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苗 常尚连 毕云霞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营养、保健的食用菌需求越来越大。食用菌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无论从食品营养、健康、食用安全等方面,还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循环、高效、生态农业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山东东营作为拥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级规划的地级市,自2011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食用菌产业在东营市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东营市已拥有9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27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产量达到16.7万t,其中工厂化食用菌产量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60%以上,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基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东营市的支柱产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
1.1 地理优势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国家“黄蓝战略”的叠加区,区位优势优越。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555.9 mm,相对湿度适宜,无霜期长,适宜食用菌周年化生产。全市土地面积辽阔,未利用土地面积达30.6万hm2,多为重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瘠薄,多数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作为农业用地开发难度大,但为食用菌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解决了发展食用菌与粮争地的矛盾。调查得知,盐碱地相比其他肥沃的土地,土壤较板结、不易起尘土,在食用菌栽培中,大大降低了污染率,因此利用东营这一土地特色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但将闲置的土地加以有效利用,同时也是繁荣当地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
1.2 产业政策优势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自2013年以来,东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蔬菜业(食用菌)调整振兴规划》《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基地,重点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工厂化生产企业,建立大型食用菌产业园区,对食用菌生产企业进行新增投资额4%补助予以扶持;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引导企业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打造黄河口食用菌品牌;积极探索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立东营市食用菌产业协会,推行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对食用菌新型原料开发、菌渣综合利用、菌菜一体化等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科研技术水平。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东营市食用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3 丰富原材料东营市本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农作物种类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高粱、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年产量617.7万t,农产品下脚料年产量24.42万t。林业发展良好,造林面积8196 hm2,木屑年产量163.5万t。其中食用菌生产消耗的农作物秸秆占当地秸秆总量1.5%,木屑类占木屑总量的3.6%,农产品下脚料占总量的46.6%。东营周边地市如潍坊、滨州等农业发达,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下脚料资源十分丰富,这些农作物秸秆和下脚料多数以焚烧、丢弃,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就原材料资源而言完全满足东营市食用菌栽培需求。
2.1 生产状况2010年全市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产量2.5万t,2011年,全市总产量为17万t,2012年食用菌产量突破15万t,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工厂化高档食用菌生产基地;2013年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13家,年生产能力达30万t以上,成为“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之乡”[1]。2014年东营市食用菌总产量16.9万t,总产值15.4亿元,分别比2013年减少2.4万t、4.5亿元,其中出口222 t,创汇27.6万美元;全市工厂化食用菌在生产企业9家,总产量11万t、产值12.7亿元,工厂化食用菌的产量占到总量的56.5%,产值占总产值的64%,产量和产值与上年基本持平。2015年东营市食用菌总产量16.7万t,总产值13.5亿元分别比上年减少0.2万t、1.9亿元。其中出口844.5 t,创汇153.2万美元,较上年增加;全市工厂化食用菌在生产企业9家,总产量10.3万t、产值10.7万元,工厂化食用菌的产量占到总量的61.5%,产值占总产值的79.7%。从这几年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状况来看,2011年起步发展,到2013年工厂化生产产量、规模达到顶峰期,受市场价格波动及企业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从2014年开始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规模开始缩小,2015年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进入稳定期。
2.2 主栽品种2014年工厂化生产企业主栽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及北虫草,其中金针菇为28 517.2 t、杏鲍菇 9 954.4 t,真姬菇为 63 220 t,北虫草为60 t;2015年工厂化生产主栽品种较2014年少了北虫草;其中金针菇为27 330 t、杏鲍菇8 400 t,真姬菇为57 750 t。2015年较2014年栽培品种减少、各品种产量较2014年有降低。
2.3 龙头企业及品牌东营市荣丰食用菌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4家企业为省食用菌优秀企业,4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育了珍鲜美、小菇农、忠春、稻香一品、荣丰缓生菇等10多个品牌,12个食用菌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工厂化食用菌加工企业有2家,主要是加工金针菇和杏鲍菇,加工方式多为产品的初加工,腌制鲜菇,包装成瓶或袋的形式进行销售。多数企业还是以鲜菇的形式进行外销。
3.1 栽培品种单一东营市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主产品种为真姬菇、金针菇、杏鲍菇三大类,这三类鲜菇的总产量占食用菌鲜菇总产量的72.6%,而上海市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有10多个品种[2]。近两年东营市栽培的鲜菇种类有香菇、毛木耳、黑木耳、平菇、金针菇、真姬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白灵菇、姬菇等14种。工厂化栽培品种少,容易导致单个品种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从而造成企业的恶性竞争,经济效益下滑。
3.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虽然东营工厂化食用菌企业数目众多,但多为家族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象。据调研统计,仅个别大型企业中存在数名高校毕业的食用菌专业人才,但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由于薪资待遇等因素而不稳定,造成企业生产管理难以长久持续稳定。很多企业存在生产技术水平难以提升、管理上无统一成熟标准,对生产上突发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从而造成企业极大的经济损失。
3.3 销售渠道的不健全据调查,东营市蔬菜批发市场常见鲜菇为平菇、香菇、双孢蘑菇、真姬菇及金针菇,品种种类少、数量少,多数产品来源于农户及食用菌合作社。大型生活超市里常见鲜菇多为香菇、平菇,部分成袋包装的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真姬菇、杏鲍菇等,常因购买量少,出现产品不新鲜的状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因素,当地人喜欢的菌类大都以常见的平菇为主,二是消费者对于真姬菇、杏鲍菇等品种的烹饪方式不够熟悉,很难提升其在饮食结构中的地位。据调研,工厂化生产的鲜菇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小部分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随着国内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产量的日益增多,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因此近两年不断出现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亏损倒闭的现象。
3.4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工厂化食用菌企业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在产量及生物学效率上几乎达到了最高点,但大众消费量未有明显的增加。相对于食用菌消费大国韩国和日本,我国鲜菇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日、韩。分析原因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限制了对鲜菇的消费需求。东营市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有加工车间的有2家,占工厂化食用菌企业22.2%,比例较低。加工方式多为产品初加工,主要为干制、罐藏、盐渍。操作简单,方式单一,成品种类少,能分担的销量低。此外,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食用菌的销售存在淡旺季。在春、夏季节,由于大量蔬菜的冲击,导致鲜菇难以销售、价格常常低于成本(称为淡季);在秋、冬季,蔬菜数量的减少,使得鲜菇价格上涨(为旺季)。这也充分说明了企业现存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4.1 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指导东营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基地之一,应积极发挥食用菌行业的带头作用,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政府进一步深层次、高水平的加强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指导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调研,避免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控制新建企业,避免盲目跟风现象;充分了解国内整个工厂化生产企业的情况,学习引进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当地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特点,配套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强东营市食用菌产业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体制体系,建设健全食用菌市场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4.2 加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引进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优质新品种、成熟的配套栽培新技术及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邀请知名专家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讲解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对优良品种进行大力推广利用。聘请专家作为企业技术顾问,指导企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经济效益。
4.3 新品种的开发近几年,由于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种类单一,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提升,出现恶性竞争,导致价格下跌,许多企业亏损倒闭。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开发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品种种类。据了解,日本可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多达十几种,工厂化企业应积极学习国外新品种的成熟栽培技术,培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应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借助成熟的科研成果,积极开发工厂化栽培新品种,逐步扩大生产品种种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二是增强大众的食用菌消费理念,鲜菇的滞销和人们的消费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用菌作为营养、有机、保健的绿色食品,企业应积极宣传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荤一素一菇”的合理膳食结构理念,提高消费数量。
4.4 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主要以干、鲜菇的方式进行销售,产品单一、且鲜菇难以持久保鲜,普通的干制品和鲜菇产品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市场上存在多种热销的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如糕点(饼干)、腌制酱(香菇酱)、保健品(冬虫夏草发酵物)、营养品(灵芝粉)等深加工产品,这些加工产品不但可以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提高经济附加值,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也极大地满足了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因此大型企业应当积极考虑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提高产能的基础上,也要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后期加工,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