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海,卢晓杨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协同创新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杨明海,卢晓杨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创新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协同创新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协同创新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高校、中介等创新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而创建的相互之间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本文在系统地梳理协同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并追溯整理了协同创新概念的形成,从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协同创新程度测度以及协同创新的绩效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总结,最后在指出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协同创新模型;影响因素;协同度;创新绩效
随着创新活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剧,单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逐渐受到挑战,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要素集成化和主体协同化[1],由原来的单一范式向多元化、网络化演变,创新活动由原来的封闭式向开放式、整合式转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而我国的创新系统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企业与知识生产机构联系不够紧密、创新系统内部协调与整合不够完善等,因此区域内创新要素之间的良好协同成为进行创新活动新的发展趋势,协同创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另外,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外部资源的重要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2],协同创新的出现为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3]。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不仅集中于企业的微观层面,对于中观和宏观层面也均有涉及,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跨区域的协同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跨区域协同的研究仍然不够完善。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掌握目前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的概念由Ansoff在1965年首次提出,协同是指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汇总形成的企业群体的财务表现,是指两个企业在双方资源共享的条件上形成的相互促进共同生长的关系[4]。Hanken[5]系统地提出协同的理论概念,他将协同定义为在复杂系统中,由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利用而产生的大于各子系统单独作用的一种联合效应。由于协同学强大的解释力,其应用也从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以应用和深化[6]。最早提出协同创新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他认为,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7]。
随着协同理论在创新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学者也在不同的角度对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许庆瑞等[8]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全面创新的管理范式,并指出“协同”是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协同的本质就是利用企业内部的各个创新要素(即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进行全面创新,从而使得系统实现内部各个要素单独所无法实现的效应,最终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而白俊红等[9]认为协同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响应机制,也就是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以创新为中心,协同响应并促进创新发生和出现的机制。陈劲等[7]系统地提出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较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这些内涵界定都为协同创新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协同创新概念的形成
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的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将以往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也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他描述了五种新组合情况:第一,开发一种新产品,或者开发产品的一个新性能;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市场;第四,控制一种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来源;第五,形成一种新的组织。
自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依照创新理论,企业创新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封闭式创新阶段、合作创新阶段、开放式创新阶段。协同创新是在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与开放式创新密切相关,是对合作创新的丰富与发展[6]。封闭式创新是一种强调企业自身的创新模式,在这一创新阶段下,企业以内部的研发、生产和市场部门的合作为主,通过研发部门的创意,生产部门生产制造以及市场部门的营销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在封闭式创新的创新模式下,企业注重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技术创新以及自身的发展。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不单单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而是通过与外部其他主体的合作实现对传统的突破,在这一创新模式下,企业与下游的用户、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产学研三螺旋之间的合作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第三阶段为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打破了以往传统创新的边界,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创新形式,另外还包括全面的协同创新模式。
1.2.1 封闭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的本质是企业通过自身不断的技术研发获得持续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依靠内部的研发部门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开发新产品,并严格确保技术、知识的保密性和独享性,以获得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封闭式创新的逻辑思维就是关注企业内部,内部研究开发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战略资产,也是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重要门槛,雄厚的资产支持和长期的研发能力使得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美国杜邦公司、IBM、通用电气公司等正是通过大量持续的研发工作,获得长期的利润。在封闭式创新的思维模式下,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投至内部研发,获得大量突破传统模式的新技术,企业再通过这些新技术,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并推向市场获得巨额利润,然后再将大量资金投至内部研发,开发出更新的技术,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2.2 合作创新
随着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仅依靠自身的研发部门和创新资源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外部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许多企业开始与外部的创新主体如供应商、用户、大学、科研院所等进行联系和合作,通过利用其他主体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创新,合作创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合作创新阶段企业主要强调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能够减少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缩短生产周期[10],同时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11-12]。另外,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动态,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不可或缺,研究表明,企业与消费者合作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创新的风险,提高新产品的成功率[13-14]。
1.2.3 开放式创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创新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创新过程中应用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首先,任何企业都无法拥有创新所需要的全部技术与资源,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持续保持领先的前沿技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次,技术外溢速度的加快,使得企业很难控制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的流动速度[15];另外,企业仅仅局限于自身所拥有的人才、知识、资源等,难以适应外界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要求[16]。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合作,获得创新资源变得至关重要。
Chesbrough[17]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模式,该模式认为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除利用企业内部的创意和自身的销售推广渠道以外,还要充分重视和利用企业外部的知识、创意和市场通道。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将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进而纳入到企业统一的组织结构中,通过企业的自身生产模式创造价值。由于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技术创新的方式是将组织内外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的协同成为关键要素。
相对于开放式创新来说,协同创新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的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的本质在于创建一个以产学研为核心,以政府、中介、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为辅的,多个创新主体参与的创新模式,最终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7]。协同创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其中整体性是指创新系统所产生的效应并不是创新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现为统一的整体性;复杂性是指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各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性是指协同创新的过程是通过各个创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整合的动态过程,创新系统也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18]。
从研究层面入手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将现有关于协同创新模型的研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组织的微观视角,第二类是基于集群的中观视角,第三类是基于区域的宏观视角。
2.1 组织微观协同创新模型构建与运行机制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基于组织层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定位于企业内部,围绕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文化等)对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型与机制进行研究。另一类则定位于企业外部,研究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横向)以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纵向)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
2.1.1 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模型构建与运行机制
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脉络,协同创新的研究是由最初的技术创新延伸而来的,因此关于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研究是以技术要素为中心展开的。这一部分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企业如何通过自身的生产要素(技术、组织、文化、战略、知识等)建立协同创新模型,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协同机制。早期的技术创新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个企业的协同,将技术与组织纳入同一模型中[19-20],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将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纳入到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中[21]。另外,除技术因素外,技术平台的建立与提升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从企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的协调出发,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平衡成为企业创新系统中重要的研究问题[22],而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协同也成为协同创新的本质所在[23]。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的内涵在于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环境-管理-过程”协同收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有序发展的协同机制[24]。同样是技术与市场协同模型的构建,陈元志[23]则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提出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印证符合我国国情的协同创新模型。
2.1.2 企业外部协同创新模型构建与运行机制
(1)横向协同创新。企业通过自身生产要素的协调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新绩效,但企业自身的资源极其有限,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尤为重要。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现有文献立足于企业视角,探讨不同创新主体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性。首先,高校是企业知识与人才的传输部门,强化企业与高校的关系是维系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是两大创新主体在知识异质性、公共物品属性选择上的必然结果[25]。其次,政府作为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外控变量,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高校、科研院所等无法替代的位置[1],因此要研究政府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作用,以选择有效的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模型[26]。此外,在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单靠企业自身完成技术与资源的搜索,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而中介由于社会的高度分工产生了众多优势,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搜寻信息的成本,从而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唐丽艳等[27]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科技型企业与科技中介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并分析协同创新网络的特点,对中小型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提供对策建议。
(2)纵向协同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之间的协同创新属于横向协同,企业通过利用其他创新主体的互补性资源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提升创新能力,但在目前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协同创新同样不能忽视。学者们分别从企业供应链的不同主体之间(如供应商与客户[28]、企业与客户[29])的协同入手制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纵向协同是否有利于、何种情况下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吕璞等[30]则更完整对纵向协同的相关创新要素进行了研究,文章以一条制造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涉及供货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协同创新模型,并将其与制造商独立研发、上下游企业非协同研发下的企业产量、收益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模式所带来的企业效益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情况下的企业效益。
2.2 集群中观协同创新模型构建与运行机制
集群是一种地缘现象,是企业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有效规避集群风险,越来越多的产业集群选择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协作分工、企业竞合等多方面的协同效用,实现集群内的协同创新[31]。现有对于集群协同创新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型以提高集群绩效的层面。有学者沿着企业、关联企业链条到集群整体的路线,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路径[32-33]。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寻找重点企业,促进企业上下游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中介、高校之间的联系,然后将协同创新扩展到整个集群环境的发展路径构建协同创新模型。此后,在构建协同创新模型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产业集群中包含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等不同的创新主体,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协同创新机制的选择是否会有影响?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机制中的作用是什么?有学者通过分析企业-企业的关系[34]、构建企业-科研院所的博弈模型[35],探讨不同的企业竞合关系类型下、不同的企业-科研院所的博弈模型下协同创新机制的选择。而韩言虎等[36]开始验证不同的创新主体对协同创新机制的作用,通过建立集群协同创新机制,证明政府的引导、产学研组织的协同、高度的知识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集群的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2.3 区域宏观协同创新模型构架与运行机制
对于宏观协同创新的研究最初是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研究创新系统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37-39]。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区域成为参与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和国际分工的重要主体,是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单元[40],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区域协同创新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创新方式,是通过区域内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拉动整个区域创新水平的综合性创新方式。如何利用区域中包含的创新主体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是宏观层面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尽管对协同创新的研究视角和层次不同,但产学研创新体系被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41],因此学者通常通过构建产学研的三螺旋模型[42-43],分析产学研的协同特征及运行机理,也有学者开始涉及多层次、多阶段的更加复杂多样的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理[44]。不足的是,协同创新模型的静态研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预测性,叶伟巍等[41]借鉴复杂系统理论中的“B-Z”模型,在静态的协同创新机制上构建动态Logistic分析模型,探索协同机制的动态演进。另外,许彩侠[45]从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入手,借鉴欧盟创新驿站的经验,在传统的三螺旋协同创新体系中,考虑中介的作用,提出一种包含大学、中介、企业以及政府的“四位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型。
协同创新程度是指企业或区域内部进行协同创新时,多个创新要素之间或者创新要素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一致程度。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于协同创新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创新程度的测度方面,不同的学者从部门合作、内部结构、知识流动、复合系统等不同的方面构建一系列的协同度评价指标进行研究。Koberg等[46]在以往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协同度评价指标设计,并根据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跨部门合作的协同程度进行衡量。Persaud[47]从结构关联角度,界定了协同创新程度测度的四个维度:战略研发协同、管理和运作协同、知识管理协同和创新程度协同。上述研究为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测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这种跨部门或者事业部之间的合作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的全部创新要素,并不能完全揭示协同的本质,因此徐庆瑞等[8]将企业战略、文化、技术、市场、制度以及组织等全部的创新要素纳入一个研究框架,调查创新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协同的实际情况。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单个创新主体主导的协同创新之外,还包括与外界创新主体的合作,因此企业协同创新程度的测量还需要设置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如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以及中介等关系的相关指标。谢学梅等[48]将协同创新程度做了更加系统的归纳和量化研究,设计了27个条目测度协同创新程度,主要包括:协同方式、企业-企业协同程度、企业-研究机构协同程度、企业-高校协同程度、企业-中介协同程度、企业-政府协同程度、主体协同程度、空间协同程度,并通过实证探究了影响不同类型协同度的具体因素。
另外,还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出发,测度某个区域的协同创新程度,这类研究大都是从创新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以及环境、机制等方面入手考虑建立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协同程度进行测度,如吴笑[49]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将协同度的测度分为主体协同、过程协同、要素协同、机制协同、体制协同与协同效果六个层面,并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实证。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有关协同创新程度测度的研究。
现有对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在产学研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的视角进行分析,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创新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关系网络因素三类。
4.1 创新主体因素
根据现有相关研究,创新主体自身影响协同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能力、企业知识吸收意愿、企业人员和体制等。首先,创新要素的互动是协同创新的本质,提高知识在创新主体间的流动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程度的关键[1]。当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合作时,会产生知识和技术的转移,但企业能否有效地吸收这些知识和技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吸收能力,较低的吸收能力会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程度甚至抑制企业自身的发展[50]。高建新[51]的研究也表明,协同创新的结构取决于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性质,协同创新的效果是否明显则与企业的学习能力有关。第二,企业的吸收意愿对于协同创新的成功非常关键,创新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将会对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的选择产生很大影响[51]。杨洪涛等[52]的研究也表明知识受体的吸收意愿,即组织的学习动力,以及知识源知识转移能力均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很大。另外,企业具有的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对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产生积极地影响。首先,企业建立有效地薪酬制度和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其次,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作为协同创新行为的发起者和承担者,其自身的理念和技术水平以及对创新的认同感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产生影响;再次,企业创新型的文化氛围,能够充分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加大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力度,进而加强协同创新的效果[1]。
4.2 机制环境因素
首先,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宏观环境对于协同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53]。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市场环境为导向进行创新对于提高协同程度及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54]。项桂娥等[55]的研究也表明,环境因素中的区域交通物流基础发展水平、区域制度及部门管理协调能力、政府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市场发育的完善程度会对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配置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其次,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外控变量,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创新体系中占据着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无法替代的位置[1]。政府所拥有的各类政策工具能够对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源投入力度、推行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途径来影响协同创新的效果[56]。政府对于协同创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协同创新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从而为协同创新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51]。另外,除政府作用外,中介对协同创新活动的进行具有正向影响,唐丽艳等[27]的研究表明,中介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信息与技术的搜索、识别,从而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
4.3 关系网络因素
社会关系网络最早由Barnes[57]提出,表示一组真实存在的社会关系,是由提供诸如信息等资源的联系组成,介于内部组织层级统治与外部自由市场之间,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协作环境[58]。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个体间知识的流动能够产生正式的关系纽带[59],有利于降低知识流动的地理约束[60],丰富企业掌握的社会资本,降低企业获得外部资源的难度,提高创新资源获取的效率[61]。另外,组织内成员之间的积极地、有效地信息沟通是确保组织整体目标达成的基础和保障,在整个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地、积极地互动与信息交流能够提升整个创新系统的学习效应和知识扩散速度[54]。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承诺以及拥有共同语言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效率[61],有学者证明了知识转移双方的信任度、地域之间的相近[62]以及双方有效地沟通[52]是影响大学到企业知识转移积极性的因素。另外,刘芳[63]的研究也指出社会资本中的关系维度,即网络主体间的连接强度、关系质量高低以及信任程度的高低对于知识转移的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协同创新研究,其目的都是提升创新绩效。单纯地对协同创新进行研究还难以得出具体实际政策的结论,协同创新的绩效效应是深化协同创新模型、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创新绩效的逻辑必然。目前对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集群以及宏观的区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相应地,协同创新的绩效效应研究也从这三个层面展开。
5.1 协同创新与组织创新绩效
目前关于协同创新与组织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协同创新模式等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由于单个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创新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开始通过合作网络的途径构建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64]。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可以划分为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强度和网络开放性四个维度[48],这些特征均能够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64],并且有研究证明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65]。
另外,在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企业的吸收能力起到了间接的作用[66],而解学梅等[1]的研究也证明了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及创新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除协同创新网络以外,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选择的协同伙伴以及协同模式均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67]。
5.2 协同创新与集群创新绩效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产业集群入手对协同创新与集群创新绩效关系进行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上,如创新网络的异质性[69]或开放性[70]、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71]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Rodan等[68]和Eisingerich等[69]的研究分别表明创新网络的异质性和开放性对创新绩效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与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相同。张琼瑜[70]从构建“企业-企业”、“企业-政府”、“企业-高校”等不同的创新网络入手,探讨在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作用于创新绩效的问题,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且不同的协同网络对于创新绩效的促进程度不同。
5.3 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
国内外现有关于协同创新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省际为研究对象,测度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绩效,并研究协同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之间的特征及连接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贺灵等[71]从协同理论入手实证分析协同创新网络中各个创新主体的特征对于地区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在利用省际数据测度中国各省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主体素质、中介水平、政府支持度等要素的全面协同对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上述研究有明显的缺陷,即将各个省份看作独立的创新系统,但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72],因此白俊红等[73]将协同创新和空间关联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考察协同创新和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6.1 研究述评
通过对协同创新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和运行机制、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协同程度测度以及协同创新的绩效效应等方面,当前的研究脉络显示,以往的研究已经从不同的层面为协同创新的理论发展以及实践证明提供了一个严密的研究框架。然而,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的一些研究内容仍然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关于协同创新的模型构建与机制构建方面,该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现有的大多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停留在理论的研究层面,而对于模型和机制的实证检验很少,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的作用如何,模型中所包含的创新要素如技术、市场、组织、文化、战略等对协同创新模型的影响是怎样的,影响程度多大均未做出回答。第二,当前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中较多关注单个企业或区域内部的协同,探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以及金融机构等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方式与效果,而对于区域之间协同创新的研究较少,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跨区域协同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另外,不同区域之间的创新要素是互相流动的,但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各个区域之间地理和经济上的相互影响,将每个区域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从而造成研究的局限性。第三,协同创新程度的研究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程度的测度,虽然不少学者构建了许多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企业或某个区域的协同度,但对于企业和各个区域来说,提升创新主体间的协同程度不是最终目的,通过不同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创新绩效才是关键所在。第四,研究型大学不仅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源泉,而科研院所是将知识转变为新产品的关键因素。协同创新的推动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而目前关于协同创新主体要素的影响中,鲜有文章站在科研院所的视角研究其对协同创新的产生的影响。
6.2 研究展望
从总体来看,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结合上述的研究述评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协同创新模型和机制的深化研究。现有文献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协同创新模型、机制的构建,未来协同创新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的作用如何,模型中所包含的创新要素如技术、市场、组织、文化、战略等对协同创新模型的影响是怎样的,影响程度多大。其次研究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之间的交互影响,现有关于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都是分别探讨单一类型的协同创新模式,但对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没有关注,在未来的相关的研究中可以探讨网络化环境下不同类型协同创新模式之间的互补问题。
第二,跨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协同创新除了要产学研结合,也需要打破以往基于行政划分的界限,通过不同省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综合实验基地,从而促进多方的经济发展,后续研究可以集中于跨区域协同创新指标的构建及评价体系的设计等,研究两个和多个区域之间协同方式的选择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另外,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具有空间自相关的特性,协同创新也不例外,不同区域创新要素的溢出效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将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个创新要素之间的空间关联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做进一步地探讨。
第三,协同创新程度的研究。提高创新主体之间协同程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增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改善创新绩效。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协同创新程度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协同程度的测度上,对于何种因素会影响协同创新程度、协同创新程度是否会影响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没有涉及。未来的研究可以验证不同的协同要素以及相互之间不同的协作方式对协同创新程度产生的影响。
第四,科研院所的影响研究。协同创新是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统一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新方式,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创新人才和科研设备,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三者相互合作实现产品创新,三个直接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现有研究较多站在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的协同创新程度以及影响协同创新程度的因素等,对科研院所却鲜有涉及。后续研究中可以将科研院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科研院所对协同创新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科研院所知识转化率的因素等。
[1]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论,2013,16(3):47-56.
[2]LU L,WANG G A.Study on Multi-agent Supply Chain Framework Based on Network Economy[J].Comput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8,54(2):288-300.
[3]范斐,杜德斌,游小珺,等.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66-74.
[4]ANSOFFH I.Corporate Strategy(revised edition)[M].London Penguin Books,1987:35-83.
[5]HAKEN H.Synergistic:An Introduction[M].Berlin:Spring-Verlag,1983.
[6]陈芳,眭纪刚.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与演化研究:新能源汽车为例[J].科研管理,2015,36(1):26-33.
[7]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8]许庆瑞,蒋键,郑刚.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3):16-21.
[9]白俊红,陈玉和,李婧.企业内部创新协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2):409-413+434.
[10]CLARK K B.Project Scope and Project Performance:the Effect of Parts Strategy and Supplier Involvement on Product Development[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10):1247-1263.
[11]FENG T,SUN L,ZHANG Y.The Effects of Customer and Supplier Involvement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39(8):1384-1394.
[12]NiISHIGUCHI T.Strategic Industrial Sourcing:the Japanese Advant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1994.
[13]VON HIPPEL.E.The Dominant Role of Users in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novation Process[J].Research Policy,1976,5(3):212-239.
[14]CAMPBELL A J,COOPER R G.Do Customer Partnerships Improve New Product Success Rat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28(5):507-519.
[15]周立群,刘根节.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J].经济学家,2012(6):53-57.
[16]WEST J, GALLAGHER S.Challenges of Open Innovation:the Paradox of Firm Investment in Open-source Software[J].R&D Management, 2006, 36(3):319-331.
[17]CHESBROUGH 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18]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19]ETTLIE J E.Taking Charge of Manufacturing:How Companies are Combining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to Compete Successfull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8:45-60.
[20]BESSANT J.Organization Adap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Revolution in Progress, Proc.Final IIASA conf,1990:351-360.
[21]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5(2):56-61+112.
[22]陆克斌,郭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市场的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3):35-43.
[23]陈元志.宝钢的协同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24]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基于“环境-管理-创新不确定性”的变量相关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4):629-634.
[25]马家喜,金新元.基于联合决策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5,29(2):61-67.
[26]MONTOYA-WEISS M M,CALANTONE R.Determinants of New Product Performance: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11(5):397-417.
[27]唐丽艳,王国红,张秋艳.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79-82.
[28]LOU G X,ZENG S X,TAM C M.Cost-reducing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C].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2007:4934-4937.
[29]MINGHUA J,XUE Z.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n Risks of Enterprise-custom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2009:1-4.
[30]吕璞,林莉.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97-200.
[31]万幼清,张妮,鲁平俊.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风险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5(2):182-183.
[32]王琛,王效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5):22-25.
[33]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136-139+144.
[34]万幼清,王云云.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企业竞合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4(8):175-176.
[35]李煜华,武晓锋,胡瑶瑛.基于演化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70-73.
[36]韩言虎,罗福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宝鸡·中国钛谷”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16-20.
[37]FREEM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Great Britain:Pinter Publishers,1989.
[38]NELSON R 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 An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9]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0,7(10):1455-1462.
[40]OHMAE K.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1993,72(2):78.
[41]叶伟巍,梅亮,李文,等.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与激励政策——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J].管理世界,2014(6):79-91.
[4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43]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31(9):1381-1390.
[44]李俊华,王耀德,程月明.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32-36.
[45]许彩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驿站的再思考[J].科研管理,2012,33(5):19-25+55.
[46]KOBERG C S, DETIENNE D R, HEPPARD K A.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al 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3, 14(1):21-45.
[47]PERSAUD A.Enhancing Synergistic Innovative Capability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 22(5):412-429.
[48]解学梅.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程度多维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2):669-78.
[49]吴笑,魏奇峰,顾新.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研究[J].软科学,2005,29(7):45-50.
[50]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51]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74-78.
[52]杨洪涛,吴想.产学协同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117-121.
[53]PAVLOU P A, EL SAWY O A.Understanding the Elusive Black Box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Decision Sciences,2011,42(1):239-273.
[54]孙新波,张大鹏,吴冠霖,等.知识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8):1163-1171.
[55]项桂娥,王剑程.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及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基于皖江城市带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J].江淮论坛,2014(6):82-86+55.
[56]张海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4-107.
[57]BARNES J A.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J].Human Relations,1954(1):39-58.
[58]解学梅,吴永慧,赵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长三角316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8):77-89.
[59]SCHIUMA G,LERRO A.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12(5):121-136.
[60]SCHWARTZ M,PEGLOW F,FRITSCH M.What Drives Innovation Output From Subsidized R&D Cooperation? —Project-level Evidence from Germany[J].Technovation, 2012, 32(6):358-369.
[61]林筠,刘伟,李随成.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35-44.
[62]SANTORO M D,GOPALAKRISHNAN S.Relationship Dynamic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nd Industrial Firms:their Impact on Technology Transfer Activitie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1, 26(1):163-171.
[63]刘芳,社会资本对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1):103-111.
[64]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51-64.
[65]林润辉,谢宗晓,丘东,等.协同创新网络、法人资格与创新绩效——基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0):83-96.
[66]DARROCH J,MCNAUGHTON R.Beyond Market Orientation: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Innovativeness of New Zealand Firm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3, 37(3):572-593.
[67]谢宗晓,林润辉,李康宏,等.协同对象、协同模式与创新绩效——基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1):63-74.
[68]RODAN S,GALUNIC C.More than Network Structure:how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fluences Manager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ve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6):541-562.
[69]EISINGERICH A B, BELL S J, TRACEY P.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 Network Opennes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Research Policy,2010,39(2):239-253.
[70]张琼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71]贺灵,单汨源,邱建华.创新网络要素及其协同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2,24(8):58-68.
[72]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7):43-55+65.
[73]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7):174-187.
Research Status Quo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Synergetic Innovation
YANG Minghai,LU Xiaoy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
With the advanc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openness in innovation,synergetic innovation comes into being.Synergetic innovation refers to the knowledge increment-oriented innovation mode by which enterprises,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intermediary and other innovative subjects integrate their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Based on systematicall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ynergetic innov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synergetic innovation, trac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ynergetic innovation,and discusses synergetic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model building, influencing factor, degree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effect, and finally based on pointing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puts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synergistic innovation mode; influencing factor; synergistic degre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124.3
A
2095-929X(2017)04-0080-11
(责任编辑刘小平)
2017-03-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迭代引进与集聚研究——以蓝黄两区海外海洋人才为例”(ZR2013GM005)。
杨明海,男,山东招远人,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卢晓杨,女,山东聊城人,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Email:luxiaoyang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