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验概念的现代意蕴
——基于哲学史的考察

2017-04-02 16:02王玉蓉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感性马克思经验

王玉蓉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

马克思经验概念的现代意蕴
——基于哲学史的考察

王玉蓉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

自柏拉图以降,西方哲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经验概念。在现代哲学中,经验被看作是与身体性体验相区分的对于存在的把握方式。马克思将经验与人类的现实生活链接起来,将历史唯物主义植根于人类的生存经验之中,勾画出个体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历史图景。这样的经验概念无疑具有现代哲学的理论特质,是马克思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重要表征。

经验;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理论革命

在西方哲学史上,出于对日常生活及其思维方式的反省,哲学家们形成了对“经验”的不同理解。西方哲学家们的经验概念经历了从古典时期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现当代存在论的演化历程。马克思在前人理解的基础上,从人类的物质生活出发,在人类的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历史唯物主义,然后用这一科学理论来考察人类的生存经验,赋予“经验”以深刻的现实性品格和存在论意蕴。考察马克思的经验概念,可以充分彰显马克思哲学独具一格的批判锋芒和现代意义。

一、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的对峙

在西方哲学史上,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讨论的重点。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力图寻找变动无常的感性事物背后独立存在的理念,从而为一切事物寻找本质。在《斐多篇》中,他从现象世界的具体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它们的相似性,然后从相似性上升到抽象的一般性。这就是所谓的理念。他说:“尽管我们说的相等的砖头、相等的石头或其他相等的东西与这个相等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不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事物的相等才得到相等这个观念的吗?”不仅如此,具体事物以理念为追求目标,又不能完全契合理念。“一切可感的相等都在追求绝对的相等,但是缺乏相等。”*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6页。具体事物是非永久的、多样的,可以用感官察觉到的;而理念是永久的、单一的,只能靠思维去把握。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进一步阐明了具体事物与抽象理念这一区分的认识论意义。他指出,理念是先验的,而具体事物是派生的;理念是知识的对象,具体事物是意见的对象;具体事物不过是对同名理念的模仿,现象世界也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总之,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也是事物的原型。一切从感性经验中概括得到的知识是不具备普遍必然性的,由理念表示的知识存在于不同于现象世界的世界里,才是最精确的知识。哲学以及整个人类认识的目的就是追求和把握这个超越感性世界的理性世界。

在巴门尼德之后,柏拉图深入阐述了与感性世界相对的理念世界,真正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传统。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对立,向西方哲学家们提出了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如何验证关于理念的知识等问题。在漫长的中世纪,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被基督教神学所垄断,基督教信仰以独断的方式主导着几乎所有知识领域的知识探索。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逐渐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而获得独立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外部世界的秘密,认识论问题因而逐渐成为哲学家讨论的焦点。

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英国学者罗吉尔·培根较早地阐述了经验概念。他详细论述了经验概念的实质、作用、来源和类型。他认为,经验就其实质而言是“与那种感官知觉相联系的知识”,它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因为“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7、352、450页。;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经过经验的验证,由理性得到的结论才能成为可靠的实证知识。罗吉尔·培根显然是把经验与感官知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他的经验论具有唯物论的特点。不过,这种经验论仍没有脱离神秘主义的色彩。在谈到经验的来源时,罗吉尔·培根认为,经验是从物体放射出的某种神秘的“意象”而进入人类感官的。他还认为,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经由人类的外部感官而获得的,另一种是通过内在的启示而得来的。如果说,前一种经验来自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考察,坚持了经验主义反映论的倾向,那么,他所说的后一种经验则承认心灵的静修所获得的感悟与体验的可靠性,具有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尽管罗吉尔·培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阐明了经验概念,但尚未完全摆脱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另一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继承了罗吉尔·培根经验论中唯物主义思想,不仅认为基于实验的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泉源,而且强调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这种感觉经验。不过,他主要讨论的是探究自然界规律的科学知识。他说:“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②《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7、352、450页。他既反对仅限于收集材料的经验主义者,又批评了仅仅从僵化的概念出发的独断主义者,而是主张实现实验与理性密切结合的归纳方法。约翰·洛克进一步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指出,“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从经验上来的,而且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的。”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7、352、450页。他把经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来自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叫做“外部经验”;另一种源于对心灵内部的反省活动,叫做“内省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洛克关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经验的区分仍然完全摆脱唯心主义观点的影响。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的学者分别发展了洛克思想的不同方面。伏尔泰、爱尔维修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一方面坚持洛克经验论的唯物主义立场,另一方面克服了洛克的“内省经验”的不彻底性,从而明确提出认识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而感觉是可靠的,是人们借助感官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反映。由此,在他们看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感觉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唯一来源,这样就彻底反对了天赋观念论和不可知论。被18世纪唯物主义者极力批驳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者如贝克莱和休谟,虽然都承认认识肇始于感觉经验,但是又都否认感觉客体的存在,否认感觉经验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和休谟不可知论对经验论提出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经验论的不足。经验论强调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理性也依赖于感觉经验。但是,他们夸大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没有进一步回答个别的感觉经验如何上升为一般的、普遍的知识的问题,甚至否定感觉经验的客观内容和普遍形式,把理性认识机械地理解为基于经验的感性认识的加减。感觉经验的个别性、唯一性和绝对性,在贝克莱和休谟哲学中发展到极端,就演变为主观唯心论和不可知论。

在唯理论与经验论分歧的基础上,康德通过区分现象世界与物自体,强调知识的先天形式与感性内容来论证知识的确定性。一方面,他指出,“一切知识虽以经验始,但并不因之即以为一切知识皆自经验发生。”*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7页。也就是说,人类所有的知识既始于经验,又不是局限于经验。他认为,在认识之外存在某种独立的东西,它刺激我们的感官便产生了感觉和经验。另一方面,在康德看来,如果不经过整理和综合,感觉经验就只能是片面的、零散的、杂乱的,它只有上升为必然的、普遍的知识才有意义。康德发现,人类生来具有一些概念、范畴,这些先天的范畴、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整理、综合那些支离破碎的感觉经验,从而使它们上升为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由此,康德为人类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找到了有效的连接方式,即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能力。正是凭借这一能力,各种感性经验材料和事实才上升为普遍有效的理性知识。但是,康德同时认为,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本质的世界,即所谓的“物自体”世界,它不与现象世界发生联系,也不能凭借人类的理性加以认识和把握。黑格尔以逻辑学为中心构建了自己宏大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事物的本质不是自明的,而是在被思维所把握时才能彰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思维才能揭示、规定事物的本质。不仅如此,规定事物本质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主观意识到客观精神的发展阶段,主观意识只有上升到客观精神,才能完整把握事物的本质。绝对精神通过不断地外化与自我否定,最终回复到自身。这种思想的内在性同样适用于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经验知识具有一定的感觉确定性,但必须给予自我否定,上升为理性知识。“感性的东西是个别的,是变灭的;而对于其中的永久性东西,我们必须通过反思才能认识。”*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5页。在黑格尔这里,“存在”已不是感觉可以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而是被思想所认知的本质性的东西,它是被认知活动消化过了的思想性的东西。因此,所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实际上是思想与思想的产物的同一,而经由这一同一过程,感性经验被彻底扬弃了。

二、经验概念的存在论转向

众所周知,近代西方哲学出现的重大转向是从本体论转为认识论,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经验问题的思考往往局限在认识论的视域之中。“经验”作为对世界的感性理解,在柏拉图那里构成了世界的一部分,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认识论逐渐成为西方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哲学家们对存在本身的追问让位于如何认识存在,“经验”作为认识存在、建构知识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而被加以思考。但是,在思想中作为摹本与作为手段的经验并不是经验自身,恰恰是对经验的遮蔽。这就是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现代哲学关于经验的存在论阐释。根据这一路径,思想被规定为经验与个人化的体验。经验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感官所获得的知识,而是与身体性的体验相区别的对于存在的把握方式。

伽达默尔曾经这样形容经验概念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说:“在我看来,经验概念——尽管看起来非常荒谬——乃是我们所具有的最难以理解的概念之一。因为经验概念在归纳逻辑中对自然科学起了主导的作用,所以它被隶属于一种认识论的解释图式,而这种解释图式在我看来似乎缩减了它原本的内容。”*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445、449、564页。他揭示以往经验理论的不足,认为它们完全从科学出发思考问题,没有注意到经验的内在历史性,这就导致经验被抽象为可重复、可检验的客观性知识,却不包含任何历史的要素。他说:“现代科学在其方法论里只是继续贯彻一切经验已经追求的东西。一切经验只有当被证实时才是有效的。因此经验的威望依赖于它的原则上的可重复性。但这意味着,经验按其自身本性要丢弃自己的历史并取消自己的历史。”②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6页。从解释学的立场出发,伽达默尔主张经验的历史性、开放性和语言性。经验的历史性建立在人作为历史性存在的根基之上,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重复性。在他看来,实存着的人与经验一样,都具有某种重复性,这种重复性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从前,也不是单纯地依赖过去的东西,而是指当下的有限性存在都是既延续了过去,又生成着未来,都表现为永不停歇且不受限于任何目的的永恒运动。这样,解释学的经验就成为连接传统与现在的中介。对于个人而言,人的历史性同时意味着其内在的超越性,个人既能够顺应既定的历史、文化等生存环境,又可以超越环境的限制而创造出新的历史和文化。也正是在顺应与创造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经验的开放性得到了重释;它不是指把他人经验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把他人视为对象,而是强调对他人经验的开放,主张把他人放在平等的对话者位置上,并且清醒地认识到对话者彼此的历史局限性。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对新经验和他人经验的开放性。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视界融合的“效果历史”过程。而个人之所以能够通过经验去认识,去理解,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语言的存在。“关于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大概有同样的看法,因为语言是先于一切经验而存在的。所以,虽然虚假的语词问题可能得自于语言习惯的统治,但语言同时又确实是经验本身的积极条件和指导。”③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445、449、564页。语言蕴含着历史和文化,是全部意义生成的根源。可以说,语言带给我们以全部的前理解,因而构成了解释学经验得以发生的本体论条件。所以,解释学经验具有语言特性,这种语言性先于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反思。解释学经验的发生过程与其起源一样,也具有语言性。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对话,由此而形成的历史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事件;对事物的理解不仅是借助语言形式而发生的,而且用语言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种公共的语言。正因如此,语言才是一种世界经验。“语言形式和流传的内容在诠释学经验中是不可分离的。”④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445、449、564页。

另一位现代哲学家胡塞尔也是在批判传统经验理论与科学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构起现象学的经验理论。理解胡塞尔的经验理论可以从他对休谟经验主义的批判与改造开始。休谟的经验主义将知识奠基于人的内在感觉经验即内在的经验意识上。这样,他就避免了洛克哲学中经验概念的二重困境,即经验既是指客观实在的表象,又指内感知的客体。正如休谟所言,“我们纵然尽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身体之外,把我们的想像力推移到天际,或者是宇宙的尽头,我们实际一步也超越不出自我之外,而且我们除了出现在那个狭窄范围以内的知觉,也不能想像任何一种存在。”⑤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445、449、564页。正因如此,休谟就避免了洛克哲学从变动的经验一跃而获得普遍性的独断论困境,因为休谟认为,内在经验因人而异,不存在普遍性,所谓的共相无非是人们的习惯性联想。与此同时,对内在经验的强调还暗含着某种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否则就会陷入洛克经验论的困境。也就是说,如果经验完全是由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主体就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除非基于经验的概念存在先天的、能动的因素。所以,胡塞尔才说:“休谟已经在观念的关系的形式中承认了先天。”*休谟:《人性论》上卷,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4页。尽管如此,休谟的内在经验概念仍然是一种素朴的直接呈现,需要经过根本性的转变,才能进入现象学的门槛。用胡塞尔的话来说,“我们自己也将进入一个内在的转变过程,通过这一转变我们将真正面对面地,直接地经验到那个早就被感觉到的,但一直隐藏着的‘超验的东西’的领域。”*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上,倪梁康译,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他认为,休谟仅仅关注心理的内在经验,是一种心理主义,会导致相对主义和唯物论。进一步而言,这种经验仍然属于朴素的自然经验,是一种实体主义,因为它仍在强调不可分析、无法还原的实体,即心理原子事实。胡塞尔因而批判休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仅仅与感觉材料相关的感性是不能说明经验对象的”*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113页。。在胡塞尔看来,心理经验看上去是内在的观念,但实际上是外在的,因为它处在主体的纯粹意向结构之外。经过对休谟哲学意义上的经验概念的悬置,胡塞尔转向了现象学先验意识结构中的内在经验,即自身的纯粹意识。“我们将其描述为一种‘目光’的自由转向——不只是物理目光,而且也是心理目光的。”*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页。由此得到的是真正内在于人的先验意识结构的现象学经验,其可能性在于回到生活世界的经验,即前谓词经验,从内在世界的体验中去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

三、马克思经验概念的现代阐释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经验概念的研究大多是在认识论领域展开的*张新:《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经验概念》,《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3年第3期;毛平:《经验概念的演变及马克思主义对经验概念的改造》,《江汉论坛》1998年第8期。。我们认为,只有在整个现代哲学的背景下审视马克思的经验概念,才能更为真切地把握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通过解读马克思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我们能够发现马克思对经验本身的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哲学,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历史生活的“经验”,并且运用“纯粹经验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5、24、30页。考察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从而揭示出了被理念的历史所遮蔽的真实规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经验”一词多次出现,如“经验的考察”⑧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5、24、30页。、“经验的材料”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5、24、30页。考察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从而揭示出了被理念的历史所遮蔽的真实规律。、“经验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5、24、30页。。马克思对于“经验”的强调,首先针对的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青年黑格尔派从抽象的理念出发理解历史,甚至按照纯粹理念的内在逻辑剪裁丰富的历史事实。而马克思正是要从被思辨哲学所抛弃的现实生活过程和从被唯心主义者反对的感性经验出发,重新思考人类历史的内在规律。同时,与经验论者和实证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所提出的“经验”不是众多客观事实的堆积,也不是满足于对客观世界的精确描述,而是立足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本身,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内在矛盾出发去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由此,马克思才建构起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具体而言,马克思在构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所阐发的经验概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涵:

首先,感性经验是马克思考察历史的现实基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感性经验“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在唯物史观确立时期,马克思进一步从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论述感性经验的历史意义。与马克思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虽然倡导批判一切,但其批判的锋芒未指向作为其理论根基与理论前提的黑格尔哲学,并且只是用语词来反抗现存世界的统治。与之相反,马克思将考察的前提定为“现实的个人”,即“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个人生存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满足包括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活动就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工具,它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形成感性意识。同时,人类还会有自身生命的生产即繁殖,而形成家庭。这样,人类的生产过程就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历史上看,家庭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被公社、国家等形式取代其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指出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产活动,依次为物质生活的产生、感性意识的生产、家庭关系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在马克思看来,这些生产活动的发现不是根据概念或理念的发展而获得,而是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所揭示的。他近乎尖刻地批判了德国史学的落后,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在当时的德意志尚未发展,马克思认为在那里写不出关于工业和交换的历史,德国史学家往往不是根据经验材料而是根据“家庭的概念”来考察和阐明家庭。

其次,经验性方法是马克思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作为方法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经验”,其本质在于决定了考察视角始终关注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存在,祛除思辨的历史观对于存在的遮蔽。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生存的全部经验中,物质生产居于首要地位。一方面,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第一要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另一方面,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了个人本身力量的发展,形成了个人与自身的区别。在马克思看来,当现实的物质生产中形成的分工由最初的性别分工逐渐发展到精神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时,意识也由最初的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发展到能脱离现实加以想象的思维,由此产生了宗教、神学、哲学等意识形态与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分工还导致了个人作为某个阶级的一员都从属于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生存条件,受到“物的力量”的限制。因此,要实现个人的真正自由,完成“阶级的个人”向“作为个人的个人”的转变,依赖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建立起共同体。这便走向了马克思所描绘的未来世界图景。在马克思这里,与感性经验世界观相对应和符合的方法论,是一种实证、经验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与抽象思辨相对应的方法。*唐忠宝、侯勇:《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论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从物质生产活动这一人类最根本的生存经验而不是从一般意义的感性直观经验出发,考察人类历史进程及其发展阶段,探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是马克思历史研究方法区别于其他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方法的显著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言,“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关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6页。

再次,人类经验性的解放是马克思考察历史的理论旨归。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的设想,也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未来生活的现实经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地区与民族卷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历史开始了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进程。与前资本主义时代相比,资本主义创造了发达的生产力,将人从自然所形成的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自由。但是,个人仍然无法摆脱自己所隶属的阶级条件,阶级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真正的个性的发展,劳动作为谋生手段并非个人的自我活动。因此,在资本主义涌向全球各地,创造出更为发达生产力的同时,生产力与其交往形式之间的内在矛盾才得以尖锐化,受阶级束缚的个人才能采用革命的方式彻底实现自身的解放,实现个人的自由个性。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经验概念从人类历史的本真状态出发,直面具体个人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阐明人类的历史存在,本质上既不同于现代解释学诉诸文本、语言的经验,也异质于现象学诉诸自我主体的先验经验,显示出人类经验所特有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深植入人类社会的生存经验之中,将经验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勾连起来,并以此绘制出个体及人类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图景。在马克思这里,“经验”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哲学概念,而是唯物史观赖以生成的感性基础、基本方法和理论归宿,具备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面相。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内蕴才能得到进一步地阐发,才能成为当今时代开展理论与现实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

2017-09-05

王玉蓉,女,安徽肥西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B0-0

A

1003-4145[2017]11-0183-05

(责任编辑:刘要停)

猜你喜欢
感性马克思经验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