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登举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浅谈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谢登举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从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与贫穷落后的根源、水土保持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大、危害深且治理难度大。根据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成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km2,其中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km2;全国共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的县份位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无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
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和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和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一是导致耕地毁坏,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导致江河湖库大量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程度,制约着丘陵山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四是削弱生态系统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全国现有向城市供水的重要饮用水源区中的湖库,95%以上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还导致草场退化,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加剧沙尘暴的发生频次;河流湖泊萎缩,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地减少或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不仅造成生态恶化,而且经济损失巨大。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与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水土流失每年给全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的3.5%。
我们一般所讲的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小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是指人们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修筑的各类工程设施,如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坡面蓄排水及造林整地工程等)、治沟工程(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植物措施,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造林(包括经济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以及管护办法,目的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指在坡耕地或旱作农田上采用的改变微地形、增加地面覆盖、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等方法,如等高耕作、带状间作、草田轮作、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抗旱增产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自然规律,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工程、植物、蓄水保土耕作三大措施,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水土保持也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们对水土流失规律及危害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集中体现。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同时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以,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来看,二者密切关联,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共存共荣的关系,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应该说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3.1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
水土流失是加剧江河流域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使河床抬高,河道萎缩,行洪能力下降,洪水宣泄不畅,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水大灾现象,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事件,直接威胁江河流域下游及两岸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由于泥沙淤积,削弱了水库工程的调蓄能力,减少了蓄水库容和使用寿命,从而影响防洪与正常供水。通过大规模的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运用工程措施的层层拦蓄和植物措施的覆盖保护,减缓径流形成速度,削弱降水径流对流域坡面的冲刷力,可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大大减轻防洪负担,保证供水安全。
3.2 水土保持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据资料,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要流失表土1 cm以上,而自然状态下形成1 cm厚的表土层需要120-400 a。全国每年有约50亿t华夏沃土付之东流,上亿吨氮、磷、钾作物养分随之流失。耕层表土的厚薄,是土地经济生产力的体现。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耕地耕层变薄,土壤日渐贫瘠,不少地方现已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少人成了生态难民。据研究,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在丘陵山区,坡耕地比例大,地块狭小,不利于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因此,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开展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放在首位,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大大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改善了农民的耕种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同时,配套完善坡面水系工程,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旱涝保收。在治理坡耕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沟坡植被建设,营造防护林,提高绿色覆盖率,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保障。对坡耕地治理与沟坡植被建设未能全面拦蓄的径流泥沙,则在沟底的径流泥沙通道,打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化害为利。据山西省水保所的研究,30°以内的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后,可拦蓄径流70%以上,减少泥沙流失90%以上。据梁音、史学正等研究,良好森林植被下的土壤,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次生林下土壤的4倍,低质次生林地每年的地表径流量比优质森林地要多10万m3/km2。另有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可增加地下径流23.75%,为粮食生产灌溉用水提供水源。
如以“苦瘠甲天下”而闻名的甘肃省定西市,多年来,坚持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运用防治技术,对位配置各类措施,山、水、田、林、路、村合理配套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通过推进水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截止2011年,全市累计兴修梯田38.11万hm2,农村人均达到0.14 hm2;其安定区整体基本实现了梯田化,通过了省政府和水利部“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区)”验收。梯田建设的长足发展,为定西开发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了平台,注入了活力。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逐步培育并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优势、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定西的实践证明,水土保持确实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
3.3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水土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就是由土、水、光、热等自然资源和生物群落的有机组合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和生态自然修复工程的有机结合,可拦截地表径流,减少泥沙流失,增加植被覆盖度,有效调节小气候,达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的甘肃省天水市,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处在黄土高原与秦岭山地交界地带,历史上曾因气候宜人、林茂草丰、景色秀丽、环境优越而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为不合理建设生产活动加剧了城市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源污染,严重影响着天水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2000年,天水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10多年来,以预防和治理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城市为目标,开展了以黄河水土保持藉河示范区为龙头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设项目,逐步恢复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功能,改善了生态环境。据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了81%,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1.1%提高到64.4%,土壤侵蚀模数由强烈以上下降为2 430 t/km2·a。目前,天水市绿地率达27.57%,人均公共绿地达6.47 m2,开始彰显出了现代化园林城市的特色,呈现出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生机图。2011年,天水市被甘肃省推荐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3.4 水土保持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生产、生活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以及自然灾害、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共存的关系时,大自然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反之,如果人类毫无顾忌的侵害、掠夺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水土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格实行《水土保持法》中确定的“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通过科学规划的实施,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防止盲目无序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可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青海省长岭沟为例,昔日的长岭沟,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突凸的坟包伴着稀稀落落的植物,空旷山峦,荒凉而冷寂。1989年以来,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开始综合治理,经过连续10余年的努力,造林105.13 hm2,平整土地28.33 hm2,苗圃地5.33余hm2,生态自然修复66.67 hm2,水土保持成果使长岭沟逐渐变成了西宁市的高山大花园。实践告诉我们:一切繁荣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以坚固的生态平衡为基础,以丰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尊重自然,蛮荒之地也可以用绿色侵染;善待自然,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延续。2000年,长岭沟被水利部命名为十大精品流域;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示范园;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S157
C
1008-0120(2017)01-0006-03
2016-07-31;
2016-11-02
谢登举(1967-):男,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