工业立镇,以工业强镇”战略,201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8亿元,相继被批复为全国、S省两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国家级生态镇、S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在因地制宜城镇化原则的指引下,D市各县市区新型城镇化实践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坚持产城融合,为城镇化提供产业就业支撑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产业集聚,以及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等资源集聚。只是实现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才是可持续的。D市从2008年开始把“两区同建”模式作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工业现代化结合点,以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动力,以400多个初具规模的农业、工业、商贸产业园区为产业和就业支撑,加快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就近实现城镇化。党国英认为,“‘两区同建’带来的‘结构转换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的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跳农门’式的城镇化模式,突破了传统城镇化的路径依赖,对于欠发达地区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有示范意义。”*张宇鸿等:《传统农区走出就地城镇化之路》,《大众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3版。D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两区同建”为工作抓手,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3.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群众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目标。在“两区同建”模式的运行初期,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够、经验不足等原因,出现过一些消极和负面现象。例如,有的社区规划不合理,农民集中居住后生产、生活很不便利;有的地方工作方法简单,没有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结果出现了所谓“农民被上楼”的现象;有的地方规划设计简单,甚至直接使用其他地方的图纸,造成“千楼一面,区区相似”。上述问题导致基层群众对“两区同建”工作产生不满情绪,部分群众甚至对“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产生了怀疑。D市党委、政府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对“两区同建”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工作措施,从规范规划方案、尊重群众意愿、加大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扶持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农民群众逐渐化解了怨气,绝大多数群众对“两区同建”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持拥护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群众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政策向乡镇和基层社区倾斜,真正就地实现“人的城镇化”。
(四)D市实施“两区同建”就近城镇化模式的运行绩效
1.探索出一条基于地方实践、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实际上只有一次机会,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结束,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一旦确定后就很难改变。没有可持续的城镇化,就没有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仇保兴指出:“先行国家城市化的历史经验昭示:城市化的历程意味着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同时伴随着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退化、灾害频发甚至社会动荡和政权更替。”*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D市采取“跳出产业抓产业培育、跳出农村抓农村工作”的思路”,作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的决策,从而促进了D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迅速提高。经过8年多的时间,D市逐步探索出一条“两区同建”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农区的新型就近城镇化之路。
2.夯实了城镇化体系的基础支撑,推进了乡村向城镇的结构性升级
《2014—2020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指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纵三横”城镇化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提出了一个城镇化的基础支撑问题,即城镇化不能无选择地大面积推开,而应该围绕已有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来展开。截至2015年,D市开工建设的430个新型农村社区中,300多个位于县城和乡镇驻地3公里范围之内,能够借力县城和乡镇驻地的产业支撑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自身发展。以D市某镇为例,通过“两区同建”,镇驻地新增面积1.2平方公里,镇驻地周边5个社区聚集了2.3万余人居住,占全镇人口近一半。配套的五大产业园区连接成片,共吸纳了5000多人就业。D市“两区同建”建设模式,推进了乡村向城镇的结构性升级,补齐了县级以下小城镇的短板,为D市城镇化体系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支撑。
3.拉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雄厚的潜力在城镇化。”*李克强:《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王建主编:《城镇化与中国经济新未来》,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坚持重心下移,把城镇化资源向县域倾斜,通过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的同步建设,才能实现全域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良性互动。*田雨、刘康丽:《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城镇化发展也拉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D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750.94亿元,比2007年增加1570.12亿元,增幅达到157%,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9元,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幅度;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1.87平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39.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10年的34.02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43.5平方米。D市城镇家庭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农村家庭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S省D市“两区同建”就近城镇化模式证明,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处于大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是集聚非农产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运用就近城镇化策略,就近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小城市集中,既能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和环境压力,也更易于实现人的城镇化。
城市的发展规模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的热点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形成了大城市主体论、中等城市主体论、小城镇主体论、两头主体论、大中小并举论等多种观点。我国的城镇化实践表明,将大、中、小城市相互孤立、割裂的做法,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构建,应当发挥不同规模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互补作用,走一条统筹城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才是我国城镇化的明智选择。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胆探索和创新,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现实选择,但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经验教训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新农村建设社区化是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的载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D市就近城镇化实践经历了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两区同建三个阶段,逐渐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分为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现在各地都在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主管理等方面达到城市社区的标准以后,村级自治就改为社区自治,农村新社区成为基层单位,也就纳入了城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D市“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破解了传统农区城镇化的难题,成为先行实验的成功范例,对国内地级市层面上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借鉴意义。
(二)产业就业支撑是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的关键
城镇化必须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市民化必须建立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实践也表明,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从1999年开始,我国重工业占比开始超越轻工业,出现了重新重工业化的现象。1999年,重工业增幅超过轻工业1个百分点,2003年超过4个百分点,这一趋势持续发展,甚至到2008年仍然超过1个百分点。在农业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也随之从农业转移到了工业或第三产业,企业和工人聚集到城镇,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镇化水平越高。在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占比持续降低,第二产业占比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我国经济出现了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这说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的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持续不断推进的城乡结构变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文化传承是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的灵魂
新中国的城市化先后经历了政治型城市化阶段、经济型城市化阶段,目前正在进入文化型城市化阶段。建国后的头30年,政治型城市化是主导模式。城市化主要以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需要为中心、服从于国家政治需要与政治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型城市化成为主导模式。经济型城市化以GDP 为中心、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型和经济型城镇化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都具有巨大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但是在大致都经历了30年左右的时间后又都相继陷入困境。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最高本质,那么也可以说,文化型城市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主题。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最终是城市间精神文化的较量。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传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现代化是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的扬弃和发展。现代化为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技术手段的支持。越是现代化的城镇化,一定也是文化多样化的城镇化。历史文化传承是现代化城镇的灵魂。因此,新社区建设应该注重“现代元素与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合并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力保留载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古村、古镇、古树、古建筑,尽量保留原始风貌。
(四)党的建设是农民实现就近城镇化的保障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要成功实现城镇化需要掌握和运用城镇化规律的政治力量的引导。“由于中国城镇化推进动力和推进方式的特殊性,根据城镇化推进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城镇化是通过怎样一种运作机制、运作过程、运作方式而实现的,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城镇化至关重要。”*李强等:《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页。中国是城镇化后发赶超型国家,特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其城镇化推进模式。无论是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都是其中的主导力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调动资本、人力、物力等资源,在短时期内较快实现城镇化目标。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存在着资源透支、环境恶化、乡村衰败、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等问题,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面临严峻的挑战。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土地、住房、公共服务等资源将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重新配置,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日益突出。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显然不能单纯采取市场经济的方式加以解决,而是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与农民群众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把党和国家的城镇化战略、方针、政策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有机结合,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意愿,实现党的组织和农民群众的良性互动,有效化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保障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陆影)
2017-02-20
杨振生(1971—),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
F299.21
A
1003-4145[2017]05-0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