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亚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湖北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指向
——《神圣家族》所反映的群众史观
李 亚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2.湖北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并初步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基本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和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所有制关系问题,做强做大做优公有制经济;二是贯彻“改善民生就是发展”的价值指向,加快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设计。
《神圣家族》; 群众史观; 人民主体地位;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表明了党中央在更大力度上推动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公平的决心与意志,同时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宏伟目标指引了实践方向,提供了政策保证。我们党为什么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内在关系?重读《神圣家族》及其群众史观思想,可以为我们找到科学的答案。
在1844年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首次阐述了他们的群众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提出了群众史观。群众史观是对群众的总的观点。那么,什么是群众?
1.群众的内涵
第一,从性质上来看,群众是具体的、现实的、物质的而非抽象的、不变的①。
(1)群众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创造一切的人。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以“自我意识”为哲学基础,用“无限的自我意识”[1]263来论述一切,而且认为自我意识创造一切并支配一切。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继承黑格尔将人看作观念的具体对象的观点,在谈到人的时候,“都指的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观念、精神等等。”[1]265这样就把人本身“变成一个范畴,变成一整套范畴的原则。”[1]295此外,鲍威尔等还从“精神和群众的关系”来说明人或者“群众”的非现实性。他们认为精神的对头是精神的空虚,他们将群众规定为精神的“对立物”,也即精神的空虚,也就是“懒惰”、“肤浅”、“自满”,“‘群众’无非是这些抽象的品质,是这些品质的另一种称呼,是这些品质的虚幻的人格化。”[1]291因此,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的“精神和群众的关系”,其实质是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的、漫画式的完成,人类即群众仅仅是绝对精神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承担者,人类的历史是抽象东西的历史,是人类的彼岸精神的历史[1]291。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1]295这里的人,既不是黑格尔思辨哲学里的纯粹主体性的抽象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式的纯粹客体性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524的个人。
(2)群众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批判的批判从思辨唯心主义出发,批判“蒲鲁东为了那些一无所有的人而写作。拥有和一无所有,在他看来是两个绝对的范畴。”[2]5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批判只看到一些范畴,而不顾“不拥有不只是一个范畴,而是最悲惨的现实”,是“人的最完全的非现实,人的非人生活的最完全的现实,是极其实际的拥有,即饥饿、寒冷、疾病、罪恶、屈辱、愚钝以及种种违反人性的和违反自然的现象的拥有。”[2]52因此,一无所有的人完全脱离了他的实物性,而“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2]52这里的实物,以其感性的存在方式,不仅明证了人的现实存在,也负载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所提示的:“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3]102“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4]344
第二,从数量上来说,群众是由多数人组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鲍威尔关于“不合适宜的历史活动和群众的关系”的错误观点,指出他们所谓“不合时宜的历史活动”中的群众“仅仅由少数人组成,不是把全体居民包括在内的、有限的群众”,而历史活动的“不合时宜”就是因为它并没有代表人数众多的群众的现实利益,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286-287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占社会成员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紧接着,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即“资产者和无产者”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形成。《宣言》指出:“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无产阶级就是这样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5]39不仅如此,“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5]41此外,流氓无产阶级“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5]42因此,在资产阶级时代,作为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的无产阶级成为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阶级,并且肩负着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的历史责任。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此思想,他说“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6]127
毛泽东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中指出,“则中国为了救苦为了自求解放的革命民众有多少呢?有三万万九千五百万,占百分之九八点七五。其敌人有多少呢?有一百万,占百分之零点二五。中间派有多少呢?有四百万,占百分之一。”[7]29-30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人民,“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似的、不剥削人而又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8]1287
群众即人民、人民群众,它有量的规定性,指人群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是从事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包括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在《神圣家族》第六章“绝对的批判的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的“群众同历史进步的关系将发生彻底的改变”[1]286,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包含有丰富的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鲍威尔等人鼓吹“思想创造一切”,认为历史活动中“重要的仅仅是一种思想”[1]286-287,“为了创造一切,就需要某种比工人的意识更强有力的意识。……工人什么也没创造。”[2]21
针对此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20而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即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中活动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及其他们的经验活动。因此,“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批判的批判什么也没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工人甚至创造了人。”[2]22恩格斯指出:“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9]315所以,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谈及研究历史的真正动力时强调,“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正是这些广大群众的、整个民族的、整个阶级的行动“引起重大的历史变迁”[10]249。由此可见,人民群众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列宁指出,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正是“历史的创造者”[6]128。毛泽东提出了“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的两种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并总结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1031
第二,利益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内在动力。鲍威尔等人认为“到现在为止,历史上的一切伟大的活动之所以一开始就是不合时宜的和没有取得富有影响的成效,正是因为群众对这些活动表示关注和怀有热情。”[1]286因此,这些活动的必然“悲惨结局”是由于它们引起了群众的关怀和热情,激起了群众的参与。
马克思、恩格斯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例,分析了这场革命的“不合时宜”,只是“对于那样一些群众来说才是‘不合时宜’的,那些群众认为在政治‘思想’中并没有体现关于他们的现实‘利益’的思想,在革命的原则中并没有体现他们自己的革命原则,而仅仅包含一种‘思想’,也就是仅仅包含一个激起暂时热情和掀起表面风潮的对象罢了。”[1]287因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众参与伟大历史事件的“热情”并不高,“关怀”程度也不够。所以,问题并不在于群众的“热情”和“关怀”,而在于“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热情’。”[1]286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观点:“‘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86革命能否成功,关键就看它是否代表群众的现实利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群众的利益。据此不难推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激起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极大的“热情”和“关怀”去投身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革命洪流。
第三,实践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途径。批判的批判歪曲蒲鲁东先生关于“工人不是作为集体劳动的一部分而被雇佣”的思想,认为一切祸害都只在个人的“思维”中,并教导工人说,“只要在思想上消除雇佣劳动的想法,只要他们在思想上不再认为自己是雇佣工人,他们就真的不是雇佣工人了;只要在思想上铲除资本这个范畴,他们就消除了真正的资本。”[2]6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批判“把实在的现实只看作一些范畴的‘精神’,把人的一切活动和实践统统归为批判的批判的辩证思维过程。”[2]66这实际上是对工人的一种欺骗。相反,工人群众并不认为用“纯粹的思维”就能摆脱自己的主任和自己实际上所处的屈辱地位。他们知道,“财产、资本、雇佣劳动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远不是想象中的幻影,而是工人自我异化的十分实际、十分具体的产物,因此必须用实际的和具体的方式来消灭它们。”[2]66
那么工人消灭自我异化的实际和具体的方式是什么呢?群众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就是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包括自然科学和工业。这种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529同样,工人阶级要获得解放,“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上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念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的、感性的头上,那是不行的。”[1]288工人阶级只有在现实的世界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第四,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批判的批判“宣告自己是历史的唯一创造因素”[2]45,为了更加鲜明地衬托出自己的聪明,“批判的批判就自己创造出自己的对立物即群众的愚蠢”[2]16,“靠批判地贬低、否定和改变普遍的群众来取得自己的绝对荣誉”[1]282。从“自我意识”哲学出发,鲍威尔等人认为历史的任务就是证明真理的存在,而“人为了历史能存在而存在”,“人所以存在,历史所以存在,是为了使真理达到自我意识”[1]284这样,历史和真理就成为了主体,而人或群众就成为了批判的批判发现的真理的证明工具和实现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真理与否不在于自我意识的宣布,而在于群众的认可,“的确,如果因为群众觉得真理一目了然,真理就真是一目了然,如果历史按照群众的这种态度来对待真理,那么这样一来,群众的判断就是绝对的,准确无误的,是历史的规律,……所以,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1]285是群众决定历史并决定真理而不是相反,历史是群众活动的产物,是群众活动的历史。
批判的批判认为“只有当人们依靠真理的论据始终追随真理的时候,……人们才完全地掌握了真理。”[1]28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这种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人应该追随真理,现实发展的结果,不外是被证明了的即被意识到的真理。”[1]283-284随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183在此,马克思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实践当然只能是人民群众担当主体的、作为历史诞生地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不可能是批判的批判所从事的“什么也没有创造”的思辨活动,从而超越了近代西方关于“真理”研究的知识论和观念论框架。
至此,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坚持人民是真理的主体,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是“谁的真理”和“为了谁的真理”的价值定位。
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理论的浓缩、精华和集中概括。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分析无产阶级的形成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45从运动的主体和运动的目的比较无产阶级与历史上其他阶级,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实践——认识的主体,更是价值主体。
《神圣家族》的群众史观和《共产党宣言》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首个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今天,我们提出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实质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享发展理念蕴涵深刻的问题意识,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明共享发展时有针对性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3]改革开放39年,巨大的中国成就与严峻的中国问题并存。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的悬殊。
(1)财富差距拉大。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统计,中国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是0.45,2002年是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1%的家庭占有全国超1/3的财产,而25%的家庭仅拥有约1%的财产。另据世界银行报告,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可见我国的财富集中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14]。
(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据有关学者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85年为1.88 ∶1(1代表农村),1990年为2.21 ∶1,2005年为3.48 ∶1,2009年为3.66 ∶1[15],呈逐年扩大之势。
(3)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突出体现在人均收入上,形成一个倒U字曲线,有贫富“固化”的趋势[16]。
(4)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中,占全部就业人员40.5%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年平均工资分别只有36494元、32657元,仅相当于金融业年平均工资91364元的1/3左右[17]。
可见,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不容忽视。就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而言,世界银行测定的是0.47,我国多数学者测定的是在0.45-0.49之间,均超过国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8]。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当前的贫富分化现象,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将截然不同。贫富分化固然是不可避免的,但两极分化绝对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更应该看到“两极分化是现实和今后深层次矛盾的主要根源,实现共同富裕则是破解这一切矛盾的总钥匙。”[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这就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新进步[21]。当前坚持共享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紧紧抓住两极分化问题,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个维度书写大文章。
1.“做大蛋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不仅是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更是生产关系内部的决定性因素,对分配关系起决定作用。故而正确认识和处理所有制关系问题就成为能否贯彻共享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22]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对于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我们更应看到,随着以混合所有制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间的竞争领域和形式正日益深化,包括:经济资源和市场占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假公济私的空间和便利,股份合资企业中私人资本排斥公有资本等各方面[23]。可见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些新自由主义提出的所谓“民进国退”、“民富优先”的主张便是其理论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同富裕首先要消灭剥削制度,超越资本主义经济以物为本的本性,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防止两极分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在扩大,两极分化现象不仅形成而且日益严重。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所有制结构上和财产关系中的“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财富积累迅速集中于少数人[24]。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改革是如何更有效和公平”[25],坚持“国民共进”格局,做强做优做大公有制经济,按照社会主义价值原则进行调整,使公有制经济回归公共属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拒斥新自由主义贩卖的私有化,在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引导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2.“分好蛋糕”:坚持民生建设为导向,加快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13]为此,“十三五”规划第七部分以“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为题从增进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八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以民生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实施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改善民生就是发展”的价值指向,用共享发展破解民生发展难题。当前,共享发展主要涉及民生和共同富裕的问题,其中分配问题最突出[26]。我国只有尽快落实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20世纪末就要把解决贫富分化和共同富裕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指示,遵照劳动主体型的分配原则,改革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使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落到实处,使广大劳动人民满意[2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28]。
需要强调的是,贯彻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基于贫富差距悬殊和两极分化的问题意识,弱势群体、贫困人口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当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持底线思维,在共享发展中尤其要关注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保障他们能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社会,因此,制度建设中必须从底线思维出发,运用政策托底,守住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一部分人、少数人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终极性价值目标和过程性价值目标的统一[29]。从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我们促进共享发展,既要明确方向和目标,也要把握好阶段性特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共同富裕。
注释:
① 这里仅从批判的批判关于群众的定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角度分析群众的性质。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12.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3]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
[14] 丛亚平,李长久.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财富两极分化[N].经济参考报,2010-05-21.
[15] 何玉长.国民收入分享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对策[J].毛泽东邓小平研究,2011(4).
[16] 冯 蕾,邱 玥.基尼系数的警示[N].光明日报,2014-07-31(015).
[17] 肖 明,袁荃荃.2011年行业收入差距缩小,能否持续待观察[J].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2012-05-30.
[18] 候为民.立足晚上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享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19] 杨承训.“共同富裕”是根治深层次矛盾之本[J].毛泽东邓小平研究,2012(1).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3-4).
[21] 刘云山.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J].党建,2015(12).
[2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N].人民日报,2015-11-25.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5/11/25/030652290.shtml.
[23] 程恩富,和干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M]//海派经济学:第24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4] 刘国光.是“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还是“一部分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J].探索,2011(4).
[25] 吴晓波.国企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EB/OL].新浪网,2015-08-19.http://finance.sina.com.cn/zl/lifestyle/20150819/075723004026.shtml.
[26] 程恩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个重大原则[J].经济纵横,2016(3).
[27] 卫兴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0).
[28]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N].新华社,2016-02-03.
[29] 候惠勤.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共同富裕[EB/OL].新华网,2012-02-07.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2-02/07/c_122662492_3.htm.
[责任编辑:赵秀丽]
A 81
A
1672-6219(2017)05-0026-06
2017-02-20
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Z134);2016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2016JDSZ1009)。
李 亚,女,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部讲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