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军队数量的争论一直不断。比如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的长平之战,争议太大而且军队编制也缺少明确记载。淝水之战,苻坚虽然动员了八十多万人,但淝水之战前线根本没那么多人。那么,古代战场上是否真有百万大军?
关于中国古代战争规模最大,同时也格外详尽的记载,莫过于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的那支百万大军了。“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当然,对于这个记载,质疑的声音从来就没停过。
那么,隋炀帝真的为了征服高句丽而动员了一百多万人去打仗吗?
不妨让我们从能不能和有没有两个角度进行一次分析。首先,分析能不能,即隋帝国真的能拿出一百万军队吗?
这就要看看隋帝国的疆域与人口了。毕竟一个国家的疆域和人口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实力,没有强大的国力也撑不起巨大的军队。
隋朝自灭南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吞并林邑,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后在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吞并吐谷浑,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约为467万平方公里。
从人口上看,以《唐会要·卷八十四》记载,“隋开皇中。有八百七十万(户)。”而大业年间,根据《隋书·卷二十九》:“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在农业社会,人口数量是社会财富的保证,也是兵源的重要来源。即使按照汉代15户一兵的习惯,隋帝国的人口拿出五十万正规军也绰绰有余。
而众所周知,隋朝实行府兵制,可谓寓兵于民,动员率很高。《隋书高祖本纪》记载:“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从中可以看出,隋初为了统一南北,就动用了五十一万士兵部署在长江沿线。
除了府兵以外,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又募民为骁果,以折冲郎将、果毅郎将领之,分置左右雄武府,以雄武郎将、武勇郎将为正副长官,上隶左右备身府。在军队来源中又多了一项新选择。所以根据以上的人口与疆域,隋帝国拿出百万军队是没问题的。
图为隋炀帝征战高句丽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到底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有没有一百万人?
《资治通鉴》说法是“大业八年: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施、带方、襄平等道,骆驿引途,总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
《隋书》则记载了左十二军的行军路线与编制,这就为考察隋军的具体数量有了参考。关于隋朝一个军的构成,《隋书》记载:“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置一纛。十队为团,团有偏将一人。……又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有偏将一人。……次及辎重戎车散兵等,亦有四团。”
可见,隋军每个军有四个骑兵团(而且都是具装重骑兵),每个骑兵团一千人,四个步兵团每团两千人,还有四个辎重团,仅步骑兵就一万两千人,还不包括辎重散兵。根据《隋书李浑传》记载,每军两万余人。说明辎重散步人数大概八千人左右,编制接近步兵团。
隋炀帝总动员了正规军的二十四个军,编制上就有四十八万人。而且总人数还要加上御营和水军。其中来护儿率领水军登陆时,根据《资治通鉴·隋纪五》记载,“简精甲四万”。此外,还又有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的记载。
隋炀帝的御营是直辖禁卫军,设有十二卫,每卫置大将一人。《隋书·礼仪三》记载,“分隶内外前后左右六军”,如果御营编制和其他二十四军类似。那么隋炀帝所动员的正规军兵力应该在七十万左右。
那么,在鸭绿江前线的军队人数又如何呢?根据双方记载,鸭绿江一线,隋军陆军共有九个军团,共计三十万五千人。根据士兵不堪重负、埋掉粮食的记载来看,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九支军团是原来左12军重组结果,所以三十万五千人以作战士兵可能性更大。加上来护儿部的水军,即不到四十万。
可见,隋帝国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实际兵力没有达到百万。但是从战兵规模和军队编制上看,相比争议巨大的长平之战、后世的永乐北伐,还有萨尔浒之战,其规模都是空前绝后的。同样,这种大规模的远征,对国力的消耗和后勤压力也是空前绝后的。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被抽调,粮食储备在运输中被消耗,造成了国家的剧烈动荡。军民不堪重负,要么饿死、要么被治罪、要么逃亡、要么反抗。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隋帝国也就此崩溃。而隋朝巅峰时的890万户,到唐朝建立时仅剩150万户。所以说,中国古代确实有动员百万级别战士的势力。这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但是真有统治者,不考虑实际而动员百万级别的大军,其后果就也很可怕了。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动员百万大军同时也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隋朝三征高句丽却始终不能将辽东拿下,原因在于天气的限制。辽东在春夏受降雨影响道路泥泞,部队的开进以及后勤的供应都受到影响。东北天气寒冷,到十月份就基本不能打仗。真正能够用兵的实际上就只有秋天两个月左右的窗口期,这就要求隋军能速战速决。
高句丽就是明白这一点,利用地形大修各种堡垒要塞来耗时间,只要抗到寒潮一来,隋军就不得不撤兵了。后来唐朝能灭高句丽关键还是从海上运兵直接攻进敌人腹地才成功的。
那么为什么古代战场上将军不容易死?一般战争中,将军是全军的重点保护对象,越高级别的将军越是如此。因为一旦将军战死,军队里又不能立即任命出新的将军,整支军队就会指挥不灵,这也是为什么将军不能战死的首要原因。
士兵的保护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能有效保护将军,除了给将军穿上结实的装备外,一般身边还要保留卫队,并且全军主帅通常不可以亲自上阵杀敌(骑兵将军一般是需要带队冲锋的,主要是因为移动速度比较快,把将军自己丢下一是指挥失灵二是对将军来说更危险,即使上阵杀敌的将军也是全军重点保护对象)。
不仅如此,将军的指挥中枢要严密设防,尽量不能让对方找到破绽,而交战中需要抓的一个重要机会就是去攻击敌方的指挥中枢,一旦打破指挥中枢斩杀或者俘虏对方的将军基本就可以宣告本次战斗胜利了。
在一场战斗中,将军的任务是合理配置自己能掌握的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完成战斗任务,不一定要用个人武力来体现自己的能力,而且一般来说指挥调度比起打架来要困难得多,所以不会因为将军打架不够厉害士兵就不服。
顺便说一句,将军不容易死是相对士兵而言,总的来说别犯大的错误无论是胜是败活着回去的机会还是很大,但是比起其他的官职将军还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打的仗多了总有可能遇险,曹操在传记记载中就曾经多次遇险。两河流域古代也有发达的文明,国王也常常需要统兵打仗,战死的国王并不少,一般认为主持编纂世界第一部法典的乌尔纳木国王就是战死沙场的。
武将上场单挑只是说书人的最爱,而不是真实的战争。古代战场讲究的是阵型(骑兵讲究突击),除了很少以勇力闻名的角色(常遇春估计算一个),多数情况下领军大将都是坐镇中军调度,没那么容易死掉。