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总目录
第1期
(5)政治经济学对象:从《导言》到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顾海良
(13)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性 张雷声
(19)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经济社会形态的设想与社会主义的实践 王天义
(27)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册的编辑工作——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考察 徐 洋
(37)辜鸿铭的受辱:民族主义与创伤记忆 程 巍
(57)1925年三大农运与作家赖和的诞生 柳书琴
(68)关于“东方”现代文学的“世界性”——以竹内好、石母田正和周氏兄弟对于民族主义的观点为例[日]坂井洋史撰 谭仁岸译
(77)公益事业、社会事业、公共事业辨析 赵立波
(86)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构建与改革的价值选择——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分析朱仁显 李 楠
(94)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改革研究宁 靓
(99)中国农业经济的“充分就业陷阱” 俞宪忠
(109)我国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孙根紧 钟秋波 郭 凌
(116)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赵金国 岳书铭
(122)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年度相关关系研究及十三五预测性建议 顾海兵 王树娟
(129)“安倍经济学”的破产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丁 冰
(136)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结构比较研究油永华
(141)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栾 强
(145)企业哲学的历史演进、分析框架和功用研究刘江宁 周留征
(151)尼克·库尔德利: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式”转向齐爱军
(156)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于 杰
(162)文化产业在A股市场获得资产溢价研究周子钧
(169)劳伦斯作品中的工业象征主义研究江润洁 韩淑芹
(175)中国语境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再探讨:以慈善机构为例 毕素华
(181)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内涵与重塑 张 文
(186)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现代出路——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鞠忠美
第2期
(5)从“唯一者”到“超人” 刘森林
(14)什么是彻底的意识形态批判——重新理解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 赵凯荣
(24)马克思对施蒂纳“思维绝技”的批判 刘贵祥
(35)审美虚无主义:从笛卡尔到施蒂纳 张红军
(43)为什么构建一个人民概念是激进政治的主要任务?
[阿根廷]厄尼斯特·拉克劳撰 闫培宇译 李媛媛校
(59)捍卫人性需要公众斗争的激进化[埃及]萨米尔·阿明撰 乔茂林译 李媛媛校
(66)从钱钟书的《围城》看中西方文化精神的融汇高旭东 戴 波
(73)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的语文策略考评 段怀清
(79)《朱丽小姐》与《牡丹亭》多维比较研究 周爱华
(84)日本文学中泰山书写的思想建构 寇淑婷
(91)教育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基于教育回报率分析刘晓陵 赖新蓁 文剑冰
(100)结婚、生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李 凌 梁筱娴
(109)社区类型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探析——以整体网核心边缘理论为分析视角邢占军 张 泉
(115)改善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资源依赖与组织认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颜玉凡 叶南客
(123)使用价值理论的辩证认识及其现实意义 李松龄
(129)儒家义利观视角下的社会企业系统治理研究张晓峰 刘 静 沈 喆
(135)资本市场业绩压力会导致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吗?——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张 涛 朱学义 刘梅玲
(142)跨国零售商竞争与我国零售产业链福利效应魏修建 李 亚 张丽淑
(149)家族涉入、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研发投入岳丽君 李 荣
(155)关系结合方式与中间商自发行为实证研究——基于承诺的中介效应 蒋守芬 陈信康
(160)新常态下增强企业工会活力的若干思考 尚长泉
(164)中国“动漫大电影”:全产业链的市场整合与开发顾群业 张克博
(170)审美现代性视域下新世纪文学的影像化传播 魏李梅
(175)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艺术哲学 曹晋彰
(18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李龙强 李桂丽
(186)老子美学思想:“道”本体对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超越 黄 莎
第3期
(5)自由主义视角下“人”与“我”的分野——施蒂纳的自由观及其局限 聂锦芳
(11)从纯粹否定到辩证否定——参照恩格斯视角重构马克思主义与施蒂纳思想的关系 单提平
(17)被殖民的“帝国”与半殖民地的殖民意愿 李永东
(24)泛殖民性话语体系与现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之关系刘永春
(31)“恩怨相叠”:半殖民与解殖民视野下梅娘的女性写作马 兵
(36)论晚清时期梁启超文明观的半殖民性 于相风
(42)论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贫困人口需求的契合度陈成文 李春根
(49)产权界定、拆迁补偿与群体分化研究——一个来自对两个村庄的经验观察 张杨波
(56)“应得”正义观:分配正义视角下邻避风险的化解思路王佃利 王庆歌 韩 婷
(63)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对策研究 刘友田
(69)仪式重构与村落整合——以烟台市北头村祠堂修缮为例武志伟 马广海
(76)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研究——基于2015年五省市调查数据 郝 静
(81)经济增长的财政效应分析:以1970—2014年的日本为例 张乃丽 欧家瑜
(89)金融相关比率、证券化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以山东省数据为例 孙国茂 孙同岩
(96)财政补贴、公墓建设与农村土葬改革 张 溪 杨 睿
(102)股权激励模式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杨 力 朱砚秋
(109)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张守凤 李淑萍
(115)物联网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黄 勇
(121)高管权力与薪酬契约:基于市场竞争的实证研究王昌荣
(12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创新与农户信贷可得性——以山东省为例 张晓琳 董继刚
(133)基于GEP的区域生态审计框架与实现路径研究杜 鹏
(139)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论略 石冠儒
(143)警惕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王晓文
(149)《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三重内涵探析鲁洪生 贾天宇
(155)现象学视域中的“梦中之物”——从格式塔心理治疗的“梦的工作”谈起 高剑婷
(160)我国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困境与出路——以新世纪以降相关文献梳理为视角洪 浩 寿媛君
(168)生态补偿财税责任立法的国际经验论析 徐丽媛
(177)环境执法中的“以罚代刑”现象及其规制 孙 杰
(185)论法律解释的目标 解永照
第4期
(5)论马克思历史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胡 刘
(18)创新发展的人学审视——马克思机器体系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 张 梧
(26)从形而上学批判到资本批判——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 董 彪
(33)碎片与和谐整体——从“侨易学”的观点看普鲁斯特“和而不同”的审美观 涂卫群
(42)从居室厅堂走向百货商店的女性——从左拉文学世界看消费群体的一次迁变王 涛
(51)陌生女人与陌生爱情母题的侨易 张 芸
(58)大病保险发展构想: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仇雨临 翟绍果 黄国武
(65)大病保险制度定位与政策完善 何文炯
(70)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关系之辨:分立还是归并?贾洪波
(76)大病保险公私合作的风险及其治理研究 王 琬
(82)中国人口红利结束了吗?杨 帆 黄少安 Julien Picault
(90)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 乌仁格日乐
(96)基层司法公正实现路径的微观察——以发还改判案件讲评机制为例梁 平 陈 焘
(104)农村征迁纠纷解决的法治困境及因应策略——以五个典型征迁纠纷事件为例陈 奎 蔡卓衡
(110)农地流转纠纷的类型构造与司法治理——基于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的实证展开 李广德
(116)当代资本主义新形态的经济动因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 赵海月 韩 冰
(122)基于反向和隐蔽交易的股票市场知情交易研究王 超 高 扬 刘 超
(129)经济道德的经济哲学思考 郑秀喜
(133)我国城镇化多元投资主体协同效应研究张秀利 祝志勇
(138)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再探讨 冯景战
(142)基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国有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赵 强
(146)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机制研究——基于SVAR模型 刘 瑶
(152)企业跨项目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赵大丽 刘闲月 李立望
(158)《环境保护法》第65条环境侵权连带责任之正当性探究——基于环境责任社会化之视角 张式军 王绅吉
(163)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考评机制实证研究 胡常龙
(171)实践型生态文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基于山东生态茶园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舒 萍
(177)和同之辨:大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 赵 勇
(182)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确立和升华——从延安讲话与北京讲话比较分析的视角卢美丹
(187)传播与社会学视角下的移动视频直播研究 傅晓杉
第5期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双重维度及其哲学意义 唐正东
(11)从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再认识 孙乐强
(19)重读《资本论》: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的焦点及其启示张义修
(26)权力关系在经济学语境中的呈现: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例 张 杰
(32)论“孝”与中国传统养老保障网的构建 毕天云
(39)论“义”的社会福利内涵及功能 高和荣 赵春雷
(44)协商民主与社会正义——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内在反思及其社会基础齐艳红
(53)现代性视域下如何阐释政治的本性?——兼论墨菲对吉登斯、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批评莫 雷
(59)拯救政治——朗西埃《十论政治》的核心主题 单传友
(65)G.A.柯亨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重建 王 坤
(70)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尴尬及问题性建构高 楠
(81)略论“新学语”的引进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以梁启超、王国维为例 翟 彬
(88)民族艺术经典的音乐美学阐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审美价值再解读匡秋爽
(94)转型期“单位意识”的批判及其转换 田毅鹏 王丽丽
(100)“综合体制身份”、人力资本与劳动合同签订——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刘 丹 雷 洪
(107)就近城镇化研究:可行性分析、实践探索与运行启示杨振生
(113)论谭嗣同的生灭观 魏义霞
(119)音义之争和范畴之论对后世语言学研究的影响李仕春 艾红娟
(126)施特劳斯与现代性中的经典阅读 刘正正 高 伟
(132)央地关系:制度堕距与改革的内卷化困境王 琪 陈 昭
(140)论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使用权的制度完善汪 莉 彭婷婷 尤 佳
(146)我国行政立法中的价值冲突 谢寄博
(153)企业循环经济物质流-价值流原理与优化研究肖 序 陈 翔
(160)中国石油产业环境规制效果与生态保护路径 朱 岩
(166)我国生态文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省为例 王爱国 杨美艳 刘 毅
(173)DEA视角下学术研究绩效评价分析贾永堂 董 洁
(178)家族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系研究——来自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张 妮 李晓彤
(184)产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考量与路径提升——以山东省产城融合发展为例 颜丙峰
(189)全球化视角下国有企业人才经营战略研究 卢丙申
第6期
(5)中国道路对西方现代性的超越 张三元
(17)雅努斯神的双面: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的构境基础——《技术与时间》解读 张一兵
(25)马克思自由观的双重向度及现实意蕴 涂良川 李爱龙
(31)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构造的三个维度程 远
(37)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的法律规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析 柴 荣 李 竹
(43)土地的权利边界:20世纪美国管制性征收土地的司法演进史 姜 栋
(51)农用地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章雨润
(56)多维视角下土地规制法律分析 高 可
(62)载道还是西化:中国应有怎样的非洲文学研究?——从库切《福》的后殖民研究说起 蒋 晖
(77)论18—19世纪中期英国小说中劳工阶级对塑造中层人物的道具作用 苏耕欣
(83)战败时空与记忆符号——林芙美子的“浮云”意识探析 周异夫 曾婷婷
(89)日本近代文学中女性生存困境的突围与身份重建彭 旭
(94)提升安全感:失独父母依恋关系的重建徐晓军 张楠楠 师璐瑶
(102)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遭遇的实践困境与治理图景哈洪颖 马良灿
(108)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区突破治理困境的路径探析朱冬梅
(115)中韩大学生生活压力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社会支持中介作用比较研究 周 莹
(123)金字塔链条、跨级持股与股价同步性曹廷求 张翠燕 王 倩
(130)物联网技术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影响与对策 潘娅媚
(135)我国PPP投融资项目的市场审思与完善路径 张彦伟
(140)监管模式选择对企业年金投资效益的影响——来自国际的经验证据 李倩倩 赵正堂
(148)基于消费者卷入度的品牌延伸研究——以我国老字号品牌为例许衍凤 范秀成 杜恒波
(154)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的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研究郭志栋
(160)国有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及其实施 王永贵
(164)对中国网络自制剧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考察 徐亚萍
(171)论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孟祥中
(177)论隐士与中国隐逸文化 史冬青
(182)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内容、特点、价值 董文芳
(188)实体民主、程序民主及其维度下的我国村委会选举冯 锋
第7期
(5)政党治理引领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理路 肖贵清 田 桥
(1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三个维度 乔惠波
(20)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新发展 陈东琼
(26)国家治理视域下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论析 陈洪玲
(33)商品的界限 王庆丰
(40)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庄忠正
(46)政治经济学批判旧有模式的延续与终结——重新理解《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两个片段 杨洪源
(53)机器生产与主体塑形——《资本论》之后的两条路径 王 莅
(59)技术统治与艺术拯救——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及其生态伦理学意义赵奎英
(67)论科学话语对艺术的阐释 凌晨光
(75)论《十三步》叙述分层中的荒诞意识 张学军 郝伟栋
(82)魏晋南北朝美学“形”“神”范畴的语法分析赵建章 赵迎芳
(90)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 张 文 康文籍
(97)合作收益视角下的东亚社会保障模式 席 恒 田 宋
(103)我国农民工就业权利贫困与赋权反贫困策略研究——基于权利贫困理论 宋宝安 刘赛特
(108)持不同养老态度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曲夏夏 张红凤
(116)国际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的演进历程及中国对策研究 刘 文 杨馥萍
(123)外资引入、贸易扩张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基于山东省地市级样本的实证分析随洪光 刘 潇
(128)制度环境对高管腐败作用的边界条件研究孙 烨 张 晶
(134)员工胜任力、组织支持感与客户服务绩效关系研究朋 震
(140)基于Theil指数的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区域差异测度宋 琳 吕 杰
(145)环境会计:要素界定、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回顾与展望 王成利
(151)中小企业债券担保问题分析 罗红梅
(158)社会投资视角下女性流动人口“迁而不工”的对策研究 李国正 高书平 唐孝文
(163)转型期中国城乡空间形态的建构 王文静
(168)“增益受偿”原则的构建与环境法的演进 张百灵
(17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法理规制逻辑李方方 许佳君
(180)法治化反腐的基本制度构建及其运作原理 耿玉娟
(186)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代位监护制度的完善关兆曦
第8期
(5)数字异化与一般数据:数字资本主义批判序曲 蓝 江
(14)论共享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及其内在矛盾 夏 莹
(21)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阶级概念 孙 亮
(27)正义与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美]加里·扬 撰 杨 婕 译
(42)论瓦利茨基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构建 黄继锋 李 晶
(48)阿多诺“星丛”概念及其“消极自由”的理论后果——兼论阿多诺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温 泉 郑 伟
(54)论元符号 赵毅衡
(61)身份:自我的符号化 文一茗
(67)中国符号学传统与社会伦理重建——中国古代伦理符号学思想研究的进路祝 东 王小英
(73)拉康与索绪尔:能指链的形成 杜 超 屠友祥
(82)专业社区服务:何以可能又如何可能?陈友华 庞 飞
(90)草根国家的四张面孔——以一个旧城改造项目为例 施芸卿
(95)母职初体验:基于自我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的
城市女性哺乳实践研究 许 怡 刘 亚
(107)拒绝与吸引:农村留守老人宗教信仰选择机制 林瑜胜
(113)媒介化社会视角下的新媒介伦理建构刘明洋 吕晓峰
(119)媒介谱系的重构:价值维度与商业模式的四象限法则曲 慧 喻国明
(124)论“齐鲁文化修学游”品牌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构建臧丽娜 任 谦
(131)劳动力短缺还是过剩?——对中国基本国情之一的澄清 孙熠譞 黄少安
(138)实际二元生育政策下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梁 超
(145)公司价值对控制家族股权比例调整的影响许永斌 谢会丽 山 英
(150)国企高管激励方式协同配置:薪酬、股权与政治晋升任天龙 马鹏程 李一鸣 康澍雨
(156)我国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环境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马 进
(162)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产业效应分析刘 强 白玉竹 范爱军
(169)“运动式”环境治理的困境及法治转型 赵旭光
(175)美国矿业立法的私法优位主义:中国法的未来走向?曹 宇 李显冬
(181)《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3条的问题与修改建议 武善学 袁名希
(186)迈向实践立场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法论邱成梁 李志强
第9期
(5)“英国实践”与启蒙思想的唯物史观释读乔瑞金 毛振阳
(19)“到芬兰车站”——论“青年马克思”文本和思想研究的早期历史周嘉昕
(26)哲学抑或反哲学: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以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为视角代金平 沈清容
(32)人文研究中的数字:弗兰科·莫雷蒂访谈[美]梅丽莎·丁斯曼 [美]弗兰科·莫雷蒂撰向 俊译
(38)神圣阅读:从奥古斯丁到数字人文主义者[美]查德·魏尔蒙 撰 曾 毅译
(46)正典/档案:文学场域大型动力学[美]马克·阿尔吉-休伊特等 撰 汪 蘅译
(63)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段成荣 刘 涛 吕利丹
(70)社会融入因素对流动人口未来置房选择的影响——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宋全成 张 倩
(77)国外家庭政策研究前沿演进历程与知识架构——基于科学知识图谱视角 祝西冰
(89)从“碎片化”困境看农村医疗救助扶贫的政策调整童 翎 洪业应
(95)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 张西勇 段玉恩
(101)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 黄少安
(109)我国港口物流系统产能竞合发展策略评价研究尹 航 魏琪嘉
(114)母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陈志军 崔 慧 赵月皎
(121)社会创业的本质:基于创业过程的结构性创新刘 振 李志刚 高 艳
(126)美国农业保险监管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反作物保险欺诈、浪费与滥用的视角张囝囡 杨秀萍
(132)经济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张晓萌 高 露
(138)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及对策建议 厉桦楠
(145)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育研究 李 杨 刘国亮
(152)越轨性社会热点问题与刑事立法 刘 伟
(160)我国督促程序之支付令既判力问题探析——以德国、奥地利督促程序之支付令效力为借镜 张 亮
(167)人大监督政府环境执法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李 雷 杜 波
(173)贪污受贿罪的罪质解析 高新平
(179)马克思恩格斯论近代中国的当代启示 李爱华
(187)德国红绿联盟执政时期政党协商的做法与启示卢文娟 臧秀玲
第10期
(5)音乐消费趣味的横向分享型扩散机制——基于85后大学(毕业)生的外国流行音乐消费的质性研究 王 宁
(16)以社会学为主的跨学科研究:中外文化消费研究的比较分析 张敦福 崔海燕
(24)谁人爱读书:一项文化消费的阶级比较研究 林晓珊
(35)高雅品味还是杂食?——特大城市居民文化区分实证研究 朱 迪
(4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历程、现状与前瞻 张晓明
(50)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的伦理导向 孙丽君
(55)中国文化贸易的结构、问题与建议魏鹏举 戴俊骋 魏西笑
(61)分裂、无力与孤独:新媒体文化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于小植 雷亚平
(67)基于演艺产业生态理论的演出院线内涵与机理研究林凡军
(73)基于“阅读坐标”的“文学生活史”研究 刘方政
(80)论“文学生活史”的范式转换 丛新强
(86)20世纪中国文学生活史研究刍议 史建国
(93)论民事诉讼中虚假证据之理性规制蔡 虹 郑若颖
(101)论程序证据 许尚豪 康 健
(107)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现实与理想 侯艳芳
(113)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欧元捷
(120)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所有与占有的区别——对《资本论》学习再学习的体会 冒天启
(127)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逻辑体系论略 季素娇
(132)我国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研究 佟光霁 邢 策 焦晋鹏
(138)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马 黎 梁 伟
(146)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发展指数综合评价研究王立成 张 军 陈前前
(152)社会资本对企业合作创新的提升作用研究——基于齐鲁软件园内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张 鹏 王长峰
(158)大数据视角下生猪价格波动的关联分析王宏梅 赵瑞莹
(164)梁漱溟的乡村之思 杨守森
(174)空间分析视域下的孔子学院全球发展研究周汶霏 宁继鸣
(181)中国社会治理方式法治转向的必然性探源 杨巧蓉
(188)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卜建华
第11期
(5)从主体性衰落到非人崛起——战后法国左翼批判思想的发展脉络 蓝 江
(11)世界历史视野下苏东巨变的反思 隽鸿飞
(17)危机与重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黄晓武
(23)“新自由主义”与西方新左派 周嘉昕
(30)“鲁镇”意象:一个破解鲁迅思想的重要符号 宋剑华
(39)再论鲁迅的忧患、求索和文学努力 郑 春
(47)叙事修辞与潜文本——凌叔华小说创作的一种解读 赵文兰
(54)胡适与废名诗学观差异的语言学考辨 朱 恒
(60)近20年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延续与变迁 杨菊华
(72)长期照护保障体系框架研究——以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起点 潘 屹
(80)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官方话语权困境——基于标语现象的研究 龚晓洁
(85)社会生态系统视域下的中国创业教育发展新思路柏 豪
(90)我国死因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史立梅
(99)刑法介入非公企业财产权保护的逻辑反思 乐志怡
(106)论美国矫治刑罚目的观复兴的四重面向 曹兴华
(112)检察机关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角色定位张栋祥 柳砚涛
(119)跨国并购还是绿地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模式的考察方 慧 赵胜立
(126)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税收协定的滞后性及其克服 杨既福 温 融
(132)“撤县设区”抑或“撤县设市”?——基于市县经济关联度的视角杨 林 薛琪琪
(139)信息的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基于信号博弈模型的分析 李德荃 于豪谅 姜月胜
(147)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姜文华 朱孟斐 朱孔来
(153)土地流转契约选择及其稳定性 刘 丽 吕 杰
(159)房地产行业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廖苏宏 孙选中
(166)企业集团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创新机制研究王晓静
(171)雇主品牌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李 琪 王 帅
(177)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以新民民主主义革命为例 刘林元
(183)马克思经验概念的现代意蕴——基于哲学史的考察 王玉蓉
(188)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价值与局限李彦文 李慧明
第12期
(5)从十二大到十九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创新 肖贵清 白云翔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贾绘泽
(19)论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多维理路 刘 仓
(26)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任 鹏
(32)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 李佃来
(39)差别原则与平等的诉求——柯亨对罗尔斯的批判错在哪里? 陈江进
(45)从两次批判看马克思平等观的理论本质 陈 权
(52)从解释学看《诗经》的“圣”与“俗” 金元浦
(59)儒家以史解《诗》的解释学批评 郭持华
(64)民国教育体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反作用辨析李宗刚
(74)唯美、尚情、娱玩——论齐梁文艺三位一体诉求美学属性 纪 燕
(79)自我独白与潜性对话:《伤逝》的叙事话语王晓恒 姜子华
(84)一切为了儿童:中国徐州市某区对儿童性虐待案件处理的个案研究 尚晓援 窦振芳 李秀红
(92)夹缝中的生存策略——以永年标准件小微企业为例郭星华 韩可一
(98)居住隔离指数回顾:方法、计算、示例孙秀林 施润华 顾艳霞
(106)新型农村社区共同体何以可能?——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十年反思与展望(2006—2016) 闫文秀 李善峰
(116)医患沟通与话语竞合:新媒体环境下医患关系的话语沟通 吴洪斌
(122)经济增长因素协同论: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丁言强
(129)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杨宏力 肖 航 张明斗
(135)完善科学基金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观念性问题李建民 南爱华 王在亮
(141)薪酬公平、情感敬业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马述杰
(146)创新视角下跨国制药公司的群体创造模式研究刘 媛
(153)柏拉图《法义》中的监察官制度探究曹义孙 娄曲亢
(161)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吗?——奥斯丁法哲学理论批判 田太荣 马治国
(168)“三位一体”路内停车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顾大松
(174)互联网行业限制交易行为的认定及管制——以3Q案腾讯“二选一”为例 王胜伟
(180)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早期传播与不同思想流派对其理解与运用李述森 关 娜
(187)危机治理中区级政府内部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李 珒
(193)2017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