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7-04-02 12:14鲁敏刘敏敏程洁罗晓楠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济南市山区济南

鲁敏,刘敏敏,程洁,罗晓楠

(1.山东建筑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鲁敏1,2,刘敏敏2,程洁2,罗晓楠2

(1.山东建筑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济南南部山区作为济南市的“绿肺”,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也是城市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区域的生态修复不仅对于生态济南建设和彰显泉城特色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是维系和改善济南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缓解洪涝灾害压力、促进济南社会经济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十分紧迫和首要的任务。文章总结了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现状;详细分析了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系统的阐述了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对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和建设进一步实施提供借鉴。

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必要性;可行性

0 引言

南部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及自然环境等条件形成了济南市的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空气净化和碳氧平衡的作用,不仅是济南市的“绿肺”、天然“氧吧”和碳汇基地,而且是济南市泉群泉水的涵养区和补给区及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省城居民休闲、娱乐、赏花、游玩的传统的旅游休闲区,并已成为省城的后花园和重要的旅游资源基地;更是济南城市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支撑和保障泉城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恶化日趋严重,从而限制了南部山区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此区域的生态修复不仅对于生态济南建设和彰显泉城特色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是维系和改善济南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缓解洪涝灾害压力、促进济南社会经济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十分紧迫和首要的任务[1-2]。

文章从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建设与现状等3个方面总结了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现状;从植被、河流水体、生态景观、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和建设提供借鉴。

1 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保护现状

南部山区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1)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2)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3)绿色农产品齐全,南部山区拥有多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示范区;(4)交通条件便利。不仅是省会泉城的主要泉水涵养区和直接补给区,也是济南市民传统的旅游休闲区。

1.1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济南市南靠泰山,北跨黄河,处于泰山与黄河之间的山区平原交错带,南部山区面积广大,属泰山山脉,地势南高北低,达3248 km2,约占济南市面积的五分之二[2-3]。

(2)自然气候条件

南部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20℃;主导风向东北西南向,常年平均风速2.7 m/s;全年降水均值大于市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30~750 mm。

(3)地质水文

南部山区地处北倾单斜山地丘陵区,以古生界地层为主要构架,形成许多地层断裂。地貌以山丘陵为主,穿插分布少数中山、低山、山间台地和盆地等地貌。山体多以东南西北走向为主,山脊分水岭把南部山区分成10个流域[7]。南部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以及水文使此区形成的径流汇聚到济南市区,成为了重要的水源涵养地[5]。

(4)土壤条件

南部山区的土壤类型以棕壤与褐土为主。棕壤的面积较小,其余多为褐土。棕壤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的南部边缘,有棕壤性土和棕壤2个亚类。南部山区土层浅薄,质地较粗,结构松散,砾石较多,结构性差,是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的两种土壤类型[6-7]。

(5)森林植被

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植被类型有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地和果园等,针叶林以林地为主,由松林和侧柏组成,松林主要分布在砂石山区,多为纯林,森林覆盖率>63.5%[8]。

1.2 社会人文概况

南部山区分布在历下、历城、市中、长清、章丘、平阴六个县(市)区,南部山区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多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多处宗教文物景观。

1.3 生态环境与建设现状

济南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多年来实施“南控”政策,把保护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南部山区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9]。

然而,南部山区地势高而险峻,土壤较瘠薄,植被覆盖率低,水系错综复杂等一系列自然因素使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变得脆弱且敏感,生态环境问题一触即发。由于南部山区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再加上体制机制不顺畅,规划内容不统一,执法形不成合力等因素,而且南部山区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毁林占地、陡坡开荒、开山采石等人为因素,加剧了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速度。

从总体上看,南部山区无序开发、乱搭乱建、发展水平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之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为此,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的任务艰巨。目前,南部山区有多处急需修复的破损山体、大量需要绿化的荒山和需要治理的水系小流域,还有几十处地质灾害点以及近百个行政村、近2万户家庭居住在25°坡以上适宜退耕还林的区域,严重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另外,由于南部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性等,使得山区群众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各乡镇经济发展受限导致财政资金短缺,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持续进行,保护积极性持续减弱。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矛盾,使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停滞不前。

2 济南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森林覆盖率低使生态服务功能减弱

南部山区地质地貌较为特殊,为石灰岩母质和岩溶地貌,土壤无肥力,较瘠薄,森林植被覆盖率低。由于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植被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山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遭到削弱。对南部山区进行生态补偿是十分必要的。

林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长势较好、人为干扰因素少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强。南部山区作为济南市较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植被覆盖率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树种选择与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过度放牧对植被造成的难以恢复的破坏是造成其森林覆盖率低的两大主要原因。

(1)植树造林效果不明显

南部山区自建国以来,累计造林面积已超过其总面积的2倍有余,但从南部山区目前的植被覆盖率来看,每年都进行植树造林,但效果并不佳。

(2)放牧破坏严重

由于造林经济远低于牧养牲畜,且造林后管护意识薄弱,南部山区林地多遭到人为干扰和牲畜的啃食与踩踏,因此“封山育林,禁止放牧”政策无法得到保障,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修复难度较大。

(3)树种结构单一

南部山区不仅荒山面积大,林地有限,多为近年来人工种植的次生林;以针叶单层纯林居多,林地种类组成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缺乏落叶乔木层和林下草本植物,且密度过高,导致病虫害较多,林分生长不良,大部分林地质量不高,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整个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

(4)生态林建设已进入非常困难的时期

特别是山区防护林建设,剩余的近10万亩荒山大都是高山、远山、贫山,土壤瘠薄,绿化资金投入需求量大,技术要求高,实现完全绿化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2.2 水污染严重使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1)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目前,南部山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临近的河流、水库中的情况时有发生,水体水系遭到重创。南部山区存在河流、水库的硝态氮污染较重、农田侵蚀蚕食河岸严重、河流景观及亲水性差等问题,致使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受损,给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使得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10]。

(2)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南部山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影响,直接和间接补给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能力也较强,由于硬化地面不断增加,使地下水得不到充分补充,水位连年下降,已难以达到泉水喷涌水位。地表水也表现为水量缺乏,水质恶化。

(3)农村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位于锦绣川以北泉水直接补给区内区域生态环境功能脆弱,特别是强渗漏区灰岩裸露,失去了土壤自净功能,农业耕种施用的农药化肥极易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另外,量大面广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尚未得到规范的收集和处理,对地下水和市区泉水水质产生直接影响,南部山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水资源缺乏和水质恶化影响较大。

2.3 工矿业使生态与景观遭到破坏

南部山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尤其是开山采石采矿和水泥生产等企业生产,经多年无序开采,好多山体岩石裸露,表面几乎无植被覆盖,山体景观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使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森林在水土保持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植物群落的盖度,即有效植被盖度[11]。南部山区一方面林木覆盖率低,侧柏纯林居多,林下草类和枯枝落叶层较少[12];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少,土壤较瘠薄,且多为荒山沟壑,生存环境较差植物无法生长,因此水土保持功能低下。

南部山区随着近年来城镇规模的扩张,土地开发、引资项目、旅游发展、畜牧放养、道路建设等,造成了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同时,由于追求经济效益的不合理开发,众多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

2.4 产业结构与旅游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南部山区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并出现残余的农药和化肥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山体水土流失等环境破坏的现象。

南部山区景点众多,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其核心景观区域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未形成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度假景区,而且其规模较小且分散,严重影响了南部山区旅游的整体发展[13]。旅游业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限制,普遍存在“散、小、乱”的问题,没有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形成连贯的产业链条,同时存在各景点景区、农家乐各自为战的现象和形成财税贡献少的问题。旅游未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宣传、交通与游客接待等各个环节明显配套不足,严重影响游客体验,导致旅游业整体水平低下,旅游经济发展缓慢。

2.5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南部山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加之南部山区作为济南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根据“南控”的整体规划限制,所以发展工业,农业生态经济又见效缓慢,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2.6 投入严重不足

南部山区是济南市总体规划中的“南控”区,在产业发展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时各乡镇要发展经济,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因此在发展与保护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由于上级在政策方面还存在不到位,对山区保护性建设的投入不足,加之南部山区财力十分有限,因而缺乏发展后劲,迫切需要政府认真研究,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各村甩掉遗留多年的“大包袱”。

2.7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近年来南部山区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建设布局杂乱随意,未能得到长远规划,城镇居住用地较多,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同时,村庄整合力度不够,政府相关政策虽然政府出台了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土地增减挂钩等相关政策,但在用地指标、资金补助、拆迁安置等方面都缺乏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拆迁补贴低于村民生活保障,村民不易接受。

2.8 管理人员及群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南部山区城镇居民普遍素质较低,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同时,受盲目建设和投资因素的影响,“先天不足”问题较为突出[10]。管理人员与当地人们生态环保意识薄弱,自觉性较差,尚未意识到南部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巨大价值,只是一味的追求眼前短暂的经济效益,盲目的进行开发和开采,给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14]。

2.9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南部山区城镇生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功能不全;存在供水保证率差、饮用水水质差、饮用水不足等问题;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难以达到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设施数量低于适龄学生人数,多数校舍场地不达标,教室面积与设备不足[10]。同时由于绝大数村没有集体收入,公共服务水平落后,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设备长年得不到更新完善,条件较差,急需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帮助。

3 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南部山区作为省会的“绿肺”,不仅是济南重要的城市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而且因具有巨大水源涵养功能而成为济南泉域极其重要的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尤其是减缓温室效应和济南城市热岛效应、修复大气环境污染,同时还具有独特而重要作用的碳库与碳汇基地,对于维系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保证泉群长期喷涌和城市防洪意义重大。

南部山区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加重、景观破碎化高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而限制了南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14]。

尽管多年来在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旅游开发等建设带来的破坏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恶化日趋严重,在济南市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南部山区作为整个济南城市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保证系统,加强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

(1)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济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南部山区是济南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强大的生态功能与作用不仅是济南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必须从区域大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构筑济南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系统体系[15]。因此,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济南市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承载体与聚集地,目前正在遭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困扰。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创建一个环境优良、结构与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共同的期待。

生态城市是济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和建设是也是济南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对维系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16]。为了发挥南部山区对济南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支撑作用,必须把南部山区作为整体城市生态效应的绿色实体,将其生态修复放在重点和首位,恢复重建南部山区生态系统中各种关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通过对南部山区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综合布局和安排,协调南部山区居民和环境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的融合、和谐[15]。

(3)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追求济南城市特色的需要

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其个性。济南一直以“泉城”著称,泉是济南的名片,也是城市之魂。济南泉域地下水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南部山区的降水所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充分涵养,对能否保护和提升泉城特色,树立泉城的良好形象,关系重大而深远。通过南部山区生态修复与城市景观系统的结合,可以提高和打造济南城市的总体形象,塑造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泉韵的泉城[15]。所以,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是济南保持“泉城”特色的需要,也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4)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济南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必然选择

海绵城市建设是从水安全格局到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全方位的规划实施和建设,是国家对我国所有城市发展建设的战略构想。海绵城市是构建维护济南城市雨涝调蓄、水源保护和涵养、地下水回补、雨污净化、栖息地修复、土壤净化等重要的水生态过程的综合生态体系,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17]。

济南南部山区是济南极其重要的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也是济南市重要的水源地,对济南海绵城市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要重视保护并力争恢复南部山区的极其重要和巨大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功能,提高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力,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构成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功能体系,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

(5)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减缓济南市环境压力、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天然生态屏障和“城市绿肺”。它不仅能有效的净化降解城市环境污染,还具有重大的碳氧平衡功能;不仅是城市大气污染“空气净化器”和济南市的天然“氧吧”,同时更是城市重要的碳汇基地和碳库,是济南整个城市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保证系统[18]。

气候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和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济南市与大多数发达城市一样,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的胁迫,出现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河流大面积污染、碳排放量增加等环境功能性恶化。为此,生态修复已成为有效的发挥南部山区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碳汇潜力,减缓济南市环境压力、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6)南部山区生态修复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生态修复应体现对人的尊重,不仅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娱乐的需要,还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健身和交往的需要。南部山区地处城郊,交通便利,景点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济南市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省城的后花园,更是省城居民休闲、娱乐、赏花、游玩的好去处。通过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建设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的南部山区,不仅已成为济南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3.2 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3.2.1 生态修复的内涵

生态修复是指停止一切人为因素的干扰来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压力,利用自身的调节能力与自身恢复能力,同时人工措施作为辅助使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的向前发展。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涵义:(1)从生态和社会需求出发,实现生态修复所期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和最优化;(2)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利用系统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历史文化要素的影响,帮助带动生态系统恢复,最终实现系统自我维持和平衡的状态。

3.2.2 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多年来,山东省和济南市都高度重视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2001年,济南市政府确定把济南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2002年,济南南部山区列入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2003年,《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提出“南控”战略,制定了“严格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将南部山区作为城市重点保护区”的“南控”方针;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济南市区地理环境、城乡空间和产业发展特征,将市区分为3个带状区域,其中将南部山区定位为保护发展带,作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支持和服务的重要生态功能区;2010年,《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正式批复实施[19-20]。

2016年8月,济南市成立了南部山区的专门管理机构—南山管委会,标志着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建设实施提供了专门机构与管理的支持和保障,必将会对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修复后备资源丰富,并且政府投资加大,生态修复与重建研究进一步深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南部山区已经具备生态修复建设的基本条件[21]。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在对南部山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总体生态规划与生态功能分区,坚持因地制宜,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实施体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一个符合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完全可能的。

3.2.3 生态修复的目标

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要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大、最优。

(1)生态效益

对济南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将提高南部山区的蓄洪防旱、蓄水涵水、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解环境污染物、生物多样性保护、节水保泉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真正发挥南部山区“城市之肺”、“景观之肾”的功效,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2)经济效益

通过南部山区生态修复与规划,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注重实施整体开发战略,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南部山区旅游开发的质量与水平,促进南部山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巨大的旅游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改变过去耕种比例失调、顺坡耕种现象严重、土地经营管理粗放等局面。通过特色林果产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方式,大力提高农业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农业经济收入。

同时,随着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与规划建设将会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建筑材料以及其他商品的流通,拉动内需,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社会效益

南部山区生态修复与总体布局规划,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混乱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南部山区水土资源,将大规模发展经济果林、水土保持林、种植牧草。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切实提高人均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与建设,对于生态济南建设和彰显泉城特色等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应根据南部山区生态保护现状,因地制宜、整体优化、生态与经济并重及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对策,研究生态工程技术手段,恢复重建南部山区生态系统,提高对济南城市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其成为济南永久的“泉城水库”“城市绿肺”、“城市之肾”及市民的“后花园”。

[1] 张曰良.实施三大水源工程为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J].山东水利,2014(11):1-2.

[2] 郑昭佩,孟伟,张俊成.济南市南部山区城郊森林生态修复举措[J].中国城市林业,2008(2):47-49.

[3] 田建.2013年济南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与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 朱仕霞.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5] 济南市南部山区社会.生态功能及总体发展提升问题研究课题组.济南市南部山区社会,生态功能及总体发展提升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6):82-84.

[6] 杨员.济南市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6.

[7] 杨晓平.济南市南部山区景观安全格局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8] 秦艳红.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济南市南部山区水土流失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9] 房建华,王少东.推进济南新常态下保泉工作的建议对策[J].山东水利,2015,29(11):6-8.

[10]刘刚,刘剑.济南市南部山区小城镇生态建设途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0(2):29-31.

[11]焦菊英,王万中,李靖.黄土高原林草水土保持有效盖度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608.

[12]赵建兰,王立红.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分析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88-91.

[13]王雪.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152-156.

[14]郑昭佩,张敏,阮振宇,等.济南市南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7(4):90-92.

[15]鲁敏,刘佳,李亚男.济南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构建的途径与策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23(5):377-380.

[16]鲁敏,王仁卿,李英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与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6):182-184.

[17]王怡憬,秦华.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3):103-105.

[18]鲁敏,王菲,杨盼盼.低碳森林城市建设途径与策略——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5):496-498,504.

[19]李晓艳,贾鹏.历城南部山区水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J].山东水利,2013(11):58-59.

[20]刘莉莉.济南泉域保泉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总结与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1]王琳,张祖陆.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途径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71-75.

我校学报借力多媒体推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人们的阅读方式、习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快速点击阅读”时代。为了适应当前期刊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出版模式的新形势、新需求,打破学术期刊面临受众范围窄,传播途径有限的瓶颈,《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借力新传播手段—多媒体,推出“《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微信公众号”。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融合了多种媒介,实现全方位服务,为学术期刊的信息发布、文章内容发布、优先出版、稿件状态查询、移动在线投稿、审稿、编辑加工、读者关系维护等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网络阅读的服务平台。通过微信二维码作为传播介质,其传播速度快,使得学术期刊能即时将信息传送到读者阅读终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出,不仅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而且加速了学报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更多的拓展读者群,为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业务处理提供了及时、高效阅读浏览的新途径。同时,也标志着《山东建筑大学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进入一个网络媒体发展的崭新阶段,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作者和读者及审稿专家,对进一步提高学报工作效率、优化学报业务流程、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 in Jinan City

Lu Min1,2,Liu Minmin2,Cheng Jie2,et al.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2.School of Arts,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

As a“green lung”of Jinan City,the southernmountain area of Jinan is an important urban ecological barrier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and is also the urban groundwater conservation area and recharge area.The reg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and secur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Jinan and themanifestation of Quancheng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is a very urgent and important task to keep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nan City,to protectbiodiversity,to relieve flood pressure,and to promote Jinan’s social economy and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and expounds systematically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southernmountainous are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southern mountains;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necessity;feasibility

X171.4

A

1673-7644(2017)05-0514-07

10.12077/sdjz.2017.05.002

2017-08-22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部分)项目(2011RKGB5012);济南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调研课题“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修复研究”(2017)

鲁敏(1963-),女(满族),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环境生态、城市生态和生态园林等方面的研究.E-mail:lumin@sdjzu.edu.cn[*

(学科责编:康文凤)

猜你喜欢
济南市山区济南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山区修梯田》
山区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