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霞, 郝晓东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专题论坛: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胡雨霞, 郝晓东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 110870)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我国大国崛起形势下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既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向人的回归,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 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实现我国大国崛起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此问题发表了多次讲话,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的十八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2016年12月7—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归纳起来,讲话一方面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如果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和简单的知识记忆上,那绝对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更谈不上什么信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在实践中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且紧密结合学校特色的路径是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它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从哲学的层面对人所做的深层次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我们如何认识人和发展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人的本质理论内容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并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更是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从人的存在性、社会性等方面来加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从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和生存环境,还是从教育的过程、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亦或是教育的目以及最终的实践环节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因”[2]“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可见,人的主观需求是理论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何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本身,认同则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表现为主体从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认可,并愿意主动地去遵循和传播,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同。最近几年结合“思想政治课课堂效果调查”“大学生逃课原因调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现状调查”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做了大量真实有效的调查,充分而真实地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接受现状。然而,调查结果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永恒不变的,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特色,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随时掌握教育的目的和教育效果。
最后,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大学生认同所学理论后知行合一,最终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契合的。同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不忽略个性的发展。所以,在主体认同客体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促进学生自由全面且充分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内心[3]。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紧密结合我国大国崛起形势下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既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人的回归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是真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回归,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的。”[4]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体现人性,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大学生的物质精神需求,尤其是关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生的精神困惑以及兴趣所在。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注重建构“人性化”教育。
1.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
心理接受过程包含着认知、认同、实践三个基本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认知教育。目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认知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认知并非等于认同,认知是认同的起点,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认识,属于表面的感性的认知,表现为知识点掌握准确、考试应对自如等。认知层面的教育,学生只是将相关内容作为知识来掌握而未内化成自身的价值原则。缺乏认同的教育,于学生而言,理论仅仅表现为与个体无关的外部规则。“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指当代大学生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够从内心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在行动上则表现为躬行践履其基本要求。”[5]如果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他们往往会为分数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出现功利化倾向,这就出现了为应付考试而获取知识的高认知和低认同并存的情况。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正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同问题。如果学生把基本理论仅仅当作知识来学,只求考试过关,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理想和信念,也不会在实践中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2.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教育的层面包含着教化、内化、外化三个主要的阶段。
教化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一个手段,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在教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理论指导,它的真理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6]因而,在实施教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理论自信,并且注重回归经典,真正去感受和领悟它的理论魅力。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并且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教育,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主导性、真理性。做到真信、真懂、真宣传,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魅力征服学生。
内化这个问题,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提出,之后,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让内也对内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强调“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观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授的内容作出选择性消化吸收[7]。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导入方法中热点与敏感点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使教育有的放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相应的理论。然而,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和内化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实践的改革,注重教化向内化的转变,这样教学结果才会由认知向认同转变。
对于外化的研究,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外化是“从内部的、智力方面的动作向外部的、以适用实物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动作的转化”。我国也有“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形象表述。在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表现途径很多,既有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有网络上的体现。有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不一定能完全转化为外在行为,因为外化的过程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校园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但是在校园网络环境中,外化的体现则往往因为身份的隐匿和网络的便捷等方面体现得更为真实。所以除了关注学生的现实校园环境,网络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往往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外化的方式往往在微信、博客、或校园bbs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关注到这一点,注重在网络上和学生交朋友,倾听学生心声,积极引导学生,有的老师在实践中“创建网页、博客,通过校园网络、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手段延伸课堂教学,把教学案例、学术论文挂在网上,便于学生查阅”[8];有的老师帮助学生“理性阐述分析各种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或者有效利用教师博客等方式在网络上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尝试着把显性课堂与隐形课堂进行结合。”[9]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课堂多为大合班授课,每名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非常多,所以具体操作起来还有很大的难度。这样,在授课空间不变、学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课堂改革就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1. 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课上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在全国普遍采取合班授课模式,讲课方式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大合班授课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而也成为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在沈阳工业大学思政课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多班型”合班授课模式下的切实可行的讨论模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鲜活起来,既叫好又叫座,既入心又入脑。
课上讨论讲授与讨论结合,以小班为单位,以网络热点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所授知识布置本章节热点问题,从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兴趣去思考。课堂讨论中,热点问题的选择与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关于作为切入点的讨论题目,我们初步的做法是,一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以匿名的方式提出感兴趣的话题,二是利用网络资讯及微信朋友圈,及时发现热点问题并进行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由于热点问题具有时效性,所以及时更新很重要。教师结合热点问题,结合基本理论知识深入剖析,释疑解难,学生才能不盲从。
2. 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课上课下相结合的讨论模式以课下为主体,以小班为单位,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分组、选题、自选讨论方式,形成讨论结果,课堂汇报展现(方式可现场、可视频)。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团队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学生在准备讨论的时候,会广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形成汇报成果,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其中学生讨论资料的来源主要有网络和学生实际生活等。教师则随时加强与同学的联系,及时对学生进行指点和指导,例如在选题方面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所学理论,搜集资料的过程要注重正能量的宣传,成果汇报的时候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成果总结的时候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终注重知识的内化。多年来学生自创、自演了大量的经典舞台剧,例如《苏格拉底之死》《小悦悦的思考》等,一度受到广泛好评。
3. 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课下教学改革
课下讨论模式以网络为主体,以小班为单位,利用微信群、微博等方式结合课堂内容自由讨论,教师引导。网络上的讨论方式积极有效,弥补了学时不够、场地不够、讨论不够的问题。
三种讨论模式紧密结合,互相呼应,形成一体,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化,学生获取了相应的知识。但是在知识内化阶段,则强调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对象主动接受、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授课中探讨课上课下相结合、课上讨论、课下网络讨论的三种多班型课堂讨论模式,破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脱离实际,硬性灌输,大课堂、多班型课堂师生互动难这三大难题。实现了三大对接,即“教材与现实”的对接、“讲授与内化”的对接、“课内与课外”的对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多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改革,今后的改革之路依然漫长,无论怎样,我们不要忘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这一理论瑰宝,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也必将会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熠熠生辉。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07(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86.
[3]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
[4]徐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回归 [J].社会科学家,2011(5):31-33.
[5]胡雨霞,徐晶,陈彦超.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思考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272-275.
[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
[7]张澍军,王立仁.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 [J].思想政治教育,2003(6):41-44.
[8]徐晶.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14(6):36-38.
[9]胡雨霞,郎旭,刘冬雪.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引领作用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3):280-283.
(责任编辑:吉海涛)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visions of Marxist humanism
HU Yu-xia, HAO Xiao-dong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Marxist humanism is a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about the essence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Humanis the core issue in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science, and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lso theHuman.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Marxist humanism theory as a guide in talent cultivation, while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also be combin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meet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in the new circumstances of China being revitalizing. The educators should never forget the beginners’ mind an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focus on the return of the human i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ly in this way, the new type of talents can be cultivated with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Marxism; human theory; ideology and politics
2017-03-0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wsz016);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GD2016025)。
胡雨霞(1971-),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
10.7688/j.issn.1674-0823.2017.03.01
G 621
A
1674-0823(2017)03-0193-04
*本文已于2017-03-30 14∶30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70330.143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